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修身先修心
来源:张春生 作者:张春生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3-17
摘要:时事评论 许谨谦:干部修身先修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古以来,我国许多文人志士皆以此为志向,并将修身视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视为安身立命之本。“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修身者,必先修心,心至,则无往而不利”。由此可见,修身
时事评论 许谨谦:干部修身先修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古以来,我国许多文人志士皆以此为志向,并将修身视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视为安身立命之本。“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修身者,必先修心,心至,则无往而不利”。由此可见,修身的本质归属是修心,修身的最高境界是修心。在从严治党的今天,领导干部严以修身,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把牢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也当从修心做起,成为一名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干部。 要常修赤诚之心。党员干部在政治上忠诚可靠,坚定理想信念,才能站稳政治立场,经得起历史考验。只有真心诚意,做事才不会违心,才能用诚恳的态度来耕耘自己的事业,在服务和奉献中赢得尊重,体验人生的幸福,从而体现人生价值。时下里有些官员千方百计地把配偶和子女弄到国外定居,自己成为所谓的“裸官”,人们不得不怀疑他们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如果忠诚没了,信仰没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也就没了,自然就会得上“软骨病”,就会成为行尸走肉,长此以往不出问题才怪。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异常尖锐,各种思潮暗流涌动,因此,各级党员干部都需要修好一颗赤诚之心。领导干部要系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补足精神之“钙”,深扎信仰之“根”,经常扫扫思想上的灰尘,净化灵魂,自觉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和灰色言论,一言一行都要维护党的形象,积极干事创业,用工作实绩诠释对党的绝对忠诚。要常修清静之心。“非淡泊无以宁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面对尘世喧嚣和各种诱惑,有时候人的心情会变得很急躁,进而就变得浮躁,这样一来,做事的效率就会很低。做人如此,为官更是如此。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学会调整心态,始终保持一颗平常之心、平静之心。必须有“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定力,跳出觥筹交错、灯红酒绿的应酬,克制贪图享受的欲望,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必须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功力,不信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始终保持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必须有埋头“钉钉子”的韧劲,不管遇到什么干扰、何种挫折,都自觉做到全神贯注做工作、目不转睛干事业,始终保持心无旁骛的昂扬状态。任何时候,都要牢记习总书记的告诫“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做到心静如水、守住清贫、知足常乐,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那份淡然、淡泊、淡定。要常修廉洁之心。古人云:“廉为国之本,清为正之根。”古往今来的贤明之士,都注重克己修身,以求知明而行无过,留下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典故。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处于廉洁阵地的风口浪尖,如何保持一颗永恒的洁心,不受世俗功利和金钱利益的诱惑,这个问题就像一个高悬的警钟,时刻鸣响在耳畔,提醒和告诫各级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利益观,以热爱之心、忠诚之心和公正之心净化灵魂,用敬畏之心、自律之心、自励之心编织网索,过滤芜杂,不让灵魂沾染半点灰尘,才能永葆洁心,始终保持高尚品质和坚定政治操守。要坚持“清清白白做事,干干净净做人”的原则,要心存敬畏、严格自律,做到慎言、慎行、慎独、慎初、慎微、慎交友,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要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要始终严格要求自己,经常打扫思想尘埃,时时自警自省,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守住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始终做“心中有戒”的干部。(作者:许谨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