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高校“限外令”应寻求最大公约数_清扬

来源:法律博客 作者:风清扬兮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4-14
摘要:高校“限外令”应寻求最大公约数 中山大学南校区及东校区近日发布“限外令”,原则上除教师、学生以及校友、工作人员外其他人士不得入内。校方表示,此举是为了保证广大师生教学及生活安全。(4月11日《新快报》) 又到春游踏青季,作为清新“象牙塔”和城

高校“限外令”应寻求最大公约数


中山大学南校区及东校区近日发布“限外令”,原则上除教师、学生以及校友、工作人员外其他人士不得入内。校方表示,此举是为了保证广大师生教学及生活安全。(4月11日《新快报》)

又到春游踏青季,作为清新“象牙塔”和城市文化高地、文化形象,大学校园也成为许多市民和游客心中游览休闲的必去“景点”,但这也不可避免地会给学校秩序和安全管理带来问题,为此一些高校出台了“限客”措施,也引来了争议。

从维护教学管理秩序,保护师生员工人身财产安全,保护校园人文景观、公共设施等角度看,高校“关门限客”具有正当性、合理性,它避免社会闲杂人员滋扰象牙塔清静,减少管理成本。

但从高校的资源公共性和社会责任性出发,高校开门办学、敞纳游客也是应有之义。图书馆、体育场、草坪林地、鸟语花香、湖光山色等风景资源是高校的,也有社会的。正如专家所说,“中大不仅仅是中大的中大,也是广州的中大,中国的中大,‘限外令’是下下策……”“堵”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开门办学,即应尽可能“对外开放”“资源共享”,这有利于高校服务社会和学子们融入社会,恰如机关大院拆围墙体现“官民鱼水情”。高校大门对外是开是关,抑或半开半掩,是否存在有形无形的围墙,也体现高校管理者的人文情怀。

“高校应否敞开”之争,其实是城市公共空间应否开放、如何使用问题的缩影,不单是“守卫象牙塔”的文化之争,更是主旨目的、价值理念之争。但这并非“二选一”的非此即彼关系,高校向社会开放是应有之义,但不能一放到底、放任不管,同时也不能反过来搞“高校禁入”,对社会人士一律“关门谢客”。

如果“一刀切”地搞“高校禁入”,难免简单粗暴。维护校园安全和秩序理所当然,却不能忽视高校的社会性、公共性,高校的历史典籍、人文气息、学术氛围和净雅环境也是一座城市的标志和形象,而非仅仅是自成一隅、孤芳自赏的“摆设”。校园建设、保护和管理应该“以人为本”,积极服务于校园环境美化与供人们正当使用、有效利用的价值目标。

所有安全与文明,皆离不开人与自然世界亲近的天性与初心,离不开社会性、公共性的价值实现。一定程度上,“高校禁入”是公共服务管理成本与责任的转嫁,折射出价值主体性的沉沦,也暴露校园管理者的“洁癖”与惰性。担忧广大师生教学及生活安全,虽然不无道理,却考验高校的管理智慧与水平。事实上,可以合理设置校园开放时间、区域和人数等,比如清华大学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开放校园,厦门大学在周一至周五的特定时间段开放校园,让市民、游客饱览高校风光,而非简单“限外”。当然,“到此一游”的市民、游客的公共素养、文明水平也要相应提高,如此才能和谐共舞、相辅相成,既维护好高校正常的教学管理秩序,也能保障高校敞开大门、热情待客,两者利益权衡兼顾,予以细致考量和周密部署,从而取得各方诉求“共赢”的最大公约数。(符向军)

新闻链接:

中大“限外” 凭校园卡学生证进入-新快网-

责任编辑:风清扬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