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时代的2020: 希望、荣光以及责任——在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2016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来源:季风 作者:季风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3-18
摘要:情感沟通 亲爱的本科和研究科新生同学们: 欢迎你们来到上海,加入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这个知识共同体。 根据学制安排,绝大多数研究生预定在2019年毕业。这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庆祝七十周年诞辰。按照孔子在《论语?为政篇》里说法,人活到七十岁,就可以“
情感沟通 亲爱的本科和研究科新生同学们: 欢迎你们来到上海,加入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这个知识共同体。 根据学制安排,绝大多数研究生预定在2019年毕业。这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庆祝七十周年诞辰。按照孔子在《论语?为政篇》里说法,人活到七十岁,就可以“从心所欲不逾矩”了。按照爱德华?希尔斯在《论传统》这本专著中的分析,七十年意味着三代人的两次延续过程,足以确立某种理论范式或精神结构。 几乎所有本科生都预定在2020年毕业,这将是一个划时代的关键性节点。按照所谓“三步走”的战略部署,中国应该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具体说来,就是经济总量超过90万亿元规模、城市化比率超过60%、人均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增长一倍成为高收入国家、上海将成为世界超大城市。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规划,上海交通大学等若干所大学正摩拳擦掌,准备在2020年迈进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如果不出现可预料之外的事态,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2020年就是中国复兴元年,你们这一届属于时代的幸运儿。 站在同学们个人立场上看,2020年还是农历的“双春年”,有两个立春节气,特别适合谈婚论嫁。不过那时似乎也有点令人忐忑不安的消息。预计到2020年,找不到配偶的适婚男青年人数有可能达到近3000万,而“流氓罪”却已经在1997年修改刑法时被废除,史上最后一位以“流氓罪”被判刑的牛玉强偏偏就在2020这一年出狱。但是,今天我负责任地告诉大家,这一小点负能量根本就无法对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的应届毕业生施加任何影响,一分一毫也没有! 今天出席这个开学典礼的新生共有260位。当中有掌握好几门外语的国际沟通达人,也有琴棋书画的行家里手,几乎每个人都多才多艺,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可以向大家叙说。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有不少新同学早在开学之前就已经融入了交大的校园生活。在座的同学们有人作为新生体验员在闵行听取了名家大师讲座,体验了赛艇等俱乐部活动,有人作为法缘咖啡读书社的成员,提前到校参加培训,并在学院新开办的咖啡馆里为大家提供了优质服务。新入学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中有不少人是通过卓越法律人夏令营、法学英才暑期学校从全国一流法科院校中精心遴选出来的,我们已经并不陌生。这次入学的还有32名外国留学生,其中学位留学生16人,博士研究生7人,他们分别来自美国、德国、英国、西班牙、意大利、荷兰、新加坡、以色列、智利、巴西、埃塞俄比亚等四大洲的不同国家。在这里,我仅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的全体教职员工,向各位表示最热烈的欢迎!中秋节在即,思乡之念也犹如彩云伴月。借此机会提前向各位以及你们家长致以最亲切的节日问候。 前天,我到位于浦东新区陆家嘴世纪大道8号的哈佛大学上海中心,参加了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企业家理事会的午餐会并致辞。我们还围绕哈佛上海中心执行主任黄晶生先生关于美国教学方式改革的前沿动向、第一财经日报创始人秦朔先生关于中国经济与教育之间关系的问题这两个主旨演讲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迄今为止的三十年改革开放固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很多场合,市场竞争活动的主轴不是知识创新和精研的技能,而是人际关系和偶然的机会。这就导致资源和财富的分配机制被扭曲,助长投机主义行为方式,甚至出现新的读书无用论在社会沉渣泛起、再次流行,据报道有些乡村学校甚至面临关门的危机。然而,从2006年广东首次出现“民工荒”,到2010年中国经济通过刘易斯拐点,原来那种依赖出租场地和人口红利、“两头在外”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走到尽头。中国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进一步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必须实现知识和制度的自主创新。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大学的创新能力不得不越来越受到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 关于综合性大学以及法学院的定位以及教育目标,始终存在三种不同的主张或者导向。第一种是追求卓越,培养治国理政的精英。一百二十年前,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在这个徐汇校园成立,口号就是“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把北京、上海两地的大学堂办成“国家陶冶人才之重地”。