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补天石的自喻—— 果真还泪还错了?析周汝昌先生《莫把怡红认赤瑕》之六

来源:enid 作者:enid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3-18
摘要:红楼乱弹 这一回,我们来讨论讨论石头。石头的来历其实颇为不凡。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练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身为补天石,所谓的经
红楼乱弹 这一回,我们来讨论讨论石头。石头的来历其实颇为不凡。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练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身为补天石,所谓的经天纬地之才,也不过如此吧。这块石头之所以未能去被补天,其实也不是“无材不堪入选”,只是女娲氏生生多炼了一块石头,命中注定有一块无用武之地。未能补天,不过是时运之数。“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可知石头其实颇有抱负。有才华的人有抱负其实是好事。我们历来似乎挺提倡淡泊,宝钗就颇为守拙,而林妹妹却曾想过“大展其才,将众人压倒”,虽然后来大约又改变了想法,因为绛珠仙子毕竟只是为还泪而生。(虽然以其才智性灵,林妹妹在如今或许能成文科状元考进北大,也未为可知。张爱玲在其续写的红楼梦里似乎就将林妹妹安排到了海外留学。有点扯远了。)还是回来讨论石头吧。对于石头,不知读者是否如我,起初总觉得石头无足为奇,甚至多余,对其存在颇为不满。其实,之所以存了这样的印象,根本是作者有意为之。一是作者使了障眼之术。他借僧人之口将石头的身份降低。那僧又道:若说你性灵,却又如此质蠢,并更无奇贵之处。如此也只好踮脚而已。不过在石头的恳求下,僧人还是施展幻术,将一块大石“登时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那僧托于掌上,笑道:“形体倒也是个宝物了!还只没有,实在的好处,须得再镌上数字,使人一见便知是奇物方妙.然后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明明白白的,这大石变成了贾宝玉衔在口中的那块玉啊。如何它既变成了玉,又同时化身贾宝玉呢?二是读者同情使然。觉得石头多余完全是受了宝玉黛玉感情的影响。宝玉虽是衔玉而生,他对玉的感情却实在不佳,初见黛玉,就因黛玉说自己没有玉,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宝玉满面泪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们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这一块标志他来历不凡的玉,他更多的是视为累赘和枷锁。这或许也可以说明了他们本质上并非一体。若是宝玉由石头幻化而成,他为何对玉又是如此抵触呢?在宝黛的爱情中,这一块石头完全是一个障碍。因为有了这一块石头,才生了金玉良缘一说。最后,有标记的金玉良缘终胜过了没有标记的三生石畔的前缘,让宝黛的爱情终成了水中月、镜中花。好端端的,作者为何偏偏要设置这么一块石头呢?马瑞芳教授讲红楼,写过一篇《贾宝玉绝对不是石头》。 她认为: 贾宝玉嘴里的通灵宝玉,也就是这块石头起到什么作用?它像美国的卫星侦察仪,地面上什么东西它都看得清;它像西方神话里边的“跛腿的魔鬼”,能穿透房顶看到房子里边发生的事;它也像微型摄像机,拍摄下贾宝玉身边发生的事。这块石头就是起这样的作用。所以《红楼梦》又叫《石头记》。我约略赞成她的意思。曹雪芹设置一块补天石,其实有两层意思。今天只讲第一层意思。《红楼梦》本是曹雪芹所写,曹雪芹却是说是石头记录,很明显,曹雪芹其实是以补天石自喻。这样明显的自喻,让他不便再自我夸耀,所以方借僧人之口故意贬低石头,说其“质蠢,如此也只好踮脚而已。”(有人说曹家原本是包衣奴才,身份也相当于皇家的踮脚石。这种说法是否有理,录此存而待考。)但实际上,石头并不妄自菲薄。对其平生所记,它是这样自评“我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虽不敢说强似前代书中所有之人,但事迹原委,亦可以消愁破闷,也有几首歪诗熟话,可以喷饭供酒.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它(他)看不上历来的许多野史和风月笔墨,很是不留情面的批评了一通。他对自己的作品颇有自信,而他也是一位特别的作者,他担心自己可能的湮没无闻,所干脆将自己的名字托石头记录到了小说里面来。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思忖半晌,将《石头记》再检阅一遍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第一回)这样的心思,也算得是苦心造诣:满纸并非荒唐,都是辛酸苦泪。从来痴人说梦,欲解其中滋味。在下面的一回里,我会接着讲一讲石头与宝玉在本性上的差异以及其他,以进一步论证宝玉非由石头幻化。为了林妹妹的眼泪,进行全面的考证是必须的。
责任编辑:en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