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这个剧变的时代,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来源:静法允公惟其允公,才能高瞻远瞩 作者:静法允公惟其允公,才 发布时间:2017-06-13
摘要:法静亦水 全球化的今天 所谓的稳定,不过是稳定地穷着大伟是一个211学校的毕业生,毕业那年他听从了父母的建议,响应政府的“大学生村官”号召,放弃了南下深圳去华为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官。 这村官一干就是两年,期间有许多鸡毛蒜皮、鸡
法静亦水 全球化的今天 所谓的稳定,不过是稳定地穷着大伟是一个211学校的毕业生,毕业那年他听从了父母的建议,响应政府的“大学生村官”号召,放弃了南下深圳去华为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官。 这村官一干就是两年,期间有许多鸡毛蒜皮、鸡飞狗跳墙的琐事,也有各种诸如基层维稳、集资修路、请客送礼等上不了台面的破事。当年满怀报国热情的大伟如今有些失落,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迷茫。 他在微信上跟我说,胡老师,我现在发现自己当初真是太幼稚了,以为进入体制就进了保险箱,就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现在看看,自己那每月三四千块钱的工资算什么呀?当初去华为的同学都已经月薪两万了,有的甚至已经打算在深圳买房。想到自己的未来,大伟感觉一片迷茫和恐惧。 我跟大伟说,你现在还没结婚,没有家庭责任的束缚,如果觉得现在的工作没办法满足自己对未来的期待,可以大胆地去尝试。无论南下深圳再去打工还是在家乡创业,都行。只要去尝试,去改变就是进步。 他有些忧虑地说,自己也想过去大城市闯一闯,打拼一番,但是自己社保、人脉、组织关系全都在现在的单位,一旦自己辞职,感觉对未来一点把握都没有。在深圳那样的城市,别说买房了,以现在自己手里的存款,连租房都租不了几个月。而且父母都是农民,如今年纪也都大了,家里还有一个在生活不能自理的哥哥需要照顾。如今,全家人都靠着自己的一点工资生活,如果自己贸然辞职,要是再找不到合适的工作,那一家人可真要饿肚子了。 见大伟这么说,我知道谈话不会有结果,于是就给他讲了吴三桂的故事。 公元1644年,失去陈圆圆的吴三桂被愤怒点燃,毅然跟李自成决裂,投降了多尔衮。随后,吴三桂率军入关,一路南下剿灭前明势力。 经过十余年几经生死的奋战,吴三桂终于为满清政权平定西南,被封为亲王,镇守云南,兼辖贵州。此外,清廷还赐吴三桂开藩设府的特权,这意味着吴三桂不但拥有位极人臣的亲王爵位,还拥有自己的军事力量和行政班底。也就是说,吴三桂的“平西王”是实封而非虚爵,云贵两省就是他的独立王国。 正因如此,吴三桂也把“平西王”一爵当做自己最大的政治荣誉和政治资本。为了保住和巩固这个政治资本,吴三桂一直努力地向清廷推荐自己的部将。在吴三桂的一再要求下,清廷擢升其部将王辅臣为陕西提督,李本深为贵州提督,吴之茂为四川总兵,马宝、王屏藩、王绪等十人为云南总兵。 至此,在吴三桂看来,虽然自己表面上只控制云贵两省,但势力却遍布整个西南和西北,再加上广东的尚可喜,福建的耿精忠,以及台湾的郑经,清廷绝不敢贸然撤藩。吴三桂的如意算盘是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他希望成为清朝的沐英,世袭爵位,世镇云贵。 正因如此,为了能当一个割据一方的太平王爷,所以吴三桂在最有机会反叛的时候不反,反而帮着清廷剿灭一个有一个的反叛势力,就是希望以此换得一个安稳的晚年。可惜,事与愿违,当年幼的康熙长大之后,终于还是对年迈的吴三桂动手了。 撤藩的圣旨抵达昆明的时候,吴三桂不反也得反了。 尽管此时的吴三桂已经六十多岁,身体大不如前,穿上战甲后都无法在马上坐稳,但好在昔日的部下都还未刀枪入库,很快便势如破竹地打到了湖南,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吴军就已经饮马长江。只要渡过长江天堑,再联合其他两藩的反清势力,会师北京指日可待。 然而,此时的吴三桂毕竟是一个花甲老人,过惯了稳定日子,不希望再过多的折腾。虽然他打下了南方六省,但面对北方广阔的平原地区,他并无必胜的把握。况且,他的身体也是一天不如一天,他也不希望这场战争旷日持久,早年戎马生涯的他已经厌倦了打打杀杀,他还是希望能做一个太平王爷,与子孙共享天伦之乐。 