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觉得书有生命,尤其是修订时,我常会想起儿时背的一首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图书的内容会过时,会陈旧,但是修订如春风,不但使书重新焕发生命,而走过时间的编辑和作者,也获得更多的见识和格局。 作为编辑,很开心在一本书的修订中,与书,与作者共同成长。 一、意外的畅销书 《亲历投行——中国投行的传言与真相》是我做的众多图书中销量最好的一本,属于一本意外的畅销书。从选题会上的不被看好,到意外的三个月印刷五次,销售居亚马逊全品种的前一百名(72位),年度影响力图书评选推展等等,毫无预料地收获了一连串的惊喜。 重新梳理这个过程,既是希望以此为例普及介绍一本书是如何诞生的,也希望帮助更多的潜在的作者发现自己的潜力。 二、做书的细节 (一)选题策划 策划选题是图书编辑最核心的日常工作之一。具体到这本书的策划,则是兴趣和偶然。因为,选题策划之初我自己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投行,我是法科毕业,同学之中有些毕业转行金融进投行的,但交集不多,所以,无论是专业了解,还是生活经验,投行对我来说算是一个比较模糊的词。 正如这本书预售时发的微博写道:“一次聚会,某充满艳羡地告诉我某已华丽转身,混投行了;另一次聚会,某说其室友嫁给了投行男,每天的任务就是花钱……”有个感性的认识就是,投行,这个职业或者说行业,听起来牛气哄哄,看起来金光闪闪的一种感觉。 我不明白,很多人也不太明白,但是又充满了好奇,甚至向往,所以,当时的考虑是,读者群可以从资浅的专业人士辐射到不明真相的群众。因此,隐约觉得这类选题应该是可以做的。 也许编辑在策划选题时,好奇心是一个重要的驱动之一,尽管我也不完全明白一个话题,我的好奇心,就代表了更多人想要阅读,愿意了解。 然后,偶然在@计兮微博上看到《中国与华尔街不同的投行人生》,我下载下来,花两晚上读完,觉得蛮有趣,可以扩充成一本书来做。世界真的很小,文章的作者呢,正好知道,读书的时候有关注过作者的博客,在曾经的人大民商法律网BBS读书版也常见,论关系的话属于高我几届的一位师姐。不过,真实的社会关系中没有交集。 (二)联系作者 1.微博 不得不说现在各种社交网络为编辑的约稿提供了便利。在新浪微博找到了作者的微博。于是发了一封私信: “我是中国法制出版社编辑赵宏,读书的时候就开始关注你的博客了,然后直到微博,这两天全部读完你写的“中国与华尔街不同的投行人生”系列,我觉得从内容上如果再丰富、充实一下,可以成为一本很不错的了解投行的图书。不知师姐是否有兴趣~~” 作者很快回复了,表示有兴趣,告诉我邮箱。就这样初步建立了联系。 2.邮件 邮件我调用了我长期总结下来的一个详细版的约稿模板。内容如下: 师姐, 你好! 因为图书出版不太具有日常性,我先简单地介绍一下,一本书是如何形成的。 出版社的稿件一般有投稿和约稿两种,因为投稿的情况,稿件已经形成,就不说了。就约稿来说,我们编辑有一定的策划想法后,根据一定的线索(别人推荐、自己了解、其他媒体介绍、各种活动结识等等)与作者取得联系,双方沟通之后形成确定的写作思路,并沟通好初步的出版条件(约稿情况下一般就是支付稿酬的水平),然后,由作者根据既定思路,提供一个写作大纲和样稿。编辑将该大纲样稿和出版条件整理,形成选题,上报社内的选题会进行讨论,讨论通过后,领导审批,则双方再签订合同,之后按照合同约定时间交稿。其余的主要是出版社的出版事宜了,排版、校对、审稿、开本、用纸、封面设计、封面工艺等,涉及相关问题的再及时和作者沟通。 经常看师姐的博客,我觉得师姐文笔很好,专业性也很强。所以可写作的风格比较广。我先说下我个人的看法,也想听听师姐的看法: 我觉得有三类风格的读物可以写: 第一种,是关于职业经验、心得和生活感悟等相结合性的,就像师姐博客中的“华尔街与中国投行”系列博文,法律领域里有一系列关于这类图书,比如《在路上——从律师助理到成功执业》,而师姐是从律所到投行,这样的职业轨迹,经验和故事多多。这种风格的写作,有专业性,也会有很多比较感性的表达; 第二种,完全是关于业务实务的,比如业务中的具体问题如何解决、某某业务的要领如何,有什么技巧,某方面有什么经典的案例,通过评析进行指导等等,比如《企业上市典型案例深度剖析:疑难问题与解决对策》,这种风格的写作,便是专业性非常强的实用性图书; 第三种,是前两种的一个结合,即将职业性心得、点拨类的文字作为序言或者后记,实际内容是实用性的业务图书。不知师姐对那种风格感兴趣? 另外,时间是一个可以协商的方面,法律图书领域几乎没有人是“法律作家”,因此每个作者都是“兼职”的,写作的时间,我们会比较理解,有必要时,我们经常做“坏人”催一催。出版条件上,我想争取8%的版税(版税是稿酬的一种计算方式,版税=定价×图书销售册数×8%)。 师姐有什么想法,多交流,交流会带来更多灵感。 祝好! 赵宏 之后,作者回复“之前也有其他出版社的人联系我关于《中国与华尔街不同的投行人生》改写成书的事,但提供的意见让我一头雾水,所以我也没有跟他们联系。你的邮件写得很明白,我一下就搞清楚了。” 看来,我们编辑在跟作者沟通时,抓住外行人想了解的重点,也许就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申报选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