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为:散失在境外清代档案文献调查报告
来源:地方档案与文献研究 作者:地方档案与文献研究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3-17
摘要:一、国外清代档案文献概况 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散失在国外的清代档案文献数量相当可观,这部分档案离境大致有以下4种原因: 1、战争掠夺 中国近代是一段屈辱的历史,自1840年(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后的百余年间,中华民族饱受西方列强的欺凌和掠夺,大批
一、国外清代档案文献概况 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散失在国外的清代档案文献数量相当可观,这部分档案离境大致有以下4种原因: 1、战争掠夺 中国近代是一段屈辱的历史,自1840年(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后的百余年间,中华民族饱受西方列强的欺凌和掠夺,大批珍贵清代档案文献屡遭劫难,流落异国他乡。如1860年,英法联军抢掠、焚烧了有“万园之园”之称的圆明园,该园文源阁所藏典籍自此悉失;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宫廷所藏珍贵典籍和档案资料也遭洗劫。外国列强的战争掠夺,是清代档案文献散失国外的主要原因。 2、外国在华机构离境时带走 有清一代,外国设立了许多常设或非常设驻华机构。特别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门户对外打开,外国使领馆、银行公司、口岸通商办事处等机构纷纷设立。这些机构在日常工作运转中,特别是与清廷各级政府衙门的交往过程中,形成了一定数量的档案资料,其中大部分被这些机构离境时带回国内。 3、外国学界情报人员在华搜集 这主要发生在民国初年,部分传教士、学堂讲师等充当了这个角色。 4、外国机构或文化商人在华购买 民国初年,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八千麻袋”事件,这是清代档案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失控散落民间。后来虽大部分收回,但流失民间的清宫档案数量也相当可观,约有3万斤。外国驻华机构和文化商人乘机购买,也在意料之内,情理之中。 以上散失在国外的清代档案资料,除一部分自然损毁或保存在个人手中外,其余主要收藏于英国、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的档案馆、图书馆或博物馆中(见附录1)。 我馆在过去20余年的对外交往中,通过有关渠道,从英国和美国,将部分清代档案缩微复制件收回国内。二、台湾现存清代档案概况 1949年,国民党政府撤离大陆时,将原保存在北平故宫博物院文献馆和国民党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明清档案(大部分为清代档案),拣选304箱共计71余万件,运往台湾。其中204箱共计40余万件现存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文献馆,100箱约31万件存放在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这部分档案史料价值十分珍贵,内容非常丰富,涉及清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民族、宗教、礼仪、天文、地理、典章制度等诸方面(见附录2)。 台北故宫博物院文献馆所存的清代档案,现已基本整理就绪,并编有目录卡片及各种索引。台北故宫博物院编印有《国立故宫博物院清代文献档案总目》。