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辉律师自己也是这样做的:“我的案子每个星期都会和当事人联系,及时和当事人讲,这样反倒可以提高沟通效率。当遇到当事人反复询问时,就要更加主动地与当事人沟通。我会在每个星期一上午,把代理所有案子全部过一遍,该沟通的及时沟通,跟当事人联系,告知其案件情况,并对案件的处理进行一个计划,在一周的剩余时间里就按照这个计划去施行。” 3、有度沟通 沟通的范围要适度,不能不分情况将所有信息一股脑儿全部告知当事人,特别是需要注意在侦查阶段的案件,律师应该做到的是沟通,而非全盘托出。 4、全程沟通 同时,沟通是贯穿整个案件始终的,比如在侦查阶段:律师刚刚介入案件,信息来源仅仅是当事人,非常有限,对案件信息的把握是片面的、不完整的。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偏信,要做到沟通有度。但是对当事人的法律咨询可以是全面的,让当事人知道他在这个阶段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并向公安机关提出律师的辩护意见。 又比如在审查起诉阶段:这时律师需要全面掌握案卷材料,并与当事人沟通和核实,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和检察机关进行沟通,没有必要藏着掖着,有些法律意见在审查起诉阶段就可以达成共识,这样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甚至不起诉;如果存在不同的意见也可以求同存异,开诚布公,积极争取。当然,王律师也认为,有些问题特别是言词证据在沟通中还是要注意度的把握。 如果沟通能做到坦诚、及时、有度,这个沟通便是有效的,而有效沟通将会在极大程度上获得当事人的信任。“信任是在整个委托中最重要的事,当事人请律师为其辩护,是请一个专业的人处理专业的事情,当事人要尊重律师的意见,如果怀疑你请的律师,还是不要请的好。”王晓辉律师如是说。 四、遵从内心 法为信仰 青年律师如何突破行业瓶颈?青年律师面对当事人提出的无法回答的法律咨询,又应当如何应对?我向王律师转达了很多青年律师在做刑事业务时所面临的问题。 王律师认为:“首先要判断,自己适不适合做律师,对律师的认知怎么样,本人对律师的认知以及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判断,觉得我自己ok的,我有这样的信仰,对法律的兴趣再加上执着的精神,坚持下去,我认为没问题。”但若是糊里糊涂,只是做一份工作,如果真的不适合的话,可以考虑调整,很多人觉得律师是很光鲜的职业,但律师一定是辛勤付出,才有所收获的,成为优秀的律师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所以如果结合自己的判断认为自己适合,就坚持下去,如果真的不适合的,适时地调整方向也不失为一个选择。 青年律师面对当事人提出的问题无法解答时,可能会觉得非常不好意思或者怕对方觉得自己没有能力,但王律师将其解读为这是一个过程,他始终坚持坦诚,遵从内心,求得宁静。律师这个行业鱼目混杂,人很多,每个人想法、行为方式,处事方式都不一样。不会就是不会,不熟悉就是不熟悉,“面对咨询,不懂装懂,自己心虚,对当事人也不负责任,如果当事人因为一时的承诺或忽悠而委托你,其实内心是不安定的。这是一件痛苦的事。特别是从对当事人负责的角度,刑事案件的程序是不可逆的,他只会一步一步向前推进,不负责任将导致当事人错失机会,而一旦错失就再没有第二次机会了。真的不要不懂装懂,要诚实面对。”王律师这样说到。 与此同时,青年律师在办案时最应该注意到三件事:一是律师要有风险意识,律师职业是有风险的,但是最大的风险来源是律师没有风险意识;二是意识到风险后,要规范自己的行为;三是不要急功近利,急于求成。 采访的最后,王律师表达了对想走刑辩方向青年律师的期冀:“律师作为一个工作、一个谋生的职业没有错,但是对法律要有信仰。在信仰的支持下,为个案的公平公正的处理、为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作出自己的贡献。不要太过于功利和急于求成,要不忘初心,做自己想做的事,对自己负责,也对当事人负责,更对事实和法律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