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容易发现,与其说维特是在处理一个南北战争的问题,不如说他在回应一个伴随了美国十多年的现实困境——“反恐战争”的法律与道德困境。“反恐战争”诞生于“9·11”的余烬之中。然而,反恐战争的对象却完全不符合今天国际法体系中对战争行为主体的界定。与国际法一般意义上对战争的定义不同,“反恐战争”行动是主权国家针对非主权组织的军事行动。这一行动,除了有传统意义上在国家内进行的针对暴力恐怖犯罪进行的警察行为之外,还包括了派遣正规军前往其他主权国家内进行的追捕及扫荡。这就使得在传统战争中受到法律约束的战俘、战争赔偿、占领地等人道主义问题均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对于美国战争法史在反恐战争中形成的断裂,美国左右两派有着不同的理解。前者谴责美国的反恐战争破坏了美国人长期坚守的国际战争法传统,后者则抨击美国的现实处境正是因为美国的政策制定过于重视国际法。维特教授也许并无意拆美国建国神话的台。在美国建国神话中,那种充分展现了浪漫主义理想的普遍正义叙述,也被充满了污泥与血液的残暴人道主义危机现实所打破。维特教授只是在努力挖掘《解放奴隶宣言》背后的战争法意义,其用意其实在于:当今世界重新面临着平民的战争地位、无人机的使用限制、军事法庭的管辖权等历史无法给予直接答案的诸多问题,士兵、政治家和法律人将重新承担起重塑正义与人道两股冲突力量的使命。 正如书的结尾写的一样,“战争法要求我们恪守正义的理念。有时候,坚持正义要求诉诸武力,还可能引发全面战争。但当我们真正使用武力时,我们又必须平衡正义观念与人道主义目的之间的关系”。确实如此,战争法中的正义观念和人道观念,150年前林肯和利伯为这两者搏斗过,今天的我们也还在为此纠结和挣扎。 【古罗马】西塞罗:《论共和国论法律》(影印本).王焕文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出版。 【法】福柯:《疯癫与文明》,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4月出版。 【美】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九州出版社2015年10月出版。 【德】卡尔﹒施密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吴增定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1月出版。 【美】迈克尔﹒沃尔泽:《正义与非正义的战争》,任辉献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2月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