尤其是1901年设立特班,目的是“造就桢干大才”,培养标准是曾国藩、李鸿章式的杰出人物。唐文治老校长继承了这样的理念,强调培养领袖型人才是本校的办学宗旨。第二种主张就是加强专业技能教育。1911年12月底,孙中山到南洋学堂徐汇校区演讲,特别强调了实业、科技以及经济管理对于现代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叶恭绰老校长根据“亟需专才”的理由对本校进行改造,于1921年正式成立国立交通大学。法学教育的本质是培养高层次职业人才,所以特别强调法律思维方式和法律专业技能的训练。针对过去中国法学教育大而化之、脱离实务的问题,教育部在2011年颁布卓越法律人培养教育计划,也是侧重专业化知识和解决问题技能这个侧面。第三种主张则是注重知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主要表现为研究型人才的再生产机制。 以上三种主张或导向对教育宗旨的理解固然不同,但并非互相排斥。要把精英化、专业化、创新化的三维目标统一起来,必须对本科阶段、硕士研究生阶段以及博士研究生阶段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进行通盘设计,实现不同教育环节的有机联系。无论如何,形成一种自由探讨、专心治学、不拘一格陶冶人才的氛围非常重要。我们必须鼓励学生自发成立各种读书小组,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加强判例的研究和评析,增加经典阅读量和独立思考的时间,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专业选修课。 我很高兴地告诉各位新同学,本院师资结构合理化、国际化水平已经达到了新的高度。目前专业教师总数为65人,其中45岁以下占比59%,具有博士学位的占比97%,具有海外经历的占比78%,在海外专业期刊发表一篇以上论文的占比50%。自2012年以来,学院新引进的教师全部具有海外访学经历,其中90%拥有海外学位。今年又有几位著名学者加盟本院,从9月起将与同学们朝夕相处,包括曾经担任上海市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法学会会长以及社科联常务副主席的沈国明教授,曾经担任北航高等研究院院长、推动政治宪法学派形成和发展高全喜教授,曾经获得“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和“全球最具影响力的50个知识产权人物”等荣誉称号、担任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的孔祥俊教授,耶鲁大学法学博士、全国有数的法律实证研究者程金华教授以及学者型检察官谢杰副教授和瑞士伯尔尼大学法学博士Thomas Coendet特别研究员。 从法律专业技能培训的角度来看,我院除了法律实验教学中心的五位专任教师外,现在已经有三位教授具有极其辉煌的业界背景,他们是曾任贝克麦坚时律师事务所全球管理委员会委员、亚太区主席的徐景德(Winston Zee)教授、最高人民法院的著名学者型法官孔祥俊教授以及在国际学界非常活跃的上海市检察院学者型检察官谢杰副教授。顶级法官、律师、检察官出身者全部具备。举目国内外,可以说这是非常令人自豪的师资构成。我院法律专业技能培训的目标是清晰的,这就是让同学们像法官和律师那样思维。这里我要重点说一下律师职业活动的定位问题。 概而论之,现代法治国家的制度设计,把为当事人自由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律师定位成秩序运作的枢纽。其理由和内在的逻辑关系不妨概括如下:要使法律规范真正具有效力和权威,必须调动个人运用法律的积极性。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当事人最有动机监督执法和司法机关的公正与效率,也最有愿望利用诉讼程序寻求救济。在这里,有两根操作杠杆特别重要。一根是民事侵权诉讼,针对的是公民的违法行为。另一根是行政诉讼,针对的是政府以及官员的违法行为。即便个人有动机、有意愿依法维权,但如果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仍然可能对审判制度望而生畏。只有律师可以化解个人在动员法律手段方面的畏难情绪,把对法律实施的监督落到实处。 律师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在强调司法客观、中立、公正的制度背景下,奉行“派别忠诚的原则(the principle of partisanship)”。合格的律师应该以最大限度维护客户的合法权益为己任,可谓公民个人的良师益友。由于优秀的律师精通制度、程序、规范以及具体案情,能够发现和识别在规范灰色地带容易出现的“猫腻”,因而通过为当事人服务的执业活动本身就可以有效防止在认定事实、适用法律方面的瑕疵、过错以及枉法行径。经过两造律师反复推敲、挑剔、反驳之后的案情和法理,一般没有太多的漏洞可钻,法官据此判决基本上可以办成铁案。由于辩论是公开举行的,判决理由也开放给专家和公众评析,所以律师和法官互相串通、勾结的机会当会非常有限。律师还能通过法言法语表达当事人的利益诉求,并通过判决把个人的利益诉求转写到制度的文本或框架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法律体系不断精密化和不断变革,同时也把各种矛盾和纠纷纳入体制内的轨道进行稳妥处理。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律师是现代法治精神的主要担纲者,也是法律实施的最佳监督者。律师在正义理念和法律技术上越较真,法治中国的构想就越能有效实现。否则,强调法治反而有可能导致一个严刑峻罚、酷吏横行的局面。 众所周知,2020年也是法治中国建设的一个重要节点。民法典编纂作业预定届时大功告成。作为法治政府的重要标志,行政程序法也预定在这一年之前颁布实施。想必司法改革的收官也将以此为限。当然,从国情和实践的情况来看,困难还是不少的。到2020年我们究竟能否树立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架构?能否把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决定描绘的法治宏伟蓝图逐一化为现实?这还是个问题。现在我把这个问题向各位提出来,留给你们去观察、去思考、去探究、去解答。总而言之,希望在你们身上。荣光也在你们身上。责任当然也在你们身上。请大家好自为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