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你们总得比他们高明——致2016级研究生

来源:大话法理 作者:大话法理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3-18
摘要:教学文件 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衷心祝贺并诚挚欢迎各位来到吉林财经大学法学院学习进修。看看咱们校园内依然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是不是乐观地猜想:为了欢迎你们的到来,校领导下了多大的力气!先别高兴得太早,跟大家开个玩笑,事实的真相是:正在进行中
教学文件 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衷心祝贺并诚挚欢迎各位来到吉林财经大学法学院学习进修。看看咱们校园内依然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是不是乐观地猜想:为了欢迎你们的到来,校领导下了多大的力气!先别高兴得太早,跟大家开个玩笑,事实的真相是:正在进行中的校园美化工程,实际是为了迎接建校70周年这个大日子,而不是为了让你们开心。当然,你们在这样的时段入学,运气够好,完全可以拎出来,来张自拍,发到朋友圈,等着点赞。猜想从四面八方用来的心型图案定会让你们兴奋一阵子。这几天,老师们忙着迎新,你们则忙着接受入学教育。就在昨天,我为2016级的本科生送上在我看来或许有用的建议,今天,按照任务要求,又转战到此,与在座诸君分享心得、体会。对于我来讲,关于祝贺、赞许、期待之类的话说了又说,有点江郎才尽、理未屈词已穷的感觉;而且,将说给本科生的那些话再向你们兜售一遍,显得太过敷衍,又明显不适用。对你们来说,吉利话听多了,多少会有审美疲劳的感觉;而且以你们的经验、阅历,不痛不痒的建议,也没什么可听取的价值。所以,轮到我开讲,打算走“崩溃式疗法”的套路,给各位下点猛药,希望可以起到预期的作用。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其实我也是研究生。的确,这不是什么秘密,更不是为了在你们面前炫耀;提及此事,也不单单是要跟各位套磁,而是想表达一下我的情绪:想当年,我考研究生的时候,颇类似于那个时代高考之际所面临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严峻形势,难度系数真的很高,而且,学习压力也挺大,想要顺利毕业没那么简单。待我几年之后耗尽“洪荒之力”(那时候还没这个词,通常的说法是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才拿到毕业文凭之后,蓦然回首,突然发现:研究生也开始扩招了!由此,给我带来的影响是——不好意思拿研究生文凭出来说事了!进而,每当研究生入学时,我就感到恼火:正因为你们的出现,才让我的文凭贬值了!必须得澄清一下,刚才这段话有相当的戏谑成分,当不得真。但是,在今天,研究生学历的含金量明显不足,的确是不争的事实。对此,即便你们懒得争辩、没兴趣让改变发生,我们,作为教师,也有义务提醒你们,给出些建议、忠告,希望你们在读研期间有所作为。在我看来,无论招生规模多大或多小,“研究生”这块招牌都是些神圣意味的;有幸考取,就要有维护这块招牌的想法,就要有点精英意识,进而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实际的表现证明:其实,你们比他们高明!你们要比谁高明?“他们”是谁?这个疑问,且容我做个回答,诸君姑妄听之。第一,你们要比本科生高明。正常来说,你们毕业于本科院校,有不少还来自名校,资质本就不错,来到更高的起点,假以时日,能力自然会比本科生强。不过,对这一结论的确认还得靠事实说话。为此,在今后的三年,你们要在学业上下功夫,认真听课,安心读书,踏实接受学术训练,争取在读研期间有高水准的成果发表,在毕业时呈上真正有创新的硕士论文。第二,你们要比已走向社会的同龄人高明。从道理上讲,考上研究生,你们可以在象牙塔内专注一件事情,一心向学,功成之后,眼界、视野自然要比在混迹社会的同龄人为高。但问题在于,这只是ideal type,是理想型;真实的情况恐怕是:读书期间,你们生怕落下外界加在你头上的“眼高手低”的评价,因此选择让属于你的那张课桌闲置,想方设法到外面的世界历练;这样做真正贯彻了理论联系实际也好,但如果你们仅仅试图以社会上通行的规则为参照,想着怎样早日让自己也混成“社会人”,那无异于以自己之短攻对手(所谓对手,是指已然在社会立足的同龄人)之所长,胜负在交手之前即已明了。想一想:身为学生,怎么可能做到比“社会人”更“社会”?其实,开阔的眼界,往往需要长时间的的专业化的训练方能养成;而动手能力则是走上岗位锻炼一段时间就可以搞定的。经验表明,对于眼高手低者,应该是个不赖的评价与定位,只要给他个机会,很快就可以让其动手能力跟上来;而眼界低的人,若欲成为高手,就比较困难。说了这么一通,无非是劝你们还是回归主业、培养自己的眼界为好。第三,学术型研究生要比法律硕士研究生高明。之所以这样说,是基于以往的经验:在咱们学院,法律硕士的学风要好过法学硕士的学风,法律硕士的司法考试通过率要高过法学硕士的司考通过率,法律硕士得国家奖学金者多于法学硕士,硕士论文优秀率也是以法律硕士为高。这不是有点反常?无论如何,在法律专业层面,有过扎实理论基础的法学硕士不能输于半路出家的法律硕士啊!当然,我这么说,绝不是想离间法学硕士与法律硕士的关系,也不是想以有色眼镜看待某个群体,而是希望刺激一下学生型研究生,让你们振作起来,在学业上搞出点名堂。第四,本校(院)的研究生要比外校(院)的研究生高明。这句话更准确点的意思是:本科阶段在本校完成的研究生要比从其他院校考入的研究生高明。话虽说清楚了,但依然难以洗脱排外、搞区别对待的嫌疑。诸君且慢下结论、贴标签,听我给你们一个“完美的”解释。在过去的几年中,经常无故缺课的、讲座(报告)没兴趣听的、作业东拼西凑搞复印粘贴的、毕业论文不按时提交的,恰恰是以从咱们学院(校)走出的学生居多。出现这种现象,应该不是巧合。各位导师私下交流时,也常有这样的感慨:指导过程中最不省心、最让自己受伤的正是所谓的“亲学生”。今天,我提起这个话题,是希望在座的各位“亲学生”,利用你们拥有的地利、人和的便利条件,珍视接下来的三年的时光,端正学习态度,给所有的同学做个表率,让法学院的学风从此以后好起来!第五,你们要比自己的导师高明。所谓青出于蓝,术业有专攻。求学阶段或者是毕业论文撰写阶段,你们根据自己兴趣、爱好确定的领域、选题,指导教师不见得熟悉、不见得比你们知道得更多;你们应该有理论上的自信,沿着自己选定的学术方向,执着前行。 我要说的基本上说完了,但还要重申一下:我不是在宣扬某个群体优越论,也不是想把对往届学生的怨气发到你们头上。我真正的想法是奉劝大家:严格要求自己,争取学有所得、学有所成。毕业后,你得有底气,骄傲地向他人表明研究生身份,对于可能出现的质疑的眼光,能够积极地回应:你瞅啥?不服咋地?咱们来比比!
责任编辑:大话法理

上一篇:领导干部既要管好自己,也要管好身边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