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教师“砸手机”就治得好学生上课玩手机的毛病吗?

来源:张春生 作者:张春生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3-17
摘要:时事评论 作者:四川汶川于雅楠(牙木汐) 教师“砸手机”就治得好学生上课玩手机的毛病吗?近日,有网友发微博反映德阳一中学老师发现学生上课玩手机后要求学生自行将手机砸坏,事后发朋友圈赞赏该同学“真的爷们。很佩服他”。记者致电四川省德阳中学政教处
时事评论 作者:四川汶川于雅楠(牙木汐) 教师“砸手机”就治得好学生上课玩手机的毛病吗?近日,有网友发微博反映德阳一中学老师发现学生上课玩手机后要求学生自行将手机砸坏,事后发朋友圈赞赏该同学“真的爷们。很佩服他”。记者致电四川省德阳中学政教处,值班老师告诉记者,将手机砸毁的处理方式肯定欠妥,如查明情况属实校方将在了解相关情况后进行处理。(2月28日 《中国青年网》)对于学生在校能否使用手机,想必各个学校都有各种各样的规定,但是“上课期间禁止使用手机”应该是每个学校的明文规定的,显然教师在上课期间抓到学生使用手机,想必也是有明文规定的处置措施,大多都是以没收、通知家长等方式来处置。像德阳中学的老师自备锤子让学生砸手机的处置方式,显然是不在“校规”的范围内吧。在事件曝光后,很多网民一边倒的支持该教师的做法,认为现在的学生“无暴力不合作”,非得使用“狠招”才管得住。确实,学校里面始终会存在一部分难以管教的“顽固分子”,但也应该知道暴力只能带来片刻的宁静,终究激发更严重的暴力。老师虽有制止学生上课使用手机的权力,同理,以简单粗暴的方式直接砸毁手机可能只会震慑到一部分学生,而对于那些本身逆反心理较严重学生来说,只会激怒他们。该教师直接砸毁手机的方式不仅不妥,严重点来说还涉及侵犯学生私人财物。对于老师来说“如何管理学生上课期间使用手机”确实是一个难题。其一,手机是私人物品,且价格不便宜,即便是按照规定没收了,若保管不善有遗失和损坏的情况如何处理;其二,即便是没收后及时交还给家长,但大多家长都会在批评孩子后又转手给了学生。如此说来,确实也不能起到任何管理作用。近年来,对于“该不该允许中小学生将手机带到学校”的话题争议不断,家长给学生配备手机的初衷是与孩子之间的联系,但是随着手机的逐步智能化,学生们开始使用社交工具聊天、打游戏,且十分入迷,上课看,下课玩,甚至还有瞒着父母熬夜玩通宵的,不仅影响学习,还容易近视,已经与初衷完全背道而驰了。所以说,规范学生在校期间合理使用手机,应该放在学生家长身上。学校即便有相对应的校规,但出于各种不可抗拒的因素,也只是治标不治本,关键还是应该由学生家长来管理,毕竟手机还是家长出钱给孩子买的。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其中,手机网民占比达95.1%;19岁以下网民占全体网民的23%,其中年龄低于10岁的网民超过2059万。从这个数据就可以看出来,手机、网络已经成为生活必需品,但趋于低龄化网络更应该引起家长重视,手机、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 即可帮助其走上人生的巅峰,也可将其推下深渊。青少年缺乏一定的是非判断力,且自制能力差,若是放纵孩子上网、玩手机,极易沾上游戏瘾,出现依赖手机的状况。网络时代,给孩子使用手机无可厚非,但一定要严加控制,譬如规定孩子使用手机或是打游戏时间限制,在学校上课期间时间保持关机状态,亦或者孩子上学期间不让孩子使用智能手机,换成仅能通话、短信等功能的手机等等。这样既可避免老师与学生之间因手机问题产生冲突,而导致发生极端事件。
责任编辑:张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