该院文献馆馆长庄吉发先生著有《故宫档案述要》一书。该院文献馆对所存满、汉文朱批奏折,已陆续整理影印出版,已编辑出版的有:《袁世凯奏折》、《年羹尧奏折专辑》3册、《宫中档光绪朝奏折》26册、《宫中档康熙朝奏折》9册、《宫中档雍正朝奏折》等。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张伟仁先生主持下,影印出版了《明清档案》数十册。 综上所述,为了向清史纂修工程提供较为全面和详实的散失在境外的清代档案文献信息,开好头,起好步,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1、国外清代档案文献信息的收集,应重点放在英国、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等国家。 2、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为纂修清史而搜集必要的境外清代档案文献资料。 3、主要收集方式可利用国际互联网,对重要档案文献信息,不排除派人前往他国收集。 附录:1、《散失在国外部分清代档案文献概况》 2、《台湾地区清代档案概况》附录1 散失在国外部分清代档案文献概况一、英国 英国所藏清代档案,大致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战争中掠夺的中国档案,其形成者是中国地方政府,如两广总督的档案;二是英国在华机构,在与清政府及所属机构的日常工作交往中形成的档案(中英两种文字都有),如东印度公司及外交机构的档案。以上档案均已向社会公众开放,可调阅、抄录、复制等,用于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学术研究等。 (一)英国公共档案馆 1、被掠夺的清代档案(1765—1857年) 这部分档案共1954件,是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在广东劫掠的中国官方档案。其中包括中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往来的文书;地方政府本身形成的文书;原存放在两广总督千门、广东巡抚衙门等机构的文书。这部分档案可分为以下六类: (1)鸦片贸易与鸦片战争档案(1835—1857年),73件; (2)清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往来公文书(1765—1857年),337件; (3)对外关系与对外贸易档案(1810—1857年),529件; (4)起义、秘密结社、军事组织与作战,以及镇压起义(1811—1857年),820件; (5)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阶段(1856—1857年),84件; (6)地图与插图,71件。 以上档案,我馆已从该馆复制成35毫米缩微胶片25盒。 2、英国在华机构形成的档案 (1)东印度公司中文秘书处档案(1793—1834年) 这部分档案共34卷,是由东印度公司设在广东和澳门的商船货物监管人特别委员会形成的档案。该委员会在1834年撤销之前,实际行使东印度公司所拥有的英国在华贸易垄断权。其中最早的一份,是1793年英王乔治二世致中国乾隆皇帝信函的中文译本。信中介绍了马戛尔尼勋爵作为使团正使,前往中国。大量的通信是关于茶叶、棉花贸易;在广东的贸易代表与中国地方当局关于司法纠纷的交涉;洋行商人破产问题以及关税问题等。此外,还有渉及鸦片走私贸易的档案。 (2)英驻华使领馆的档案(1727--?) 这部分档案结止时间不祥,共699件。内容涉及:中央政府、排外运动、义和团起义、市民动乱、教育、财政、中外关系、工业、劳工、矿业、鸦片、护照、公共卫生、铁路、改良运动、航运、中日甲午战争、电信、贸易等。 (二)大英图书馆东方书稿图书部 该馆保存有珍贵的中国档案文献。