因此,尽管一开始占据了非常好的形势,但吴三桂却偏偏犯了战略性错误,始终不过长江。吴军在长江边的小城松滋一停就是六年,白白错失了大好的战略窗口期。 吴三桂的想法是,与其渡江去博一个不确定的皇帝,还不如当一个安稳的王爷。所以,在吴军打下长江以南之后,吴三桂就幻想着能跟康熙谈判,希望康熙放回儿子吴应熊,与其划江而治。谋士刘玄初急得跳脚,写信给吴三桂,反复力陈渡江北上的重要性,可吴三桂置若罔闻,一门心思想着跟康熙划江而治然后过安稳日子。 在吴三桂的踌躇和停滞中,康熙得以集中优势兵力,对尚可喜、耿精忠和王辅臣等反清势力各个击破。当康熙逐一消灭了吴三桂的这些盟军之后,命运的天平开始倒向了清廷,吴三桂更加不敢渡江北上了。 此时的吴三桂已是一个日薄西山的老人,而刚刚二十岁的康熙正值血气方刚。无论是气势还是进取心,吴三桂都无法跟康熙同日而语。其实,这也怨不得吴三桂,毕竟他是与多尔衮一辈的人,跟康熙隔了两代人,难免就显得暮气沉沉。可是,战场上的厮杀和政治上的斗争却不讲尊老爱幼这一套,谁的拳头硬谁就是爷爷。 最后,康熙下狠心斩了留在北京的吴应熊,决心跟吴三桂死磕到底,吴三桂划江而治的愿望彻底落空。为了鼓舞日渐低落的士气,吴三桂拖着老病之躯硬撑着在衡州称帝。然而,此时已经是形势比人强,前方的军队节节败退,在焦虑和绝望之中吴三桂很快就病逝。 当清军以平叛者的姿态进入昆明城的时候,吴三桂的孙子吴世璠只能自杀,其首级被押送北京,吴氏一族的其他成员全部被处死,包括尚在襁褓中的婴儿。如果吴三桂地下有知,不知会作何感想? 纵观吴三桂的一生,有太多的遗憾。 吴军与清军的六次决战,吴三桂胜多败少,其兵力是清廷的2倍有余,而且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上都要优越。起兵之初更是势如破竹,短时间就占领了长江以南的大半个中国。在如此大好形势之下,可他只想着过个安稳的小日子,不愿意去冒更大的风险,其结局只能是身死族灭。 稳定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是过于贪图稳定,只会让自己丧失进取心,从而在人生的战场被迫应战,最后疲于奔命。 吴三桂终其一生都只不过想过一个稳定的日子,可是大环境不允许。一开始是李自成多尔衮逼着他站队,好不容易靠着浴血奋战拿到了王爷的爵位,康熙又开始撤藩。在每一次人生的关键节点上,吴三桂都是被别人逼着走,都是无可奈何地被动选择。到最后,好不容易有了跟别人叫板的力量,又想着划江而治,结果自然是鸡飞蛋打。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者,不足以谋一时。吴三桂只想做一个稳定的太平王爷,结果是身死族灭——这就是历史血淋淋的教训。 不要以为“稳定”就是平稳和安定,你现在的平稳就是在绞杀将来的可能,你暂时的安定正是在透支未来的生活。尤其是年轻人,更不要迷信什么铁饭碗,幻想着一劳永逸地解决人生事业。吴三桂当年可是跟多尔衮杀马盟誓过的,结果又怎样呢? 在这个剧变的时代,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50年代的工人,60年代的农民,70年代的军人,80年代的个体户,90年代的白领,00年代的公务员……没有哪一个群体能永远吃香,没有哪一份工作能保你一辈子稳定! 网上有一篇流传很广的文章,说所谓的稳定,不过是稳定地穷着。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年轻的时候努力奋斗,年老了才有资格岁月静好。 当一个年轻人过分的迷恋所谓的稳定的时候,这就是危险的开始,这意味着他对外部的不确定和对未知的风险感到恐惧。这种恐惧会吞噬他的进取心,成为他人生路上最大的障碍。当一个年轻人因为畏惧海上的风浪而愿意待在风平浪静的小池塘里,时间久了,他会逐渐丧失抗击风浪的能力和勇气。 然而,在全球化的今天,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早就瓦解,我们的人生早就不是什么小池塘,它就是星辰大海。你很难预测飓风会从哪里个方向掀起滔天巨浪来,你唯一能做的是在大风还未起于青萍之末的时候,练就一番搏击风浪的本领。 作者:胡赛萌。自由撰稿人,专注于历史和泛互联网评论。本文为原创文章,欢迎大家转载
责任编辑:静法允公惟其允公,才

上一篇:温州欠款催收风险代理方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