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和平崛起与中国软实力

来源:何光友律师 作者:何光友律师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3-18
摘要:网海拾贝 软实力 和平崛起 非强制力 文化 意识形态 和平崛起与中国软实力 【摘要】“软实力”一词来源于1990年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约瑟夫·奈在美国著名杂志《外交政策》上发表“SoftPower”一文,宣告了“软实力”(或译“软力量”、“软权力”)
网海拾贝 软实力 和平崛起 非强制力 文化 意识形态 和平崛起与中国软实力 【摘要】“软实力”一词来源于1990年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约瑟夫·奈在美国著名杂志《外交政策》上发表“SoftPower”一文,宣告了“软实力”(或译“软力量”、“软权力”)概念的诞生。在1999年发表的“The Challenge of Soft Power”一文中,他这样定义软实力: 软实力是一国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是通过吸引而非强制的方式达到期望的结果的能力。它通过让他人信服地追随你,或让他人遵循某种将会促其采取你所期望的行为的规范和制度来发挥作用。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的说服力。如果一个国家可以使他的立场在其他人眼里具有吸引力,或者一个国家强化那种鼓励其他国家以寻求共存的方式来界定他们的利益的国际制度,那么他就无须扩展那些传统的经济实力或者军事实力。 【关键字】软实力,中国,国家安全战略。 【正文】在2002年发表的《为何再不能单纯依赖军事力量》一文中,他认为软实力就是“ability of getting people to want what you want”。人们通常将这句话翻译为“同化他人的需要的能力”,但是有部分国内专家却认为,将这句话意译为“引导他人重新界定其需要的能力”更为妥当。如果只是同化他人的需要,那么可能由于满足共同需要的事物具有稀缺性,反倒会强化软实力主客体间的竞争,这可能并不符合主体的利益。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目前西方社会的生活方式的蔓延所导致的问题:由于西方国家民众的生活建立在高能耗、高污染的基础上,在面临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的情况下,让人口规模庞大的新兴国家(如中国)的民众都效仿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将会使全人类甚至整个地球都陷于灾难之中,因此,能够正确引导非西方国家以理性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对待西方人的生活方式方为可取之道。目前,许多拥有远见卓识的人已经开始为此进行呼吁。例如,以《枪炮、病菌和钢铁》一书而闻名于世的美国教授贾雷德·戴蒙德在其新作《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中就明确指出了这一点——他认为:“如果中国和其他第三世界的国家,以及当前第一世界国家,都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地球必定无法承受。” 约瑟夫·奈在2006年发表的《软实力的再思考》一文中,将这一概念简要地定义为通过吸引而非强制或者利诱的方式改变他方的行为,从而使己方得偿所愿的能力。 在约瑟夫·奈看来,一国的所有行为类型(或者说能力类型)构成一个连续谱,谱线的左端是命令(能力),右端是同化(能力),从左到右,行为的强制性逐渐软化。其中,胁迫(能力)和诱导(能力)属于命令性行为方式——改变对方所作所为的行动(能力),而议程设置(能力)和吸引(能力)属于同化性行为方式(能力)——塑造对方期望的行动(能力)。所谓“设定议程”是指控制别国政治议程以使其目标变得不切实际,从而促使其撤销计划的行动。一国对国际制度和规则的决定力和影响力也属于这种能力。不过,约瑟夫·奈对软实力的讨论偏向于吸引力,而对于议程设置能力的强调缺乏一贯性——这使他招致了一些学者的批评,例如,南加州大学安那伯格传播学院院长,曾先后担任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和美国新闻署(U.S.Information Agency)高级职员的Ernest J. Wilson III就指出,当前围绕硬实力和软实力的讨论未将制定国际政治游戏规则的实力涵纳其中,这是非常令人奇怪的。——这其中的原因显而易见:议程设置多少还是具有强制性的。如果说所谓“软实力”就是指吸引力,那么这样的“软实力”概念已经走到了上面谱线的最右端,“软”性十足。约瑟夫·奈指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建立在多种资源(或者说载体)的基础上的。在2004年出版的《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以及2006年发表的《软实力的再思考》一文中,他指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主要来自三种资源:“文化(在能对他国产生吸引力的地方起作用)、政治价值观(当这个国家在国内外努力实践这些价值观时)及外交政策(当政策需被认为合法且具有道德威信时)”。与这一时期的观点相比照,在以往时期,约瑟夫·奈还强调国际机制的作用,认为塑造国际规则和决定政治议题的能力也是一种软实力。 然而,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与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不断深化,如何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国家软实力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当前,西方国家在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占有全面主导性的地位,西方国家如何看待中国,西方媒体、政治家和大众舆论如何看待中国,他们对中国有哪些正面和负面的评价,他们的中国观中存在着哪些主要的偏差和误解,都应该是我们积极了解的重要信息。 国家软实力是相对于一个国家的硬实力而言的。国家硬实力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科技实力;一般情况下国家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制度、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向心力。一个国家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同等重要,将决定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一个国家只有在软实力和硬实力同等强大的情况下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强国。在软硬两种实力中,硬实力是基础,是创造软实力的重要的物质条件;软实力能增加一个国家在世界受欢迎和认同的程度,有助于通过文化或是制度上的吸引力增强一个国家的硬实力。但是,以往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强弱将是决定这个国家未来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的在和平时期却常常会被忽略的因素。 