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线都不能保证行人安全:法有何用?
来源:静法允公惟其允公,才能高瞻远瞩 作者:静法允公惟其允公,才 发布时间:2017-06-10
摘要:法静亦水 这就是中国法律对生命的尊重 法治不昌 人们累于自保遑论帮助他人? 时评是速朽的文字,在任何时代都一样。特别在这个时代,你的妄议很可能在发表的一瞬就化为乌有,运气好的话还招来“茶请”。所以灰心常常降临。这几天百无聊赖地酝酿小酸文,看看能
法静亦水 这就是中国法律对生命的尊重 法治不昌 人们累于自保遑论帮助他人? 时评是速朽的文字,在任何时代都一样。特别在这个时代,你的妄议很可能在发表的一瞬就化为乌有,运气好的话还招来“茶请”。所以灰心常常降临。这几天百无聊赖地酝酿小酸文,看看能不能把文学捡起来,总写杂文女粉丝都掉没了。然而,活在当下,只要你的心中还残留着一点良知,只要你的眼睛还没有完全瞎掉,只要你的嘴巴还能发出声音,只要你还可以打出千八百字,你怎么能不激动,不愤怒,不呼喊,不批判。我无意在此煽情,是真心求教,那些沉默的人,那些麻木的看客,那些漠然的犬儒,那些事不关己就明哲保身的知识分子,你们是如何做到的? 我想大家已经猜到我要说什么事,很多人都看到了那个令人发指的视频。一个年轻女子,在斑马线上被出租车撞倒,出租车逃逸,女子受伤躺在马路中央,周围的行人没有一个人去上前救助,经过的车辆没有一台停下来帮忙,而是小心翼翼地绕开她,大约一分钟之后,女子被后面来车二次碾压,最终死掉。 套用鲁迅的话,每个人都应该从这一事件中,深味着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而耻辱感总与你对这个社会的责任相消长。“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你身处的社会出现这样的悲剧,你深爱的国家发生这样的惨案,你的同胞做出如此野蛮的事,你怎么能若无其事毫不知耻。爱国青年常常提到国耻,我觉得这一事件就算得上国耻,这不是那些冷漠的路人和车主的耻辱,更无须怪罪在河南人身上,这是全体中国人的耻辱。你无法不感觉到那种深入骨髓的耻辱感,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无力感。我们又要拿出那句老生常谈的质问:这个社会怎么了?何以溃烂到如此地步? 因为这类事件并非第一次发生,也不会是最后一次。不到六年前,2岁的小悦悦在佛山市街道中,也是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那一次中国人的冷漠吓坏了中国人。小悦悦事件在媒体和网络上引发了强烈而广泛的反响。可悲哀的是,我们并没有发现从善如流的改观,老人倒了仍然没人扶,残疾人过马路仍然没人理,现在又出了小悦悦事件的翻版。我们是不是还要自说自话地继续拷问中国人的良心呢?如果良心管用,中国人大约早被证明没有良心了。 正如我现在坐在电脑前,充当一只键盘侠,咬牙切齿,义愤填膺,可扪心自问,如果我在现场,会有与我文章所宣扬的责任感相称的表现吗?置身事外,人们往往愿意夸大自己的道德勇气,不是事到临头,任何道德保证书都只是一张废纸。那些漠然经过的路人和车主,不可能恰好就是我们常说的卑劣小人,他们只是普通人,有普通人的良心和善念,他们也许此刻正在悔恨,为自己没能多做一点点,去挽救一条生命。 这就是社会道德虚弱的一面。道德这个东西,内涵模糊,边界虚化,且缺少强制力的保障,时常会受到各种观念的冲击和颠覆。它并非一种可以依靠的力量。一旦存在利害选择,道德被抛弃是很自然的。人的良心有时像一颗趋利避害的砝码。没有威胁,我们当然可以把玩良心,有了危险,良心跑得肯定比身体还快。 比如在这一事件中,女子在斑马线上被撞倒,斑马线都不能保证行人安全,谁还敢上前站在马路中央提示过往的车辆?最方便救助女子的应该小心绕行的那几台车,他们完全可以停下来,打开双闪,等交警来现场处置。可他们的顾虑也很多,比如担心被误认为肇事者,担心受到后车的埋怨,担心自己的好心成为别人耻笑的多此一举。你驾车行驶在繁华路段,突然前面出现一台打着双闪的故障车辆,你会不会低声咒骂一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句俗语足以透露中国人是多么缺乏安全感。 如果我们的良心不能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好,我们要它又有何用? 这个社会有一种思维习惯,每一件公案发生,人们都愿意从道德层面上去观察追问。其实道德批判是最肤浅最廉价的方式,也无甚鸟用。我相信每个人的心底都有善念,但从善念转化为善行,需要的不是道德号召和良心拷问,而是法制保障。只有法治才能明确人们的权利和责任的边界,只有法治才能让每个人受到尊重和保护。法治给人们安全感,人们才会奉献出爱心和善行。法治不昌,个体的权利都得不到尊重和保护,人们都累于自保,遑论帮助他人? 女子在斑马线上被撞倒,后来车辆经过斑马线丝毫没有减速,这就是中国的法治现状。小悦悦事件的肇事司机,因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罪名,仅仅获刑三年半。这就是中国法律对生命的尊重。或许我们真该对这忍辱偷生的每一天心怀感激。什么样的制度下,就会有什么样的国民,在这个社会,漠视生命的又岂止是那几个路人和车主?按倒放血 于 2017/6/8 19:47:15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