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3日从“东京审判与世界和平国际学术论坛”上获悉,2016年,“东京审判数据库”正式上线推出,这为东京审判的数字化研究和国际传播提供了新的通道,标志着东京审判学术研究跨入了新时代。 11月12日至13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主办,上海交通大学东京审判研究中心和人文学院共同承办的“2016东京审判与世界和平国际学术论坛在上海交大举办,来自中、美、日等国的25位权威国际法学家和历史学家深入探讨“东京审判与世界和平”,从不同学科视角阐释这场半个多世纪前的国际审判如何继续影响今天的国际社会。 作为论坛主办方,上海交大校长张杰院士透露,东京审判研究中心对东京审判以及其他战后B、C级审判史料的搜集、整理、编纂和研究,在成立至今的5年内已经取得了相当丰硕的研究成果。 “东京审判数据库”正是其中的成果之一。据介绍,利用高科技、现代化手段将之立体化展现,突破翻阅、查找不便之瓶颈,更加利于学者研究使用,该项目应运而生,项目通过数字化手段较完整地保存珍贵的东京审判相关图、文、声、像文献资料,建设一个集学术性、权威性、适用性、安全性为一体的东京审判基础文献数据库,为国内外研究者提供真实、全面的资料基础和功能强大的数据库平台工具。 除了数字化出版,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经典出版工程之一,上海交大的“东京审判出版工程”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东京审判出版工程分为:史料文献系列、研究丛书系列、译著丛书系列、东京审判数据库、东京审判普及图书。其中,史料文献系列出版图书《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及《索引、附录》、《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证据文献集成》及《索引、附录》、《国际检察局讯问记录》及《索引、附录》,共约200卷。 值得关注的是,为了让东京审判这段尘封的历史走向更广大的人群,尤其是青年一代,近期上海交大出版社着力打造了一批东京审判系列大众图书。如《东京审判亲历记》、《没有硝烟的战争——东京审判故事集》、《东京审判——为了世界和平》等,以通俗易懂、反映史实为出发点,在掌握丰富史料的基础上,向更广大的读者介绍和传播东京审判的历史意义,纪念梅汝璈、向哲濬、倪征燠、高文彬等在东京审判中捍卫中华尊严的民族英雄,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剑桥大学亚洲与中东研究院研究员顾若鹏,从事战后亚洲地区针对战争暴行指挥者、执行者的B、C级审判研究,著有代表作《从人到鬼,从鬼到人:日本战犯及中国的审判》等。 他表示,关于二战的非中文文字作品中,直到十年前,即使是在中国,梅汝璈法官及其团队成员也几乎不为人知。大多数研究东京审判的学者,都知道澳大利亚首席法官威廉·韦伯和美国首席检察官约瑟夫·季南;即使是日本学者,很多也不知道在东京审判的法庭上还有一位重要的中国法官出席。鉴于此,应当感谢上海交大东京审判中心,正是他们的研究重新揭示了中国代表在东京法庭如何努力追求正义,并留下丰富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