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对驻马店车祸现场的伦理学分析

来源:张春生 作者:张春生 发布时间:2017-06-08
摘要:转载研究 苏小和 苏小和评论[按:我一直在试图对伦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思想史进行辨析,但一直苦于没有一个现场事件作为分析的契机与分析的对象。就在这个时候,河南驻马店车祸事件,如此令人不安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 驻马店的一次车祸现场引起人们的热
转载研究 苏小和 苏小和评论[按:我一直在试图对伦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思想史进行辨析,但一直苦于没有一个现场事件作为分析的契机与分析的对象。就在这个时候,河南驻马店车祸事件,如此令人不安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 驻马店的一次车祸现场引起人们的热议,因此有必要分析。 现场的细节大致如此: 在一个没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一名女性沿着斑马线,步行越过马路。过往的车辆均没有礼让的行为,这名女性出于对自身安全的考虑,只好站立在斑马线上,她的意图是打算等车辆减少之后,再行走。一辆出租车撞倒了这名女性,出租车司机未马上停车,采取必要的救护措施,这名女性试图抬起头呼救。斑马线上持续走过大约十几名行人,并没有一个人走过去对这名女性采取救援措施。几分钟后,第二辆车再次碾压过这名女性的身体。 从人性论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就出现在现场的每个人进行必要的分析: 在任何没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机动车礼让行人,是第一规则。所以在这里,这名女性无过错,而所有在这个时候经过的机动车司机都有过错。 当所有人都有过错的时候,错误会集中出现在一个人身上,这个人就是出租车司机,他的随大流的错误行为,导致他撞倒了这名女性。 出租车司机没有马上停车救援,这是他的第二次错误。没有一名路过的行人采取救援措施,意味着所有的行人都有错误,因而这是一种普遍的错误,每个人都有罪。 第二辆机动车依然没有在经过斑马线的时候礼让行人,导致第二辆机动车的司机再次碾压伤者。 当这样的现场视频在网路上传播开来,人们的第一反应是愤怒,第二反应是绝望。这缘于每个人内心中残存的同情秩序。每个人都感受到了自身也受到碾压的痛楚感。 但是,在分析这样悲惨的车祸为什么会发生的原因的时候,人们却出现各种不同的意见。 第一种意见:中国人的规则意识太差(规则意识);第二种意见:人性太冷漠,人们的道德伦理常识已经败坏到动物的程度(伦理秩序);第三种意见:中国人普遍缺乏安全感,人人都想在人群中自我保护,但人人都是受害者(理性经济人秩序);第四种意见:为什么中国人的人性沦落到如此可怕的程度,都是因为某一种制度设计导致的(制度条件)。 这些意见陈列在一起,每一种意见都显示出某种合理性,事实上人们对任何一种批评意见,都无法找到整全的理由加以否定。因此分析的方法在这里就显得更为重要,人们必须学会在这么多不同的意见之中找到其中一个具有一般均衡性的意见,也就是说,要找到一个能够覆盖所有意见的最大公约数,或者是同类项。只有立足于这个重要的公约数进行分析,我们才能够把问题的辨析推向深入,否则人们很有可能停留在一种粗糙的情绪里。更加严重的后果是,一方面我们在参与这一车祸现场讨论的时候,可能忘记了自己其实也是这个现场的一员;另一方面,人们很有可能在接下来出现的另一场车祸现场中,同样的人性和同样的行为选择还会再次登场。 所以,我们必须立足于人性论的分析,走向对伦理学的分析。让我们通过一个列表,继续进行分析: 现象陈述对现象的辨析一般均衡的伦理秩序规则意识差规则一直是存在的,机动车要礼让行人,人人都应该知晓这个规则,但人人却选择破坏这个规则,这意味着人的主观选择出现了问题,因而这是一个关于人的内心秩序的问题,而不是一个外在的规则问题。规则属于属于伦理学秩序的函数效应冷漠的人性冷漠是一个人的内心秩序的描述,当我们指责人性的冷漠,我们在进行伦理学的批判,因为真正意义上的伦理学建设,从来都是基于人的内心的追问,这构成了一条清晰的伦理学思想史。所有的伦理命题都属于人的内心秩序,比如冷漠,同情。