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个社会之所以变成现在的样子
来源:静法允公惟其允公,才能高瞻远瞩 作者:静法允公惟其允公,才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3-17
摘要:法静亦水 精神和能力 “罗尔事件”里为什么会有“罗尔” 对于“罗尔事件”,12月2日,写过一篇题目为“三个标本意义”的短文。写过之后,转而又想:在我们现下的社会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事件,或者说,为什么会有“罗尔”,这样的“罗尔”还有多少,而这
法静亦水 精神和能力 “罗尔事件”里为什么会有“罗尔” 对于“罗尔事件”,12月2日,写过一篇题目为“三个标本意义”的短文。写过之后,转而又想:在我们现下的社会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事件,或者说,为什么会有“罗尔”,这样的“罗尔”还有多少,而这样的“罗尔”对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又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罗尔事件”自然是由罗尔与他的朋友共同策划出来的。这个事件一经出现,并引起巨大的反应,成为一个公共事件之后,其中的“罗尔”就脱离出了事件“当事人”这一层面,成了具有了公共意义的符号。所以,这里所说的罗尔,就是这个具有符号意义的“罗尔”。 那么,“罗尔”这个符号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第一是当“罗尔”的亲人不幸得了重大疾病,需要花费巨额医疗费才能得治之后,会面临一个什么样的处境。现代社会的处置方式是,其大部分的医疗费用,会得到一种叫作“社会医疗保险”机制的帮助。这里面不涉及“罗尔”的生活状态,这是一种面对全体国民的公平机制,无关财富的多少,地位的高低,只关乎生命的尊贵。现在,对于“罗尔事件”,我们就可以来看,我们是否具有了这样一种机制,这种机制在出现了“罗尔”之后,是不是会立即得以启动,使得“罗尔”没有医疗费用上的担忧,只有对亲人的疾病是否得到最好的、及时治疗的忧虑,只有何时才能使亲人康复的情感上的焦虑。 第二种符号意义,则是“罗尔”所用的办法,用一种悲情的方式,面向社会善心发出呼吁,并以此收取善心的资助。如果这个社会上没有“社会医疗保险”这种保障机制,或者这种机制的保障还不能满足挽救生命的所有需要,而“罗尔”自己的财力又无法保障挽救生命所需的费用,那么,这种呼吁就是贵重生命的呼吁,并应该得到社会善心的回应。回应这种呼吁,是整个社会热爱生命、贵重生命的应有表现。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里,会有一种相互依存的温暖,会有一种不怕孤独、无惧困厄的安全感。现在,面对“罗尔事件”,我们可以观察、体会、思考,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是不是一个这样的社会。 再一个符号意义,就是在既有相应的社会医疗保险机制的照应,自己又有一定的财力,应付保险之外的费用的前提下,罗尔仍然动了面向社会善心呼吁的心思,并精心策划,予以实施,由此募得了远远超出实际需要的巨额善款。假如“罗尔事件”没有被公开,自始至终的信息没有被公众所知,那么,这个事件的结局会是什么?是否就由一个挽救生命的事情,变成了“利用挽救生命”这种“良心投资”来赚取利益的商业行为?如果是,那么在我们所生活的社会里,还有什么不能拿来做生意。它伤害的是什么,这个社会为什么会变成一个这样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人还会怎样生活下去,生命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我想,这些问题已经触及到了我们这个社会还能成为人类生存社会的底线。不是道德沦丧、金钱至上、人心难测、人欲无底,甚至社会腐败等,几个标识着高义的词语所能概括得了、解释得了的,更不是消除了它们就可以使“罗尔”不再出现的。 “罗尔”所表现出来的最重要的符号意义,则是“罗尔”缺少一种自立精神。所谓自立精神,就是一个人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包括自己的体力、智力,在自然法则和社会法则所许可的范围之内,并依据这些法则,独立、自主、自由地处理、解决自己所面对问题的精神。这种精神,与人性欲望的高低无关,与金钱至上的观念无关。相反,人性中自我满足的强烈欲望,追求金钱利益的观念,还可能会调动人的这种精神,促使具有这种精神的人,去锻炼自己的体力,去通过学习增进自己的智力,从而巩固、充实、坚定人的自立精神。 具有了这种精神和能力的人,在很多事情上,特别是在社会生产与生活需要高度协作与和谐共处的时代里,当然不可能仅凭一己之力包打天下。但是,具有这种精神与能力的人,知道他人也是有着这种精神与能力的人,所以,当他需要他人的协助,或需要与他人共同完成一件事情时,他会遵重他人的自立精神,通过契约来约定各自的责任与义务,在约定之内各尽所能、所智。再扩大开来,当更多的具有自立精神的人,发现只有整个社会共同约定一个规则、责任和义务,才能使自己更好地生存下去时,就会共同推动整个社会来订立这个约定。 我不懂英文,读不懂原著作品。读美国历史,只好读翻译过来的书;看美国电影,只能看带有字幕的片子,所以所得并非可靠与真实。但还是想表达一下读、看之后的印象。对于美国,我并不佩服它的开疆拓土与国力的强大,只是佩服那里普通人的精神。第一批英格兰移民到达北美大陆时,面对的是一片荒野,仿佛来到了上帝刚刚创造出的世界。他们放下少得可怜的行囊,砍树建屋,开荒种地,谁也不靠,除了对上帝的信仰,也没有什么可以依靠,全凭自己,从大西洋的东海岸始,一点点地辟出居住地。先来的,凭着双手,定居下来;后来的,也凭着双手,再向西开辟,直到他们建立起一个国家,开发到太平洋东岸。所以,他们从一开始就有一种“谁也不靠,只靠自己”的精神,他们为此不断地学习,所以,他们非常重视教育,每开辟一个地方,就要建立一个学校——大学、学院——美国成为全世界大中小学校最完备、数量最多的国家;他们不断地钻研新的技术与技能,不断地发明、创新出新的东西,既有各样的产品,也有现在通行世界的管理技术、商业经验等,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养育出一种自立、自主、自由的伟大人格,并把这种人格熔铸成国家的品格。 在美国电影中,我时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一个人突然倒在地上,路人立即围上去,只要倒地者还能说话,问的第一句话必定是:“需要我帮忙吗?”如果得到的回是:“谢谢!”他才伸手相助;如果倒地者说:“谢谢!不用,我自己能行。”他人一定会站在一边观察,任凭那人自己挣扎。对于这样的镜头,很多中国人常常将其作为批评美国人冷漠、残忍的证据。其实,这是一种不明白美国人历史的文化隔膜。 我们回头再看、再想一想“罗尔事件”中的“罗尔”,这个社会之所以出现“罗尔”,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可能就是这个“罗尔”缺少这种自立精神,在既有社会救助机制的帮助,自己也有财力应付机制救助之下需要自付的费用的情况下,仍然策划实施了“罗尔事件”。可是,当我们全面反思这一事件时,是否需要想一想:这个社会里难道只有这一个“罗尔”吗?而我们这个社会之所以变成现在的样子,是不是因为没有或太缺少那种自立精神?leichao 于 2016/12/7 10:44:35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