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我们知道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一生_与谁同坐

来源:法律博客 作者:网友投稿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4-10
摘要:我们知道了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一生 文/胡安升 王阳明 我自以为自己是一个很会讲道理的人,但是,最近突然发现自己越来越不会讲道理了。是啊,在这个资讯爆炸的时代,人人每天都能听说无数的道理。我能讲的道理别人几乎都听过了,当别人不知道的时候这

我们知道那么道理还是不好一生

文/胡安升

我们知道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一生_与谁同坐

王阳明

我自以为自己是一个很会讲道理的人,但是,最近突然发现自己越来越不会讲道理了。是啊,在这个资讯爆炸的时代,人人每天都能听说无数的道理。我能讲的道理别人几乎都听过了,当别人不知道的时候这还是道理,当别人听过了,再至理的名言都成为了啰嗦的耳旁风,也就没什么意义了。但是,既然我们知道那么多的至理名言,为什么我们很多人的一生还是过得稀里糊涂。是大道理都没有用吗?不是,只不过知道很多大道理和能过好这一生并没有对应的关系罢了!但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于是大道理成为了他们嗤之以鼻的无用东西。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们知道了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一生?或许是因为知道了道理并不意味着懂得了道理,懂得了道理并不意味着践行了道理,就算践行了道理也不意味着我们能过好这一生。我们总是贪婪地想知道的更多,似乎知道的更多就意味着我们比别人更强,就更能过好这一生。于是我们的手机里安装着众多的提供资讯的APP,我们的微信里充斥着各种传播生活、工作、学习智慧的公众号,我们的书架上摆满了教授各种智慧的读物。我们每天都忙于浏览资讯,揣摩公众号上的至理名言,实践着书上的人生智慧。我们每天似乎知道了很多道理,似乎有理由、有能力能将生活过的更好,似乎渐渐可以与古圣先贤探讨人生的哲理或对其一生做出评判了。是的,每天都是充盈的一天,都是成长的一天,都是更加自信的一天。但是奇怪的是我们每天还是在烦恼,还是在焦虑,还是不知所措,还是将人生过得一塌糊涂。为什么?道理难道都无用了吗?难道我们已经失去了可以依赖的准则?难道古圣先贤都不过尔尔?


都不是,只不过我们知道了道理,但没几个人懂得罢了。当然,我说的懂得并不是理解每个道理的意思,而是我们没有体悟每一个道理对于我们个人有什么意义。大家应该都有体验:我们劝谏别人到口干舌燥,搬出了孟子不够又搬出了孔子,搬出孔子不够又搬出了上天。但是对方头虽点的如雨打的荷叶,却依然我行我素。是我们的道理讲得不够多、不够深刻吗?不是,是因为对方并没有体悟,换句话说对方并没有感受到你所说的道理与他本人有多大的联系。李斯看到仓鼠和厕鼠后悟出了“老鼠哲学”,不是因为“老鼠哲学”所体现的道理是他第一次所见,而有所悟。而是因为当时的他本身就是一只想当仓鼠的厕鼠,当他切切实实看到了仓鼠和厕鼠的不同后,才第一次体悟到厕鼠的悲凉与仓鼠的光鲜,才第一次体悟到“老鼠哲学”和自己的关系,才第一次真正有动力践行“老鼠哲学”。这种冲击是多少古圣先贤的教诲都难以企及的。我们都说“经一事,长一智”,但很少有人说“听一理,长一智”的。不然的话那些饱读圣贤书的人都要成为圣贤了!他们绝大多数没有成为圣贤,虽伤了圣贤们的心,但这才是真实的世界,不是吗!


而就算是懂得了道理的人也没过好这一生,又是为什么呢?因为懂得了,不一定做得到。我们似乎对懂得道理很渴望,但是我们却并不真正践行道理,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将道理用来安慰别人或自我安慰。当我们没有顾及小节的时候,我们会说“做大事不拘小节”;当我们满身缺点的时候,我们会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当我们要弃节义的时候,我们会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但“做大事不拘小节”不应用在当真的大事和小节冲突,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时候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应用在不断提醒自己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应接受批评,不断改正自己的时候吗?“识时务者为俊杰”,不应用在我们识错了时务,应重新认识时务的时候吗?看吧!道理总能为我们所用,但是我们总是用错地方的时候多啊!

我们知道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一生_与谁同坐


破釜沉舟

就算我们将道理用对了地方,但是我们真的就会用了吗?王阳明说“知行合一”,我们也的确是将“知”变成了行动啊,没错啊!我突然想起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故事,项羽“置之死地而后生”以少胜多大破了秦军,但是绝大多数人却是“置之死地而死无葬身之地”。为何?难道道理错了?道理是没错的,但“死地”是当时当地的“死地”,是项羽的“死地”,“生”也是项羽的“生”,和你有什么关系?你的死地是什么?你又是谁?你的生路又在何方?这些都不考虑,就只能是置之死地而不生了。“知行合一”不是简单地将“知”运用在“行”上,而是你首先须对自身的处境有正确的判断,在此判断的基础上制定自己“行”的方案,再考虑如何将方案运用在现实之上。其间“知”在变,“行”也在变,如何“合一”也要变。当然,我或许真的不懂什么是“知行合一”,没有将“知行合一”用在正确的地方,也没有用对“知行合一”。但这又有什么办法呢?我只能承认自己不是王阳明,也成不了王阳明,更不想成为王阳明。“我就是我,是不一样的烟火”,或许这也是一种“知行合一”,谁知道呢?!


假设有人能事事都遵循正确的道理,应该就可以过好这一生了吧?说实话我不知道,但我猜测是不能的。人生就如在未知的海域航行,我们沿着别人或自己以为正确的航线航行,或许可以到达目的地,也或许会触礁而沉没;我们偏离了航线而航行,或许会发现新大陆,也或许会触礁而沉没。同样,总是依着道理而做正确的事,可能会使我们伟大,但伟大的人常常也过不好自己的一生;也可能使我们平庸,但平庸的人或许更能过好这一生。谁知道呢?或许未知才是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最有意思的事,一眼可以洞穿的未来,必定是无趣的,但无趣的人生是否是我们想要的,就是自己的选择了。


看到最后或许有人会觉得,这篇文章讲了道理,但说了和没说一样。我不否认,因为道理是别人的,生活是自己的,我们要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必须将别人的道理转化为自己的道理。是不是觉得道理无用了,是啊,别人的道理本就无用!

责任编辑:网友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