其中,满文档案有满文朱批奏折、满文请安折等;汉文档案有中国皇帝给英国王的敕谕、康煕南巡图、道光二十一年镇海营水陆图册,广东吳川营、大鹏营、顺德营、外海、内河水师名册,罗浮山动植物、矿物调查册、广州城图、广州至澳门珠江沿岸军事防御图册等。此外,还有太平天国军事文书、完整的《图书集成》(1726年第一版)、《情报》(又称《北京公报》,从1820年开始,1840—1908年间的几乎完整)。 (三)印度事务部图书馆(现并入大英图书馆) 1、东印度公司同中国广东贸易档案(1715—1833年); 2、有关中印边界的外交档案(1800—1947年); 3、印度事务部就中国问题同外交部的联络档案(1858—1947年); 4、广东工厂档案(1623—1841年),这部分档案是1931年通过英外交部移至印度事务部的。主要内容是东印度公司在中国的贸易,部分是工厂档案的复制件; 5、西藏档案(1760—1904年间),内容:印度与西藏的双边关系;贸易代表处活动;各类英属印度使团访问拉萨。 (四)伦敦大学亚非研究学院图书馆 1、中国海关档案:海关总税务司赫德(R?Hart)和梅乐(Fenderick Maze)的信函136封(1868—1906年);1884—1885年金登干关于中法和议的备忘录。 2、在华教会监理会的档案:会议记录和通讯(已制成缩微胶卷)。 3、太平天国实录; 4、澳门地图、清宣统皇帝给庄士敦的国画册页等。 (五)剑桥大学 在华洋行档案:信函17.6万封,及装订成册的信函78卷。 (六)伦敦大学 在华教会档案:伦敦会(1803—1939年)来函、通讯档、报告、日志等(已制成缩微胶卷)。二、美国 (一)美国国会图书馆 1、清内务府档案,28卷。 2、堂行簿,1卷。道光29—30年。 3、完婚登记簿,2册,道光27年至同治8年。 4、开销总簿和实存经费并开销银两总簿,7卷,光绪28年至宣统2年。 5、丧礼簿,1卷,宣统一年。 6、题本和奏本,乾隆7年。 7、内务府编写的北京店铺详细名录,30页。 8、家谱图表,其中有5卷为满文。 9、镶蓝旗应得口食、银两、兵丁等花名册,8页,道光12年。 10、正白旗闲散幼丁等花名册,10页,乾隆朝。 11、红白事银两数目册,乾隆朝。 12、帐本,嘉庆7年。 13、各库武器和供应帐册,乾隆至光绪年间。 14、有关建筑物规范的件册。 15、盛京内库出入细数销算清册,乾隆12年。 16、富人收税人名录。 17、帐册,康熙至嘉庆年间。 18、圆明园大木作定例。 19、普详峪万年吉地工程做法清册,8卷。 20、公主府工程做筹册,19册,光绪一年。 21、朝阳门箭楼各项银总册,6卷。 22、估修复圣林工料细册,4卷。 23、宣统崇陵工程做法,47卷,宣统一年。 24、菩陀峪万年吉地东西配殿做法,7卷。 25、奉天省东大陵照片,81张,光绪20年。 26、桂公府内阁间工程做法册,3卷。 27、宗人府选册,4卷,光绪10年至宣统9年。 28、宗人府选册,4卷,同治12年至光绪15年。 29、咸丰果园人丁清册,4卷,咸丰6—9年。 30、光绪果园人丁清册,4卷,光绪21年。 31、江南提督公文,1卷,光绪19年。 32、京察满司宫履历清册,2卷,光绪13年。 33、京察满司宫履历清册,2卷,咸丰7年。 34、恩旨豁免赔项册,4卷,嘉庆25年至道光1年。 35、广东布政使司武职各官罚俸册,1卷,光绪27—28年。 36、江苏夷务军需制造销册,57页,道光22年。 37、江北粮台帐目抄本,2卷。 38、江北藩库收银放银簿,4卷,光绪31年。 39、直隶地粮未解及豁免清册,1卷,咸丰7年至同治9年。 40、王府帐房总帐、分蓝甲银帐、人名簿、升迁降革病故帐、存制钱帐、银钱帐、分金帐等,9册,光绪10年至同治7年。 41、膳房办买肉斤鸡鸭清册,24卷,光绪30—33年。 42、大清同治吏部奏议,4卷。 43、驻津验米大臣来往文件,4卷。 44、山西巡抚张之洞奏议,4卷,光绪7—10年。 45、上谕档,2卷,光绪5—13年。 46、江苏夷务军需章程,1卷,道光22年。 47、鸦片战事公文,道光22年。 48、京抄,42卷,道光23年。 49、京报,38卷,光绪33年至宣统3年。 50、徐州粮台并军需章程,1卷。 51、乾隆嘉庆两朝奏谱,40卷。 52、秋审档案,9卷,嘉庆18年至道光2年。 