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不向弱者示强,不向强者示弱(修订版)

来源:笑傲法坛 作者:笑傲法坛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3-17
摘要:人生哲学 人生哲学基本命题系列 是思辨不是心灵鸡汤 一、引言不向弱者示强,不向强者示弱,很多人都是这么做的,可能是由小时候父母教的“不欺负别人,也不被别人欺负。”的人生哲学大原则而衍生出的子原则。不向弱者示强,不向强者示弱,这种信念的产生及强
人生哲学 人生哲学基本命题系列 是思辨不是心灵鸡汤 一、引言不向弱者示强,不向强者示弱,很多人都是这么做的,可能是由小时候父母教的“不欺负别人,也不被别人欺负。”的人生哲学大原则而衍生出的子原则。不向弱者示强,不向强者示弱,这种信念的产生及强化,似乎还和武侠小说及根据它拍成的影视剧有关。武侠小说讲的是行侠仗义,至情至性,惩强扶弱,劫富济贫,众生平等,不论辈分,不畏权威,对权威的德行持怀疑和审慎的态度,老剑客和青年侠客成了忘年交,青年侠客通过自己的努力一路打怪升级,也练就了绝世武功,甚至当上了武林盟主,很多年轻人(尤其是80后)都是读着武侠小说长大的。不向弱者示强,不向强者示弱,这句话更多的是给那些争强好胜的人说的。因为一点都不争强好胜的人,不觉得强和弱有什么分别,对于示强和示弱,没有敏感的神经,人家少欲知足,生性平和,性格就是这么好,脾气就是这么没得说,没有办法。天性争强好胜的人就跟人家比不了,有时自己喜欢示强,有时讨厌别人示强,情绪易波动,即使天天看朋友圈、公众号里的各种心灵鸡汤,甚至研究哲学、佛学、传统文化,也没有人家性格好,你信不信?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天性争强好胜的人,往往具备一定实力,在他们内心,大致有这样一个逻辑:我也不是没有实力的人,我有修养,素质高,可以不欺负人。我不欺负你,已经不错了,你实力都不如我,反而来欺负我,这我就接受不了了。我都能做到“不欺负人”,你为什么做不到?你欺负我,我要么心里不舒服,要么就会去反抗。如果想从心理学去解读相关现象,大家可以去研究“投射”,我的公号在前几期中有介绍“投射”的专题。二、原理阐释关于不向弱者示强,“别欺负老实人”是一句大实话,意思就是你欺负忠厚老实的人,违反人们通常的情感。强者往往不用示强,因为你的强大家都能看到,从学历、能力、履历上就能看出来。学历都海归博士后了,甚至都教授博导了,能力都当上够级别的领导了,履历从十年二十年前就开始当领导了,荣誉数不胜数,这还用示强吗?不示强,实力摆在那里,人家就很尊重你,总示强,总强势,反而让大家有些反感。真正有实力的人,往往都很谦虚,我国台湾地区著名民法学家王泽鉴老师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其他的民法学家无不尊称他为“先生”。向弱者示强没有什么意思,只能得到些“恩,啊,是,好,行”的回应,一般人也感觉没什么意思,向弱者示强一两次就不继续了。不向弱者示强,也是基于功利主义趋利避害的考虑。因为弱者可能当时就反攻,更甚的是过后反攻,基于“长期压抑——不断酝酿——瞬间爆发”的原理,这种反攻能量更大,破坏性更强,让人不堪招架。人们觉得老实人好欺负,这是一个误区,老实人要么不反攻,一旦反攻可能就来个大的,长期过分欺负老实人往往后果很严重。最极端的例子,有的人激情犯罪,邻居人都说,这人平时特老实,怎么能做出那种事情来呢?一种情形是,这个人平时老实,常被人欺负,被人压制,心理压抑,有一天被人欺负的超出了他所承受的点,他就采取了最极端的反抗方式。研究犯罪预防,不能仅仅考虑怎么矫治犯罪人的心理,法律上的被害人,在心理和行为上未必没有过错,总欺负人的人要注意了,你做的太过分,就是在培养一个人的犯罪心理,当你把他培养成犯罪人的时候,你就可能成为被害人。不向弱者示强,还在于尽量别压着别人的气场。压着别人的气场,就如同踩着别人的脚,让人不舒服,尽量不那样做,因为不仅别人不舒服,给你的反馈也不会让你好受。公交车上常见的情形,甲的脚被乙不故意踩着了,甲对乙说,“你踩着我的脚了”,乙通常会说,“诶啊,不好意思”,这事就过去了,乙要说两句不好听的,两个人脾气都不好,可能就会吵架或者打架了。在这个例子中,乙说“诶啊,不好意思”,这是人们对“踩着别人”、“压着别人”一种通常的心理。气场,对一个人来说,有什么意义呢?我们从中医的角度来谈谈“气”对一个人健康的影响:有的人气虚,四肢乏力,语音低微,唯唯诺诺,这时候就要给他“补气”,比如不怕上火的给他服用人参,怕上火的用红景天,把气补上来,他说话声也大了,脾气多少也上来了,恢复到了一种平衡的状态。