在2009年召开的哥本哈根国际气候会议上,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的态度是严肃的,为推动本次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取得进展付出了巨大努力。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近年在节能减排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出席本次大会的中国代表团团长、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说,中国推动本次会议取得进展的一个最重要举措,就是提出了控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行动目标。中国政府宣布了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的目标。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13日说,中方算过一笔账,从1990年到2005年,发达国家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只下降26%,根据它们作出的承诺,到2020年这一指标也只会下降30%到40%。中国却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40%到45%,这种努力没有前提条件,也不与其他国家减排行动挂钩。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巨大努力。“中国这么做,是从我们本国利益出发,也是从全人类利益出发,”何亚非说。此外,解振华说,中国还要提高能效,发展核电,发展可再生能源,植树造林,在建筑、交通等方面采取节能措施,发展低碳经济等,“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措施”。 2007年10月,“建设生态文明”写进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为中国环保掀开了崭新一页。“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概念,说明中国对保护环境的理解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法国威立雅环境集团亨利·普格里奥说。 2007年6月,中国政府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全面阐述了中国在2010年前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这不仅是中国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的综合政策性文件,也是发展中国家在该领域的第一部国家方案。 2008年10月,中国政府又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全面介绍中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成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纲领性文件。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数据显示,在中国政府针对金融危机推出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中,有2100亿元投向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工程;用于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资金达3700亿元;而经国务院批准出台的10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也都对节能减排提出了明确要求。 中国还有部分人口没有脱贫,中国政府担负着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以及减缓气候变化并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艰巨任务,在相同发展阶段面临的挑战比发达国家大得多。 尽管如此,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对发展中国家没有任何强制和约束性要求的情况下,中国充分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于今年11月26日提出控制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行动目标。这不仅显示了中国努力应对人类共同挑战的积极姿态,也为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带来新挑战。 中国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一个报告会上指出,目前中国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他说,2008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2005年下降了6.61%和8.95%。2009年上半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又分别比2008年同期下降2.46%和5.4%,这为全面完成“十一五”期间的污染物减排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根据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暨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今年6月公布的数据,“十一五”前三年,全国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了10.1%,相当于少排7.5亿吨二氧化碳。这一成绩来之不易。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30年里,集中遇到了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种种环境和发展问题。“十一五”期间,中国政府仅用于节能减排的附加投资将超过一万亿元。“十一五”开局三年多来,中国已淘汰小火电机组5400多万千瓦,相当于英国70%的装机容量。同时,中国还淘汰水泥落后产能约2.5亿吨,小炼铁、小炼钢产能约1.5亿吨。需要指出的是,在当前发展阶段,中国也遇到国内环境制约和资源短缺问题,国内的可持续发展也要求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因此,应对气候变化与国内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在政策和措施上具有高度协同性。中国节能减排,促进环境保护,既是为全人类作出重大贡献,也是对自身负责。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在为减少全球C排放量的工作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整个国家国际形象的提升创造了积极的条件,为我们的和平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这其中的基础其实就是中国国家软实力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得到提高,无形当中也就提高了国家的软实力。 