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红文检察官一直在为废除死刑而著书立说,奔走呼号。在去年收到作者亲笔签名的《死刑密码》后,便读了数遍,也深深看到里了司法者的司者仁心。培根曾说司法者“应当在法律的范围内以公平为念而勿忘慈悲,要以严厉的眼光对事,而以悲悯的眼光对人”。托马斯·阿奎那也说过:“法律之所以为人所信仰,并不仅仅在于它的威仪,更在于他的慈悲心”。《论语·子张第十九》“如得其情,则哀矜勿喜”,孟子说过:“恻隐之心,人之端也”、“无恻隐之心,非人也”。作为维护公平正义的司法官,更应该在执法中怀有仁慈和善良的秉性,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给予应有的体恤和关怀,体现司法平等,人道,宽容理念。一位领导曾这样讲过,对对于死刑要慎之又慎,因为如果错误的处死一个罪犯,发现是冤假错案,就再也没有补救的机会;倘使是没有判处死刑而是判为无期徒刑,或是没有判刑,成为漏犯,在将来还是有对他判刑的机会。从呼格吉乐图案、聂树彬案等系列冤假错案中,就更能体会出对于死刑要慎之又慎、司者仁心的重要性。 如果仅仅是感情上的波折,亦或是生活中的苦难,或是一时的激愤,就非法剥夺他人的生命,正像那些死刑犯在剥夺他人生命之时,自己的生命也会随着犯罪而戛然而止。 对于生命是否敬畏,从对于死亡的态度就能看出。有人把死亡看的过于的肤浅和随意。就像一个老人说过,等他死了以后,让他的三个牌友将他的骨灰顺着马桶冲下,然后大笑三声。这看似洒脱的对待死亡的态度,其实是不够敬畏生命。虽然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但是人的高贵来自于人是有思想的,即使渺小的像一颗芦苇,也是一颗会思考的芦苇。如果对待生命和死亡如此的随意,着实是对人的生命亵渎和不够敬畏。 敬畏生命,坦然活着,因为活着本身就是最大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