有的人气郁,胸闷,嗳气,唉声叹气,紧张烦躁,这时候就要给他“舒肝理气”,给他服用逍遥丸,有火的用丹栀逍遥丸,把气梳理通顺了,他就恢复正常了。你说应该给别人“治病”还是“致病”呢?有智慧的人,一般不轻易动别人的气场,在身边制造一些“气虚”和“气郁”的人,对他没有好处,对你也没有好处。有的人希望别人好,却不经意的总压着别人的气场,那样别人也好不到哪去,压着别人气的,就是问题制造者,这是一个悖论。在人际关系中处于较高地位、主导地位的人,常常陷入这种悖论,希望别人好,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要学会给对方营造一个平和、快乐的气场,否则会逆水行舟,费力不讨好。关于不向强者示弱,你会说不向强者低头,不是有逆反心理吗?不是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吗?你说对了。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人的内心都住着一个小孩,每个人都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小孩有逆反心理,成年人就有,而且和多大岁数关系不太大。如果说示强是主动攻击,而不示弱则是被动防御,有时你攻击别人,他就防御,你不攻击他也就不防御了。就像皮球,你越拍它越弹,你不拍,它就不弹了。通常不向强者示弱,更多是为了维护自己赖以生存的气场,和维护自己的独立人格。如果自己没有任何气场,人的热情、兴趣、创造性、行动力都会下降。三、方法论意义在一个群体当中,我觉得,天天在语言和行动上示强,气场压人,把下属天天吓得心惊胆战,胸闷气短,心理压力过大,精神紧张,失眠多梦,是一种相对过时的领导方式。这种方法论意义,同样适用于青春期孩子的父母,不要认为孩子有逆反心理,就全都是孩子的问题,而没有自己的问题,不要总说孩子任性、以自我为中心,年轻的父母有时同样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甚至更甚于孩子,这里我要替孩子们说一句话。据我了解,五零后中的一些领导,前期愿意采取示强的领导方式,由于和下属冲突比较大,效果不理想,后期也逐渐放弃了这种领导方式。六零后和七零后的领导,不愿意采取示强的领导方式,即使偶尔采取,也会慎用,多数时候都很谦虚,笑呵呵的,见到下属不忘嘘寒问暖,让人感到很亲民。他们这么做,还有一个原因,因为他们的下属多是八零后和九零后,他们往往不畏权威,更适合“顺毛抹撒”。当然,不向弱者示强,不向强者示弱,有例外,军队例外,任何原则都有例外,这很正常。对于半军事化管理的单位,比如公检法司,也有一半的例外,这也不稀奇,下属首先得懂规矩,按照规矩去做,不懂以及做不到位领导批评是爱护你,一味顺着惯着是害你,这是由特殊单位的性质决定的。军人,在训练上如果不受到一些刺激,不通过刺激来建立神经反射链,别说英勇善战,到战场上连自己都保护不了。与军队类似,竞技体育也是一种例外,好的教练没有不严格的。在这些情形下,聪明人,都知道谁对自己好,什么是对自己好。四、结语总结来看,无论你是强者还是弱者,现在是文明社会,提倡民主,人们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了,与人交往时头脑中要有尊重人的一根弦。下属也要给予领导以必要的理解,领导之上还有领导,领导所承担的压力,往往比下属大得多,有时着急发脾气也可以理解。在工作中,多数情况下都是对事不对人,年轻人那根谁强谁弱,尊重与否的神经也不能太细腻、敏感、脆弱,对不过格的事要能容忍,才能控制好情绪,调整好心态。无论是强者还是弱者,心量大了,心胸宽了,关系就和谐了。值得注意的是,本文谈的是人生哲学,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很多时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每个领导都有自己的管理模式,每种风格和模式都有优点和缺点,本文谈的只是一种观念,不能上纲上线,过度推理和延伸。——2016年12月13日修订充实版笑傲法坛公号涉及:法学、犯罪心理学、人生哲学、艺术、图片、短视频、新媒体、自媒体研究。喜欢就关注吧!
责任编辑:笑傲法坛

上一篇:隐名股东能否提起解散公司之诉?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