在国际政治中,拥有“实力”就意味着拥有向对象施加影响,使对象按照某种方式行动的能力,倘若没有受到这种影响,对象就不会按照这种方式行动。提升国家软实力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途中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近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现象,而我国公民在出境旅游中的不文明行为已成为中国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瓶颈。本文在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与提升国家软实力机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探讨了文明的出境旅游行为与中国软实力提升的相关性,提出了基于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对策。而在“Soft Power”一文中,奈首次将国家的综合实力划分为“硬实力”与“软实力”两个方面,与硬实力——命令或者收买其他国家按照主体国意志行动的能力——不同,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构筑一种情势的能力,借助于这种情势,这个国家使其他国家以与其倾向和利益相一致的方式来发展本国的倾向,界定本国的利益。” 当然,在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和各种政体中存在着软硬两种实力不相符合和不相协调的情况,需要具体看待和分析。一种是硬实力强大,软实力疲弱甚至是完全缺乏的国家,比如20世纪的纳粹德国和苏联。纳粹德国一度是世界上经济和军事实力超群的国家,但由于其军事侵略扩张、鼓吹种族主义和反人类的暴行成为全世界人类文明的公敌,当然谈不上有任何软实力。苏联在二战后跃升为与美国平起平坐的超级大国,并且以世界共产主义的中心自居,成为两大集团中共产主义集团的龙头老大。苏联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在世界上堪称强大,硬实力是勿庸置疑的。但是政治上极权主义的KGB统治模式,经济上计划经济模式的失败和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在全球的扩张,使得苏联在文化和意识形态模式上毫无吸引力可言,而成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反感的模式。即使在苏联强行控制的卫星国东欧诸国中反抗苏联的统治也从来没有间断过,这反映了一个事实,就是苏联是一个不平衡的“瘸腿强国”,一方面硬实力非常强大,另外一方面软实力却严重缺乏。第二类是硬实力比较薄弱,而软实力上却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国家,比如希腊和意大利,两国在今天属于硬实力寻常的国家,意大利的国民生产总值虽然位居世界第七,但对于世界经济来说没有显著的影响力;希腊则是发达国家中的后进国家,不仅国民生产总值很低,就是人均GDP也在发达国家中属于较低水平。但是没有人今天会否认,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孕育了西方现代文明,古希腊的哲学思辩和古罗马的法律体系今天仍在方方面面影响和形塑着西方国家,可以说古希腊和古罗马是西方世界文明的源头。今天希腊和意大利依然有着很强的文化吸引力和感召力,尽管两国不属于世界强国,但两国的文明成功地转化成西方现代文明,成为软实力较为突出的国家。印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可以归类到这一类型的国家,印度的印度教和印度文化影响着南亚诸国(尽管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信仰伊斯兰教,斯里兰卡主体民族信仰佛教,尼泊尔的宗教信仰纷繁复杂,但这些国家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印度文化影响的痕迹),从印度发源的佛教则影响了世界各地近三亿的佛教信徒,并涵盖了东亚诸国家和地区。但今天印度的硬实力则依然有限,总体国力还不具有世界强国的实力,软实力较强,硬实力较弱是印度的特点。第三类国家是硬实力和软实力都比较强大的国家,当前只有欧盟和美国可以归入这一类别。考虑到欧盟是新兴的超国家体,尚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因此只有美国够资格被称为同时具有强大硬实力和强大软实力的国家。美国不仅是当今世界的唯一超强,拥有庞大的经济产出,强大的科学研发能力和无可匹敌的军事力量,在软实力领域美国的法律制度、民主政体,美国自由开放的移民文化,美国的快餐文化,美国的电影和音乐都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对世界各国的精英阶层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美式英语则通行全球,成为国际领域交流的“世界语”,世界目前尚无任何语言可以取代英语的国际语言地位。尽管美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在小布什执政期间大大受损,但不容否认的是,美国本身的吸引力依然巨大,包括欧洲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的科研人员仍然把移民美国看成是首选,很多人谈到移民美国的原因时常常说:“美国比较自由”,“美国社会很开放,不排外”,“美国机会很多“,“美国很民主,而却是个人人遵守法律的国家”。无论这些观点是否全面和正确,但这反映了一个国家在软实力上所具有的吸引力会给一个国家带来的巨大益处,会让国际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大量流入该国,反过来增强该国的科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提高其硬实力。提高软实力,应该是崛起中的中国一个重要话题,它应该随着中国硬实力的增长也同时提高,帮助我国在全球范围内扩散影响力。 但是从政治学角度分析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意义,文化软实力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一个民族的复兴,必须有文化的复兴作支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而繁荣兴盛中华文化,必然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为根本途径。 一是能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凝聚力,而这一切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历史经验表明,任何一个国家要把全社会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都必须有一套与经济基础、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核心价值体系。我国是拥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靠什么统一人们的思想、凝聚人们的力量?靠的就是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也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果没有这个最核心的东西,就会失去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就会导致人心涣散、社会混乱。