安全感的缺失人都是自利的选择导向,按照理性经济人的行为选择,一个人在路过车祸现场的时候,如果这个伤者不是自己的亲属,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基本的信任,如果此前的法律案件对诸多人道主义的救援行为给予了破坏性的司法判决,那么,任何一个从车祸现场路过的人,基于对自身安全的考虑,都会选择放弃对伤者的救援。在这里,这样的批评是针对所有人的,批评者不能把自己从现场抽离出来。所以我必须承认,如果我是车祸现场的一名路人,我肯定是一名冷漠的路人,我不会对伤者施以救援措施。对安全感的考量,是人在伦理学秩序上对自我的一种选择性保护,这缘于人们对他人的伦理水平的完全不信任。 恶的制度是始作俑者这样的批评有道理,但任何恶的制度设计都是每个人的伦理秩序丧失的结果,恶的制度可能加快了伦理的丧失,但伦理在前,制度在后,因此关键要素依然是伦理的基准秩序,而不是结果导向层面的制度条件。对制度条件的单向度批判,可能会导致批评者丧失对自身的伦理秩序的批判。 通过上述表格化的辨析,我们认为,一般均衡的伦理秩序的丧失,才是驻马店车祸现场的最大公约数。如此,我们的分析的进路,就从多样性的批评局面,收缩到了关于伦理学均衡秩序的批判。 事实上,我们只有把驻马店车祸问题拉回到伦理学的辨析,我们才能同时容纳对每个人的人性秩序,每个人的理性经济人秩序,每个人的伦理秩序和每个人对制度的影响力秩序的辨析,从而形成一种综合的进路。 常识告诉我们,伦理学是人类社会最古典的科学,伦理学是人类社会全部思想的基准科学,任何一个文明之所以能够展开,都是因为首先完全了她的相应的伦理学作为科学的思想架构。 从思想史涌现秩序来看,我们可以对伦理学的思想演化进行一个简要的梳理: 亚理斯多德所描述的“应得的赏罚”的观念,构成了古希腊的伦理学的基本秩序。 孔子所描述的“仁义礼智信”的观念,构成了中国传统的伦理学内容条件。 托马斯?阿奎纳所描述的“美德必须由上帝灌输”的观念,构成了欧洲中世纪伦理学的基本秩序。 亚当?斯密描述的“无偏差的旁观者”的观念,构成了理性主义时代伦理学的一般方法论。 康德所描述的“人必须基于上帝的绝对命令展开自己的伦理动机追问”的观念,构成了综合判断的时代人的伦理之所以成为可能的方法论秩序。 维特根斯坦所描述的“如果一个人撒谎对自己有利,为什么不呢”的观念,构成了现代社会人们的伦理建设必须展开对人性的利益导向的绝对怀疑的方法论秩序。 当我们讨论伦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思想的存在,我们必须而且肯定是在讨论一个三一秩序的伦理学模型。这个三一秩序有三个知识的模块构成: ——伦理学的内容条件——伦理学为什么成为可能的基本秩序——伦理学对人性绝对怀疑的方法论 如此我们可以对伦理学思想史的几次重大建构,作一个表格式的梳理: 伦理学思想家观念秩序知识的模块终极观念亚理斯多德应得的赏罚伦理学内容条件上帝想象孔子仁义礼智信伦理学内容条件天道想象托马斯阿奎纳美德必须由上帝灌输伦理学为什么成为可能的基本秩序上帝信仰亚当斯密无偏差的旁观者伦理学成为可能的基本秩序上帝信仰康德人必须基于上帝的绝对命令展开自己的伦理动机追问伦理学成为可能的基本秩序上帝信仰维特根斯坦如果一个人撒谎对自己有利,为什么不呢伦理学对人性绝对怀疑的方法论上帝信仰 这一切的伦理学思想追问和建构,不分中外,不分种族,不分地域,不分时代,事实上都是人类对上帝诫命的回应。 遗憾的是,今天的人们,已经渐渐远离这样一个伦理学思想史意义上的简要梳理,一部分人忘记了上帝的诫命,一部分人为了印证自己的伦理正义,甚至开始否定上帝的诫命。人类整体坠入一个谎言的世界。这正是今天的现实。从政治家到科学家,从学者到媒体人,从企业家到消费者,所有人都形成了对谎言的路径依赖。维特根斯坦之后,人类的伦理秩序开始全面堕落,每个人龟缩在自己的身体之内,每个人都一方面对自己撒谎,一方面对上帝撒谎。可怕的是,所有人都似乎没有意识到自身堕落的趋势。而眼花缭乱的新技术的出现,却又让每个人产生了一种进步的幻觉。 一种末日来临的悲伤与恐惧,笼罩着每个人。这种悲伤与恐惧,选择在中国,在驻马店,一条破败的马路上,集中上演。它带给我们每个人深深的刺痛感,每个人都会在这样的痛苦之中倾吐出一些廉价的正义感,然后集体奔向下一个车祸现场。理所当然,下一个车祸的主角,就不再是这个已经倒下的女人,而是陌生的你,陌生的我。是否赞赏,并不影响交流——推荐公众号“任晓雯写小说”
责任编辑:张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