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至清至察

来源:不二门 作者:不二门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3-22
摘要:随笔 小时候,看见同伴在浊水里垂钓,总是心生疑惑;后来翻书读到“水至清则无鱼”,恍然大悟。但紧接着后面一句“人至察则无徒”(无友),就高深了不少;若不经过人生的历练,恐难得其精要。人至察则无友。做人一辈子,不要太精明,不要太窥视别人的心理,
随笔 小时候,看见同伴在浊水里垂钓,总是心生疑惑;后来翻书读到“水至清则无鱼”,恍然大悟。但紧接着后面一句“人至察则无徒”(无友),就高深了不少;若不经过人生的历练,恐难得其精要。人至察则无友。做人一辈子,不要太精明,不要太窥视别人的心理,更不可抓着别人的缺点不放,那样在自己的内心世界恐怕要多了一种包袱,时不时地驮着它会很累,说不定别人也要跟着累!狐狸精很精明,而且能够变化多端,但它始终是狐狸精。道理就在于它的过分精明与人天生的朴拙出入太大,所以成不了人。清人郑板桥的“难得糊涂”也不是随口说的一句糊涂话,它应该是郑氏人生历练的一次结晶。推而及之,亲人之间如果太至察,恐怕也要无亲了。鱼可能很聪明,但结果还是难逃一死。鱼,大概只是想到躲进浊水里更安全,却没有想到在清水处也有优势的地方。人要杀它也不容易,水面的任何响动都是警示,可以溜之大吉!再者,鱼如果知道人世上的一些文化,可能也会放心地到清水里逛逛。譬如周朝有句谚语说:“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一位吉人是不会随便运用自己的精神和手段的。那么,至清至察好像都不好,是不是大家都可以变成糊涂蛋了呢?一个充满糊涂蛋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可想而知,那时一定是暗无天日。所以,佛家历来标榜“智慧第一”“智慧解脱”。“至清”至察运用之妙,全在于当人的智慧。智慧不够,皆成隐患。
责任编辑:不二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