我们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任务,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不断增强人们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使之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理解接受、自觉遵守奉行的价值理念,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二是能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开阔发展思路,拓宽发展途径,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益性文化建设,拓宽服务渠道,健全服务网络,不断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要坚持以市场为主导,通过积极的产业政策和有序的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国有文化企业的骨干作用,保护好、引导好民营企业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迅速壮大我国文化产业的规模,使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要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 三是能提高文化传播能力,不断扩大我国文化的影响力。传播深度决定影响广度。一个国家文化的影响力,不仅取决于其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而且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特别是在当今信息社会,凡是传播手段先进、传播能力强大的国家,其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就能广为流传,就能掌握影响世界、影响人心的话语权。文化的传播能力已经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决定性因素。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一方面要不断丰富和创新文化内容形式,另一方面必须花大力气提高文化传播能力。新闻媒体是信息传播、文化扩散的重要载体,在文化传播中处于特殊地位。要把提升主流媒体影响力作为提高文化传播能力的战略重点,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扶持政策,壮大总体实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主流新闻媒体,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舆论力量。互联网作为20世纪最具社会影响的科技进步的手段和载体,带来了文化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要深刻认识互联网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巨大潜能和可能产生的不可估量的影响,高度重视互联网的运用和管理,把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作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新引擎,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阵地、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四是能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支持文化建设,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潜能,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拥有广泛而坚实的群众基础。要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发扬艺术民主和学术民主,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不同风格流派相互切磋、平等讨论,营造宽松和谐的文化发展环境,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使各类文化人才的才华有展示舞台、创造有实现空间、贡献得到社会尊重。要采取有效措施、创造有利条件,动员党政各部门、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文化建设,让一切文化创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文化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让一切有志于文化创造的建设者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在我们努力实现和平崛起伟大目标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新的挑战和机遇,但那是古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我们无法左右别人,但却可以通过我们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文化吸引力来引导他人,逐渐消除相互间的误会,减小发展过程当中的阻力,争取得到更加广泛意义上的国际认同,这才是我们和平崛起过程当中需要不断加强的上层建筑与民间交流的关键环节。 【参考文献】 1、《现代西方社会学》,[美]尹恩·罗伯特,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2、《社会学》(上、下),[美]戴维·波普诺,辽宁人民出版社,3、《社会学概论》,[日]横山宁夫,上海译文出版社,4、《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5、《国外社会学理论》,刘少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6、《乡土中国》,费孝通,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7、《江村经济》,费孝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8、《社会理论的结构》,[美]乔纳森·H·特纳,华夏出版社,20019、《社会学理论》,[美]D·P·约翰逊,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0、《现代社会学理论》,[澳]马尔科姆·沃特斯,华夏出版社,11、《社会理论的基础》, [美]詹姆斯·科尔曼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2、《论理论社会学》,[美]罗伯特·金·默顿,华夏出版社,199013、《社会学二十讲》,[美]杰弗里·亚历山大,华夏出版社14、《美国阶级结构》,[美]丹尼斯·吉尔伯特、约瑟夫·A·卡尔,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资料来源:中华文本库本文作者:赵文飞(南昌工程学院)
责任编辑:何光友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