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15日,各大网站传出一条新闻:计划出席当年8月20日在乌鲁木齐举行的“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的杨振宁,8月14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的大学不比美国的差,办得很成功 。个别学者对杨振宁提出的“中国大学办得很成功”的说法不以为然,提出反驳,杨振宁表示,这是亲身体会之后做出的判断,将继续坚持这一论断。 杨振宁与清华园有着殊胜因缘,1929年芝加哥大学博士杨武之先生受聘清华算学系教授,7岁的杨振宁随着父母来到了如诗如画的清华园,成为这里的小主人,清华的一草一木,镌刻在一位颖异少年的心中。落叶归根,这是华人世界一种普遍的心理,杨振宁自然也不例外,杨武之老先生一生中最美好的岁月,都献给了清华大学,父辈的足迹和心迹,也许加重了杨振宁内心深处的“清华情结”,杨振宁先生乃二十世纪物理学界一颗璀璨的明珠,清华园主事的不会读不懂杨振宁的心思。 所以,1998年杨振宁受聘清华大学名誉教授,这是第一个橄榄枝,以后还有好事连连,包括在清华为杨先生盖房建屋,包括2002年6月为杨先生举办一场特别的庆生仪式——前沿科学国际论坛,两天的论坛结束之后,杨先生送走学界大腕儿,正式入住清华园,2003年杨夫人杜致礼去世,杨振宁先生得以常住清华,此时杨振宁担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2004年杨振宁曾在清华大学为大一学生上过一学期物理课,由于此前在美国教过两次大一物理,杨先生很好奇,希望通过这个实验,相比之下,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杨振宁的结论是——中国“大一”学生比美国“大一”学生基础更扎实、学习更专注、更努力,杨先生进一步分析其中的原因,这是因为中国大学生在中学时代训练题目做得好,而且学习注意力很集中;相反,美国学生则有很大差距,他们在大一对未来的设想很模糊。 杨振宁举例说,当问起何为“正弦、余弦”时,美国学生与中国学生都会回答;但问及何为“三角方程式”时,中国学生会脱口而出,美国学生则不知所云,这说明中国学生中学时代的基础教育是成功的。 跟杨振宁父亲同辈的赵元任先生,说过“言有易、言无难”,站在点赞的角度,怎么看中国的基础教育,都不能说是失败,世界中学生数理化竞赛,中国学生不是经常拨得头筹吗!可是杨振宁先生论证中国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成功,总是高兴不起来,越来越多的成功人士,把他们的孩子送到美国接受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似乎只有没有门路、没有背景的广大家长,更愿意相信杨振宁先生的话,大概,也只有他们承受不起中国教育失败的打击。 杨振宁年轻时,眼睛明亮、清澈、纯净,因此志浩总喜欢向学友说,要成为一名物理学家,就应该有一双杨振宁这样的眼睛。志浩对杨振宁先生,一贯非常崇拜,不敢说半句坏话。《百年中国历史人物》选修课,最初聊去世的老先生多一些,那时候,就打破“活人不立传”的传统,讲述杨振宁、李政道的人生道路、心路历程,因为,这两位为华人争得了光荣。 这位曾经令人尊崇的物理学家,回到中国大陆后,风光无限,后面总是跟着闪光灯,想一想,这也正常,谁让人家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呢!谁让咱们大陆被剃成“零蛋”呢!但是,杨先生的言行,与所期待的方向,总是大相径庭。最初还在检讨自己,怎么总是跟杨振宁先生想不到一块去,到底哪里错了?后来也就释然了,杨先生有说错话的权利,充分享有言论自由。 其实,一位“美国老人”说话,中国人是不必当真的。这位功成名就的美籍华人,被清华大学请回来,清华对这位“学长”谦虚的很,客气的很,因为清华大学请来的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可以说是科学的“活菩萨”。 杨菩萨回来的时候,清华编外学友——谢志浩也很欣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清华大学出活的教授特别是大牌和院士——又是课题,又是基金,又是项目,又是实验,一来二去,不给本科生上课,成为新常态。因为心里都有小九九:第一,时间都去哪了,太忙呀!第二,没必要呀!既然清华教授喜欢这么干,全国大牌教授,都在跟进呀!中国大学校园的一大景观,教授不愿上课。天长日久,身染沉疴,还不好治愈。 杨振宁先生回到清华园后,一扫陋习,物理系大一学友真是有福啊!杨先生颇有自知之明,向外界声明,已经退出科学研究第一线,愿意向年轻人传授基本理论和研究心得。不像那些八九十岁的老院士,错把晚霞当朝霞,自以为如日中天,带领着青壮年学人攀登科学高峰呢!老院士小车不倒永远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确实令人感奋,具有励志的作用。 当时志浩对杨振宁先生怀有很高的期待,希望杨菩萨率先垂范,一语惊醒梦中人,让那些“夕阳红”导师和院士及早退下来,把位子让给四五十岁的年轻学人。在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上,真正具有研究素质和能力的,往往是那些三四十岁的学者,这也是自然科学家一生取得成就的黄金年龄,五六十岁已经下滑,遑论七八十岁! 王选先生之所以令人怀念不是偶然的。先生参透了学术与人生才能说出一番至理名言:“很有趣的一点是,在我年轻的时候,没有得到承认,是小人物。一到60岁,忽然成了权威了。我发现人们把时态搞错了,明明是过去时,搞成了现在时,甚至以为是能主导将来方向的将来时。这是很大的误会。” 2005年《科学时报》记者易蓉蓉就院士增选问题采访王选先生,王选先生拿出材料:“国外对1249个杰出的国际科学家和1928个国际上最重大的科研成果做了一番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发现科学家最具活力的年龄段是25岁到45岁,创造巅峰的年龄是37岁。” “但中国科学院662位院士,小于60岁的只有56人,占8.5%;中国工程院654位院士,小于60岁的只有39人,占6%。” 中国社会各界往往把自然科学家的时态搞错,许多大学为了达到大跃进的目的,大干快上,顺带着也把时态搞错了。不懂得教育规律、不懂得人才成长规律,拿出重金建设所谓的“院士楼”。其他学校炒作院士也就算了,万万没有想到,清华大学头脑也在发热。不是说不该敬老尊贤,而是说中国在许多问题上没有规矩了。我相信,杨先生2002年入住清华园之前,清华对杨先生的基本面,有一个全息判断。杨菩萨住上清华的房子,说清华的“坏话”,成为清华“砸锅党”,这种概率就是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