中国运动员哪个不是想多搞点钱?
来源:静法允公惟其允公,才能高瞻远瞩 作者:静法允公惟其允公,才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3-18
摘要:法静亦水 能拿体育当饭吃的人是极少数人 中国运动员哪个不是想多搞点钱?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f=wctid=205593boardid=1id=11832281 《人民日报》1996年9月20日发表了题为《中国女排重新崛起的启示》的文章,痛斥运动员出国当教练:“在现实
法静亦水 能拿体育当饭吃的人是极少数人 中国运动员哪个不是想多搞点钱?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f=w&ctid=205593&boardid=1&id=11832281 《人民日报》1996年9月20日发表了题为《中国女排重新崛起的启示》的文章,痛斥运动员出国当教练:“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见利忘义,把爱国丢得远远的。这种人可以忘掉自己是中国人,忘记自己掌握的这点本事全是祖国培养出来的。有的人在国内名声已经不小,待遇也不算低,可是还要和外国比。跑出去,干什么?或者当教练,把祖国培养出来的本事全交出去,或者代表给他(她)钱的一方,同自己过去的战友、祖国的亲人对垒拼命。这种场面,甭管是输是赢,凡有爱国良知者,心里总不是滋味。”http://liuzhirong.blog.163.com/blog/static/2003800552016724乌兹别克斯坦体操运动员,今年已经41岁了,还参加体操比赛,她说需要钱给孩子治病。这倒是了不起的精神:说实话的精神。中国运动员哪个不是想多搞点钱?但不愿意说实话。而是高大尚的话:打球是为国增光。 女排打赢了,得了金牌。球迷欢呼,回国欢迎,一大把奖金,郎平实现了自己人生的另一高峰,运动员以后转会身价陡增,这就够了。最后还搞出个“女排精神”,引来很多的喋喋不休,要全国人民都学习这“女排精神”。讲老实话,这里面哪里有什么精神咯! 比赛之所以好看,就是因为其中有不可测因素。所以才有冷门,那些赛前被人看好的第一轮就被淘汰;所以有黑马,名不经传的小将一下拿了金牌。如果人人都像章鱼一样可以预先知道一场球赛输赢,那么比赛的观赏的价值就大大减少。每个运动员都想发挥最好,都想反败为胜,都寄希望于对手犯错,每个人都可能阴沟里翻船。 如果说有什么精神,那么失败了的选手是不是就没有精神呢?说不过去嘛。我们说不以成败论英雄。能去奥运的,都是有精神的运动员,除开嗑药的人。如果有种女排精神,快要失败了,念上几句“祖国万岁”,就马上转败为胜,那其他运动员是不是也可以如此炮制也能成功? 乌兹别克斯坦体操运动员,今年已经41岁了,还参加体操比赛,她说需要钱给孩子治病。这倒是了不起的精神:说实话的精神。中国运动员哪个不是想多搞点钱?但不愿意说实话。而是高大尚的话:打球是为国增光。 其实与其编造什么“女排精神”,还不如培植一种“失败精神”,我们应该很坦诚地告诉体校的学生,你们绝大部分将以失败终结。奥运会上就那么几片金牌,中国选手最多也就能拿20、30枚。所以中国体校数十万计的学生最后都是陪练,都是失败者。 那么,我们体校的运动员应该如何对付失败呢?那就是培养这些运动员的生存技能,要让他们知道学习的重要性。郎平的女儿在美国生活,也是排球运动员,但她女儿始终知道,读书第一,打球第二。她一边读书,一边打球,所以郎平女儿能在美国以优异成绩大学毕业,马上找到一个很好的工作。华尔街有好几位职业人士拿了奥运冠军,他们体育与工作两不误。 这就要求我们将体育回归到应该有的位置,那就是体育永远都是人生的业余项目,不能拿体育当饭吃。能拿体育当饭吃的人是极少数人。运动员也要好好读书,一个运动员体育场上失败了不要紧,只要身上仍旧有一技之长,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而不会沦落到只能给人看门或搓澡。另外,打球搞运动最终目的都是好玩,提高自己身体的免疫力,没有必要天天去扯为国争光,似乎没有美国篮球运动员打球是为国增光。如果美国人打篮球是为国争光,那么美国篮球队,巴西足球队是不是也该搞出个什么精神?【猫眼看人】-凯迪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