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个人公众号: 我见过很多鸡汤文章提修心的重要性,心态决定一切,心态决定人生高度之类的说法多得是。人们也愿意提调整心态,平和的看待一类的说辞。只是,强调归强调,效果似乎差劲的很。 前段时间得闲,细读四书忽然发现,儒家的核心就是“修身”二字。用力的核心都在于一个修身之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为了身得以修。齐家治国平天下是身修向外的推而广之。就连以心性的源头著称的孟夫子心心念念的核心也是在修身上头。 为什么是修身而不是修心呢? 态度这东西,说变就变,好一阵子坏一阵子的。哪怕是心上头被看做是最要紧的立志,也是人人都立志,时时在立志。满眼望去都是发愿要去做些什么的人,细查之下,真的把那个发出来的愿落到实处去做的,且不说做出什么结果,只是说去做的,已是寥寥无几。你修得几时,修出多少大志愿,也都是徒劳,不过就是庸常生活里的一点精神鸦片而已。 而习惯就不同了,身体适应了某种习惯,早起了,读书了,锻炼了,勤奋了,收拾屋子了。养成了什么习惯,人就在什么境界层次上头,用《学记》中的说法叫“学不躐等”,你没践行到那个层次,嘴上吹多少牛,搞多少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真材实料有多少,依然还是看你做到了哪个程度。 态度从来都不是决定什么的那个东西。要做成想做的事情,只能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