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执行工作基层行:法官72小时追回伤残赔偿款

来源:新闻贴吧 作者:新闻贴吧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4-05
摘要:图为领到执行款的煤矿工人向荔波县人民法院赠送锦旗,表示感谢。王果 摄□法制网记者 王家梁 □法制网通讯员 王果 吴光雷前不久,在贵州省黔南州荔波县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大厅里,罗某友、杨某余、郑某勇三人举着一面“千里执行促正义,司法为民保平安”的锦旗,
图为领到执行款的煤矿工人向荔波县人民法院赠送锦旗,表示感谢。王果 摄□法制网记者 王家梁 □法制网通讯员 王果 吴光雷前不久,在贵州省黔南州荔波县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大厅里,罗某友、杨某余、郑某勇三人举着一面“千里执行促正义,司法为民保平安”的锦旗,笑容满面地向执行法官李慧冬走来。“多谢李法官,若不是您,我们治病的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拿到……”申请人维权路上几多坎坷2015年1月,贵州省黔南州荔波县法院执行法官李慧冬接手了一起劳动争议涉工伤赔偿系列案件。申请执行人罗某友、杨某余、郑某勇三人是荔波县某煤矿公司工人,在工作期间分别患上严重的尘肺病,被鉴定为四级伤残,使原本就生活困难的三个家庭雪上加霜,但煤矿公司却拒绝支付任何费用。无奈之下,三人走上了依法维权道路。2014年7月,荔波法院一审判决煤矿公司赔偿三人伤残补助金、医疗费等共计26.64万元,煤矿公司不服,上诉至黔南州中院,二审判决维持原判。判决生效后,煤矿公司却未履行支付义务,三人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老赖”名下无财产可执行李慧冬通过网络查控系统对被执行人财产状况进行查询,均未查询到有价值的财产线索,也未能联系上被执行人公司及负责人。此案一时陷入了僵局。2016年年初,荔波法院在集中清理执行活动中,通过案宗回查认定:该煤矿公司根据贵州省煤矿兼并重组的要求,其煤矿采矿权已转让给贵州某矿业集团公司,依据法律规定可追加该公司为本案被执行人。此案重获一线生机。法院立即通告贵州某矿业集团公司承担执行案款,但该矿业集团公司以债务与己无关为由拒绝配合执行。“既然有了转机,我们就不应轻易放过。执行申请人及其家人还在等着我们为他们送去医疗费呢!”李慧冬说。为尽快摸清矿业集团公司底细,2016年3月9日晚,李慧冬等人驱车500余公里到该矿业集团总公司所在地六盘水市。3月10日一大早,他们先后跑了3家银行,冻结了矿业集团下设分公司的两个账户,均为“空壳”,并查明分公司负责人已经消失两个多月,原来这只是一家“皮包公司”。法官不言放弃柳暗花明执行法官没有放弃,连续几天辗转贵阳、六盘水、遵义等地反复查询,但公司账户都无财产可执行。法院随即将矿业集团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刘某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几经周折,3月11日,李慧冬终于打通刘某的电话,要求他及时执行赔偿款。刘某称其本人在深圳住院治疗,将委托其贵阳的朋友赵某帮其垫付,并保证一定尽快将钱款执行到位。电话挂断,已是凌晨2点半。下午3时,赵某便与李慧冬取得联系并一同到贵阳某银行,通过电子汇款将26.64万元转入荔波法院执行款专户。拿到银行汇款回单之后,李慧冬疲惫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在返回荔波的路上,夜幕已降临,李慧冬又接到局里打来的电话:“有个‘老赖’刚刚从贵阳高铁站带回来,回到法院还得处理一下……”荔波与六盘水两座城市相距506公里,奔走4个来回就是4048公里。72个小时不分昼夜的奔波,法官终于成功地将赔偿款执行到位。“千里执行促正义,司法为民保平安”饱含了申请执行人的感激和赞誉,更道出了法官执行道路千里“难行”始于“足下”的信心与勇气。向执行难宣战,破除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藩篱,荔波法院在行动!
责任编辑:新闻贴吧

上一篇:冰冷的子宫:中国人流调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