53、秋谳比,16卷,嘉庆8年至道光12年。 54、法部直隶各省重囚招册,65卷,光绪33年。 55、秋审要案,4卷,乾隆39年至道光14年。 56、江西调查民事问题,2卷,宣统2年。 57、乡会试朱卷汇辑,38卷,嘉庆至道光年间。 58、历朝岁试,4卷。 59、乡试题名录,47卷(手抄件)。 60、江康虎手稿,包括一份会试朱卷,6份书单,1份起居注后跋和若干试卷。 61、苏藩政要,2卷,道光6—7年。 62、府库风俗颂庆祥宫号玉磁铜等件和道库公字玉器陈设,4卷。 63、内府物器谱,5卷。 64、拟办宣化府等处煤矿文件图说,1卷。 65、苏郡九邑孝子节妇册,1卷。 66、吏部铨选满州官员则例,1卷。 67、长沙市各业公所章程,2卷,乾隆58年至民国6年。 68、谕折汇存,700卷,光绪20年至宣统3年。 69、上谕条例,240册,雍正13年至乾隆56年。 70、山东交代章程,8册,光绪28年。 71、豫东历年刊公布条例,16册,咸丰元年至光绪21年。 72、泉漳治法论,1册,同治7年。 73、历年钱毁条例,120册,乾隆16年至嘉庆22年。 74、吏部奏定章程,12册,道光至咸丰年间。 75、刑律条例,内容包括户律条例和礼律条例,70册,乾隆年间。 76、刑钱必览,嘉庆19年。 77、解州清丈图说章程,光绪7年。 78、宛陵判事日记,1卷,光绪29年。 79、上谕条例,12册,咸丰1—10年。 80、本朝题驳公案,11卷,康熙59年。 81、历年有关秋审,1册,乾隆7年至嘉庆12年。 82、定例汇编,86卷,乾隆21年至道光19年。 83、1662年前绘制的中国地图集。 84、1673年绘制的大型中国地图。 85、1821年印制的大型中国挂图。 86、1831年印制的大型中国水墨挂图。 87、长城边界手绘图。 88、天津至广州海域图,两张。 89、西安至成都手绘路线图。 90、18世纪浙江地图集(手绘)。 91、河南、山东、直隶三省手绘挂图。 92、南京市手绘明细图,注明1864年太平天国起义军收复情况。 93、广西南部边界山区通道军事图。 94、云南、四川边界军事手绘图,两张。 95、广西省军事防御挂图。 96、18世纪杭州市手绘图。 97、18世纪钱塘江和杭州湾挂图。 98、18世纪浙江省海岸线挂图。 99、山东省莱州市平面图。 100、吉林省手绘挂图。 101、山西省太原市挂图。 102、18世纪长沙市地图集。 103、日本占领前台湾地图集(印刷本)。 104、黄河流域图三张(手绘)。 105、乾隆黄河下游闸坝图,包括长江和运河工程图,20张,康熙至乾隆年间。 106、黄河图。 107、山东全省河图。 108、豫东黄河全图。 109、河源图。 110、中游河工全图。 111、黄河下游图。 112、黄运湖河全图。 113、六省黄河堤坝河道全图:甘肃、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河南。 114、中河厅属光绪元年分补厢中牟下汛三堡顺堤扫工题估河图。 115、河北道属光绪二年黄河形势工程全图。 116、下北河厅属光绪二年比较元年抢修扫工平险丈尺图。 117、下南河厅属光绪二年分抢修工段比较上年化险为平河图。 118、黄河水坝图。 (二)哈佛燕京图书馆 该馆藏有明清档案,约计千件左右;藏有中国善本和手抄本2500余种3万余册;中国地方志约3525种35000余册;满文图书百余种及不少满文档案等。主要清代档案目录如下: 1、驻美公使梁诚档案,2函12册。 2、全衔奏档,1函6册。 3、各省秋审实缓比较,2函17册。 4、道光钱粮奏折,1册。 5、富德奏折档(满文),1册。 6、嘉庆禀底本,1册。 7、嵩年奏折档,6函24册。 8、小玉牒,1册。 9、大清奏稿,1册。 10、京师城内首善全图,系木版印刷。 11、京师全图,系木版印刷纸本。 12、陕西全图,系方格木版图。 13、嘉峪关外安西青海合图。 14、嘉峪关外镇迪化分伊犁合图。 15、大清万年一统地理全图。 16、八旗钮祜禄氏通谱。 17、吉勒图堪尉诺命。 18、陈庆慈知县父母诰命。 19、武备院库藏册。 20、钞本上谕。 21、满汉奏折对译。 22、满汉奏折录。 23、奏折。 24、奏折录。 