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甲天下”是早已慕名了的,2017年春节假期,终于去了向往已久的桂林。虽说好些事物“见面不如闻名”,但桂林的山水还真是名不虚传,非常漂亮:风景如画的漓江,青翠奇美的象鼻山,古朴热闹的阳朔西街,以及场面宏大的“印象刘三姐”,都给人留下极为难忘的印象。然而,除了秀美风光之外,我还想记录旅途中的诸多见闻感受。 都是套路 第一次去桂林,很多景点真是不知所云。为了图方便,几乎没有旅游团经历的我报了阳朔一日游,虽然体验不佳,但也算是切身感受了一回现代“旅游工业”。说实话,导游还有司机师傅都还是不错的,一大早起来接我们,一路上也是各种地方趣事,导游还唱起了民族特色的“刘三姐”,连司机师傅都讲起了桂林“狗肉”的特殊含义,带出了“交狗肉,吃狗肉才是真狗肉”的俗语,解释作为“朋友”的狗肉在桂林毫无贬义。但是,旅游团的商业化套路,让导游很快就转入了实质话题:在介绍完壮族所谓“撞”的风俗后,她很快就开始介绍壮族的银饰,以及银饰的各种文化及实用“价值”。之后,一干游客理所当然地被带入了当地一家手工银饰作坊“参观”,接着又是一番销售宣传。 银饰作坊参观其实还不算什么,真正的大招还是午餐后的阳朔某“玉石珠宝公司”。进去先是公司宣传片的放映,接着来了一位销售员亲自介绍公司及产品,正讲话间,另一名销售员突然敲门进入,说公司老总马上要来检查工作,不允许推销产品。不久后,果然有一位操着港腔的中年男人步入会场,用不怎么流利的普通话和大家打招呼,说自己本来不是珠宝商,是在澳门开赌场,根本不缺钱,珠宝公司不过是继承家族企业。现在过来,是特意和我们这个团打个招呼,交个朋友,希望我们能够多多宣传他们的公司。后来,又将我们带入珠宝区,神秘地要告诉我们“商业秘密”。大概浏览了一下,各种玉器、金镶玉,动辄数千,乃至数万元。这位老板看起来很“真诚”地讲起了鉴别玉石、黄金的经验,间或还插入了孝道、人情、面子等文化,最终他拿起一块金镶玉,大声问有没有人喜欢,还真有些人表示喜欢。只见他向旁边侍立的销售员问,这个平时价格多少,答说两千多元,他面向大家说,我不看重钱,我们交个朋友,给大家两百元,有没有人要?这一下,果然有些人凑近了表示要购买。 联想到近日媒体上爆出的云南导游因购物威胁游客事件,桂林旅游中的这些小套路,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了。旅游行业有其特殊性,但它似乎又是中国法制或规则环境的一个缩影。旅游出行当然是有一定成本的,导游跟团一天也很辛苦,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建立一个更为合理的价格空间,让游客满意,导游也获得与付出匹配的收入。但现在的情况是,表面上旅游团费用极低,实际上却是“潜规则”横行,导游不得不靠各种推销、强迫买卖来获取相应的收入,游客不得不放弃了宝贵的游玩时间,去“聆听”各种鸡汤式的商业促销,直接导致了导游与游客关系的畸形,游客不能获得更好的旅游体验,导游也常常不能平心顺气地获得酬劳,问题在哪儿呢?(未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