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个人公众号 大概几年前,曾经有一篇文章很流行,名字大概是“我奋斗了xx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之所以必须写成“xx”年,而不是一个确定的数字,是因为这篇流行的文章,在当年很快成了一种万能写作模板,被用的稀烂。用这个标题的,而后具体写成多少年的都有,原版早就被淹没在茫茫文海之中,不得而见了。 这一类文章,就是传说中的“鸡血文”,大概要表达的意思是:只要你努力,你终究能够到某一个高度,跟某些你可能羡慕的人一样,去过那种他正在过而你还很羡慕的生活。 鸡血文和鸡汤文一样,靠的是搞一点血气之勇,催出来一个莫名的三分钟热度。理性的思考是它们的天敌,毕竟,理性的思考太容易让人冷静下来了,因此是绝不能出现在鸡血文里面的。于是乎在这样的文章里,没有人告诉你,你需要奋斗多长时间,需要多大的工作量,需要面对怎样的问题和困难,需要在过程中分解多少步骤才能最后你跑到那个你羡慕的人那里喝咖啡。 也不会告诉你,万一你花了十几年才跑到那里喝咖啡,而你羡慕的那个人已经到了另一个层次喝咖啡了,怎么办,是不是继续拼了老命去追?如果追上了,你又羡慕新的了,又怎么办?还追吗?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本来就很难说是绝对的平等,你开始跑的时候也许有些人已经跑了很久了,也许有些人的起点在半路,也许有些人是骑着自行车跑,也许有些人是开着车跑。如果人生是一场鸡血文中的竞赛,那你前面全是人,跑死了也全都是人。总有需要你奋斗好久才能一起喝咖啡的。用庄子的话说,你“殆哉矣”。 之所以不告诉你,倒也不是不厚道。血气之勇这东西虽然短时间能搞出来个三分钟热度,但毕竟不能持久。人一反应过来,就会发现这些鸡血鸡汤都在胡扯。动机没了,也就用不着仔细考虑什么了。 只是,你以为接下来的就能冷静思考? 差得远! 反应过来后,那种上了流氓恶当的愤怒会带来另外一种血气之勇。进而网络上又出来了针锋相对的“我奋斗xx年,不是为了跟你一起喝咖啡”。用一种替换成反义词式的鸡汤逻辑来反对原来的鸡血逻辑。 同样因为是情绪化的东西,自然也不能,更用不上理性分析。做的精彩些的,充其量像某些搞心得体会的大妈那样,跳起来给给自己洗个脑:我喝咖啡你吃屎,这都是应该的呀,你要深挖内心的宽容和平和,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你吃屎这件事情。 时间一长,谁都会冷静下来。用鸡汤反鸡血,不过就是改成了另外一副嘴脸的情绪化胡扯罢了。大家都是人,正常的人。出门看到隔壁老王喝咖啡,羡慕一下他悠闲。瞥见楼下老李开上了好车,羡慕下他的排场。翻翻杂志,看到马云排上了福布斯第几名,羡慕一下他有钱。你打开手机浏览个网页,无论是金融板块还是娱乐版块都是刘强东跟奶茶妹妹那点事儿,羡慕他滋润。这算得什么红眼病吗?我不觉得。人生万象,说到极致,也不过就是饮食男女,吃喝拉撒。我也没看出来这样的羡慕需要什么深挖内心的平和与宽容。那副圣母婊的样子,着实令人作呕。 羡慕与否,要不要努力,都是个人的事情。喝鸡汤也好,喝鸡血也罢,没拽着你搞传销一样推荐和道德捆绑,就没什么。 唯一可能得问题就是,多数人会在喝了鸡汤打了鸡血之后醒悟之后,对自己有些许不满,略有些无所适从。比如彼时年轻的我。细想起来,你跟喝咖啡较得什么劲呢? 夫子说,无可无不可。当年的天下,乱成那个样子,难道夫子不知道,所谓的“天下为己任”只不过是一场“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空吗?不过就是道理让我那么做,求那么一份身心的安顿嘛,大时代波诡云谲,你总要有一个活的态度才好。但着了魔不好,有些事只能是“无可无不可”,你长了满身的肾也不够手机更新换代的。奋斗的动机,不是跟你一样,又或者就是不跟你一样。而是,奋斗出一份综合现有条件缓慢推进的同时,也得能综合现有条件在推进中找到幸福。那不是深挖内心平和和宽容的消极的假装看不见或者假装不在乎,而是现实主义基础上理想主义的“知道要什么”。 我奋斗不是为了跟你喝咖啡,也不是不为了跟你喝咖啡。关于喝咖啡这件事情,我可能会喜欢,可能很讨厌,但是,这是我的事儿,跟你到底喝不喝,毫无关系。 才懒得理你是不是喝咖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