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同读归田录《开封斜塔》

来源:一了文房 作者:一了文房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3-17
摘要:东坡汉学 同读归田录2开封斜塔□ 宋建江 朋友们好!今天晚上讲欧阳修的《归田录》第二篇《开封斜塔》。我不知道《归田录》是谁选编的,在欧阳修去世不久就刊行全国了,这本书在中国存在整整一千年了,可能一开始就没有题目吧,题目是我现加的。他对开封斜塔是
东坡汉学 同读归田录2开封斜塔□ 宋建江 朋友们好!今天晚上讲欧阳修的《归田录》第二篇《开封斜塔》。我不知道《归田录》是谁选编的,在欧阳修去世不久就刊行全国了,这本书在中国存在整整一千年了,可能一开始就没有题目吧,题目是我现加的。他对开封斜塔是这样记载的。开封开宝寺塔在京师所有的塔里边是最高的,设计精细,做工精湛,非常精美。都料匠是谁呢?都料匠是一个官职名称,是唐代开始设置的官衔,是建筑营造师、总工匠。都料匠叫个预浩,也有人把他的姓写成比喻的喻,也有人把名字“浩”字写成皓首的皓。都料匠预浩带人设计、建造的。这个塔八年建成,982年开始建,也就是宋朝立朝22年以后开始建的,当然是宋太宗年代了,因为赵匡胤坐龙床坐了十六年。据记载,这个塔一共是十一级,120米。这个高度在一千年前,应该是整个世界最高的佛塔了。是一座木塔,这个塔建成以后,所有的人看着不太正,往西北角倾斜。有人就问:“这是怎么回事呀?”预浩就说:“我们东京汴梁都是平原,四周没有山,经常刮西北风。我认为,他吹不到一百年就应该被吹正了。”欧阳修赞赏他,用心的精细到了这样的程度,国朝以来木工里边仅此一人,最厉害,所以欧阳修把他列为天下木工第一。所以,后来的木工都以都料匠预浩的做法往下传承。当然啦,他写有《木经》三卷流行在世上。这一篇就这么多。这里边牵涉到好几个问题:第一个,为什么要建这么一座木塔?这跟昨天晚上讲的僧录赞宁大和尚有关,他是吴国皇帝钱俶(chu音触)封的“两浙僧统”,也就是宋太祖死过两年,宋太宗执政的第二年,钱家那个吴国钱俶就投降了宋朝,宋朝就彻底统一了天下。投降的时候,钱俶派赞宁大和尚捧着阿育王的真身舍利到了汴京,献给了皇帝宋太宗。为了保存阿育王的真身舍利,所以就建了开宝寺塔这样一座塔。这座塔最初建的是一座木塔,那么现在看到的开封斜塔,也叫开封铁塔,这不是都料匠预浩建的。现在看到的始建于1049年,宋仁宗年代,又过了六十年多年重建的。这个木塔可能经不起风雨,倒不至于翻,可能有腐烂等原因,又仿照预浩建那个木塔重新建了一下,这次建的时间比较长,前前后后经历了三十年才建成。八角十三层,全部是用褐色的琉璃砖建成的,这样的颜色,远处一看就像生铁铸造的,所以从元代起民间就称之为铁塔。开封铁塔依然是仿照预浩的建法,也是斜的。历朝历代都有专门研究开封铁塔的专家,根据专家的统计,这个开封铁塔经历了37次大的地震,18次大风暴,经过15次大的水患,到现在巍然屹立。特别是1938年6月5号,日本打过来的时候,就以开封铁塔为中心目标开始进攻,打到铁塔的时候,铁塔浑身都成了枪眼,而且在第八层和第九层打穿了外墙壁,留下了两个两米多深的洞,但是并没有倒,至今仍然是屹立不动。就有人比喻了,开封铁塔就像我们中华民族所有的儿女铮铮铁骨那样,巍然屹立,这个塔不倒就预示着中国永远不会亡。这是宋朝的首都开封为什么要建这个开宝寺塔。开封斜塔就是这座塔,原本的木塔被称为开封斜塔,改建后的琉璃砖塔被称为开封铁塔,指的是同一座塔。后来重建的虽然层数比原来多,但是高度低得多,现在看到的琉璃砖塔有55米多。这里边说到,阿育王的真身舍利被送到汴京的时候,为什么引起朝野如此大的轰动?花了这么大的代价来造这样一座大塔,那么阿育王凭什么能享受如此高等级的供奉?我们来简单说一说阿育王。在佛教里面我们都知道,佛教又叫释教,为什么?因为创立者叫释迦摩尼,本名叫乔达摩·悉达多。他是公元前565年到公元前486年之间的一个佛陀,是古印度北部的迦毗罗卫国的一个王子,他创立的佛教。但是他创立佛教以后,虽然一直在发展,但是没有发展成特别大的教派。经过了二百年,到了阿育王的时候,这个王是古代印度最伟大的一个帝王,是他第一次真正的统一了印度,当然还有个别小国没有统一,大部分版图都统一了。他在前期杀伐征战,特别是在灭一个国家的时候,一次杀了三十万人,在杀人当中他自己都感到心惊胆战,从那一次以后,就停止了土地扩张,就皈依佛门,提倡佛教。在他的推动下,佛教迅速成为整个印度的国教。而且阿育王派他的太子、王子们带队向周边的国家传播佛教,这也是佛教传入中国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所以阿育王在佛教里边是第一护法大王。所以他在佛教里边的地位是相当之高的,仅次于释迦摩尼的地位。他是使佛教称为世界宗教的主要推动力量,没有阿育王,佛教可能成不了世界性的宗教,也可能胎死腹中了。阿育王的真身舍利本来是在杭州供着,这个时候被赞宁大和尚送到了汴京,所以朝野上下非常震动。宋太宗决定找全国最好的工匠预浩来建这样一座塔,这座塔也成为当时世界的第一塔。无论是高度,还是建造的精度,还是建造的时间,都是当时世界第一。这里边还牵涉到都料匠预浩这个人,在宋代大科学家沈括的记载中,对他也推崇备至,说预浩在五代十国以及到宋代,他都是天下第一木工,并且写了《木经》三卷。可惜,这部书现在失传了,但由于当时流行于世,所以沈括只作了简要介绍。虽然原书失传了,但是,后世又有一个叫李诫的写建筑学的时候,关于木质结构的建筑全部采用的《木经》的内容,所以在李诫的书里边得到了传承,主要内容全部传下来了。他这部书是我们全世界木结构建筑的主要著作,第一部著作,在整个世界建筑史上影响巨大。后来,又有人把李诫的引用挖出来,重新编辑,单独印行《木经》。对我们后世的木结构建筑是第一部指导性著作。据专家介绍,它里边各种各样的比例、要求非常精准,就是现在用计算机算,也不过就是那个样子。可见,宋代无论是文化,文化有欧阳修、苏东坡这样的巨匠撑着台面,在科技方面的高度也是无可比拟的。那么,欧阳修为什么要连续记载这两篇呢?因为宋朝立朝以后,被认为是最大的事儿。一个是赞宁大和尚本身过来就是一个大事儿。再一个他捧着阿育王真身舍利来到了东京汴梁,这是轰动全国的大事儿,那时候如果有电视直播、互联网的话,一定是轰动世界的大事。再一个就是开封斜塔的建造,虽然不是体量特大的建筑,但是一座精度非常之高的建筑,而且因为供奉阿育王真身舍利显得意义非凡。好了,谢谢大家!(整理10.11东坡汉学司所讲)
责任编辑:一了文房

上一篇:没有签合同,能否打官司?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