25、陵寝事奏折。 26、内务府事务。 27、批折旧式。 28、行各部院衙门白文。 29、夸兰达存之户口。 30、乾隆52年6月来文档(正黄旗满洲都统)。 31、嘉庆12年10月来文(正黄旗满洲都统)。 32、正蓝旗满洲都统档册。 33、正红旗满奏本(正红旗满洲都统)。 34、镇守杭州等处将军档册。 35、镇守荆州等处将军档册。 36、奏折档簿。 37、户部奏折底。 38、上谕奏折档。 39、驻藏办事大臣奏折档。 40、第四甲喇档册。 41、清俄条约。 42、盛京内务府顺治年间档册(顺治4—8年)。 43、清阮元收藏的铭文拓本,吴大澂收藏的墓志等,约有2000张。 (三)普林斯顿大学葛斯德东方图书馆 1、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第4卷至第6卷),顺治2年6月—12月,朱丝栏写本,蝴蝶装。 2、大清圣祖仁皇帝圣训(第14、40—42卷,朱丝栏写本)。 3、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第60卷)乾隆15年4—6月,朱丝栏写本,蝴蝶装。 4、满文纪,朱丝栏写本,2函16册。 5、《汉文国史列传》6函60册,乾隆朝抄本。 6、《满文忠义列传》12函24册。 7、《满文礼部则例》4函186卷,朱丝栏写本。 8、满文小玉牒,1册,系第六代世祖章皇帝支本。 9、大清上谕奏事档集,18函112册。 10、清内务府档案,包括咸丰、同治、光绪三朝。 11、《治平胜算全书》(年羹尧辑著)1函8册,序文所署日期为雍正2年春正月,似为原写本。 12、《兵钤外书》1函12册,系原写本,沈阳吕磻、广宁卢函恩同辑。 13、《重刊洴澼百金方》2函20册,道光12年4月。 14、《大清律例按语》10函70册,绿格原写本。 15、《秋审比较汇案》1函8册,7行红格原写本。 16、《说帖》7函24册,9行红格写本,道光18年—光绪11年。 17、《律例统纂集成》24册。 18、《沈家本监狱访问记》(线装铅印本)。 19、清末载泽等大五臣《考察日本宪政报告书》2函10册,为宪政编查馆朱格写本。 (四)耶鲁大学图书馆东亚图书馆 该馆所藏中文图书约有19万册,以现代中国史料最为丰富,有关太平天国起义军的藏书,共有320种640册。该馆还藏有反映16至18世纪的各式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 (五)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东亚图书馆 该馆藏有中文图书约计15万余册,与钓鱼岛事件有关的资料,约有360种;太平天国资料103种;康有为著作及传记资料72种;梁启超著作及传记资料82种。还有原属张学良藏《满文篆书御制盛京赋》10函40册;广西云南地方的苗民图说共10册,等等。三、日本 (一)国立国会图书馆 1、族谱360种。 2、黔南识略。 3、滇系,两套4函、另6函。 4、江苏赋役全书,14函。 5、福建赋役全书,4函。 6、吴县洞庭山鱼鳞册,12函120册。 7、长洲县鱼鳞册。 8、鱼鳞册,康熙15年丈量,2函2册。 9、吴县租册,6函。 10、长邑鱼鳞册,16册。 11、长卢盐务册(原档),11函22册。 12、吴县忙银漕粮实征文册,32函133册。 13、河南钱粮册,87函1092册。 14、乾隆邸报(乾隆36年、38年、40年、44年,嘉庆6年)。 15、第一期修理昭陵明楼等工程约估清册(上、下)24册。 16、盛宣怀致井上馨函,5件(未发表过)。 17、袁世凯函件(日本国陆军大臣寺内正毅文书内)。 (二)东洋文库 东洋文库收藏满蒙藏文图书:《镶红旗档》,自雍正五年至宣统,共2420件;蒙文《甘珠尔经》一部,共108套;《宗喀巴法句集》一部20套,零星佛经220余种;藏文《甘珠尔经》一部103套,《丹珠尔经》一部225套。主要目录如下: 1、养寿园电稿(写本),光绪16—24年,1函3册。 2、从政观法录,30卷。 3、江西赋役全书,影印。 4、老账,5册。 5、吴县漕米实征册(档案)共26函,156册。 6、浙江赋役全书,7函。 7、淮关统志,满汉文,6函。 8、续淮关志。 9、四川赋役全书,2函10册。 10、河南赋役全书,13函78册。 11、直隶宣化赋役全书、直隶畿辅赋役全书,共35册。 12、苏州赋役全书,8函48册。 13、山西赋役全书,6函36册。 14、福建赋役全书,4函24册。 15、钱票标本集(实物),10册(中国纸币的各种式样)。 16、内务府造送皇产地亩册,2函33册。 17、定陵注略,2册(影印)。 18、奏折档乾隆3年3月、11月—60年12月。 19、奏折档,嘉庆元年正月。 20、奏折档,道光27—29年,1函8册。 21、吏部考功司题稿,嘉靖20—22年,4函11册。 22、上谕档,乾隆53年—嘉庆元年,5函16册。 23、醇亲王巡阅北洋海防日记,朱格10行写本,二品衔署长卢监运使津海关道周馥谨识。 24、边事汇钞,1函。 25、苗族风俗图,册页彩绘,1函。 26、苗册,册页彩绘,2函。 27、镶黄旗钮祜禄氏弘毅公族谱,2函10册。 28、朝鲜国王来书簿,写本4册,1935年照沈阳崇谟阁藏本抄。 29、掌仪司嘉庆元年册封后妃档,6函6册。 30、查办八旗事务表档,24册。 31、满洲旗世袭武职及世受佐领家族谱,19函。 32、满文八旗则例。 33、各种佛经。四、俄罗斯 (一)俄历史档案馆 1、中俄谈判御旨。 2、中东铁路文书,1817—1930年。 3、中国到俄国考察海军,1888年。 4、张作霖政府时期的商业活动,1902年。 (二)俄海军历史档案馆 1、1840年北京地图。 2、1886年中国通商文书。 3、1989—1916年光绪请俄抢救中国船员。五、加拿大 国家档案馆中国个人或家庭移民及人头税的档案。六、澳大利亚 华人去澳洲的移民档案。七、意大利 罗马国家档案馆保存有清代康熙年间的卖身契和雍正年间的军饷档案,数量不详。注:未注朝年者,均为原稿未提供。附录2 台湾地区现存清代档案概况一、台北故宫博物院文献馆所藏清代档案 (一)宫中档案 1、汉文朱批奏折:康熙朝2986件;雍正朝22375件;乾隆朝59436件;嘉庆朝19936件;道光朝12493件;咸丰朝17092件;同治朝176件;光绪朝18486件;宣统朝97件。 2、满文朱批奏折:康熙朝800余件;雍正朝800余件;乾隆朝70余件;道光朝100余件;咸丰朝400余件;同治、光绪、宣统三朝约400余件。该馆所存的满文朱批奏折共计2570件,大部分为满蒙亲贵及边疆大吏的奏疏。 3、谕旨、御制诗文、各类档册,奏折的附单、片等若干。 (二)军机处档案 1、月折包: (1)录副奏折:乾隆朝47000余件,嘉庆朝6700余件;道光朝28000余件;咸丰朝6300余件;同治朝29000余件;光绪朝56000余件;宣统朝15000余件。 (2)月折包内夹有一些中央各部院衙门和直隶督抚与军机处的来往文书,如片文、咨文、咨呈、知会、揭帖、禀文等。以及外交文书,如照会、国书、条约、地图等。 2、档册: (1)目录类档册有《随手登记档》153册(乾隆、嘉庆、道光、同治、光绪朝),《发缮折件档》104册,《交事档》4册(嘉庆朝),《内折总目》2册(同治朝),《交发档》49册(嘉庆朝)等。 (2)谕旨类档册有《上谕档》2864册(雍正—光绪朝),《寄信档》78册(乾隆—道光朝),《廷寄档》319册(嘉庆—光绪朝),《剿捕廷寄档》336册(道光—同治朝)。 (3)专案类档册有《安南档》、《廓尔喀档》等清廷用兵邻国整理边界的档册;《东案档》(抄录有关王伦教案的档册)、《东案口供档》、《林案供词档》、《剿捕档》等剿办宗教及镇压捻军、太平军等农民起义的档册;《金川档》、《苗匪档》、《剿灭逆番档》、《剿捕逆回档》等平定少数民族的档册。 (4)奏事类档册有《议覆档》65册(乾隆—光绪朝),《月折档》699册(乾隆—光绪朝)。 (5)记事类档册有《密记档》4册,《早事档》10本(宣统朝),《交片档》4册(嘉庆朝),《引见档》65册(同治、光绪朝),《五台围档》1册(嘉庆朝),《谒陵谕旨》1册(嘉庆朝),《大员子弟档》3册(嘉庆朝),《永远存记档》1册(嘉庆朝),《应放副都统人员薄》3本(宣统朝)。 (6)文移电报类档册有清末电报类档册《电寄档》、《收电档》、《发电档》及各省电稿等80余册。 (三)内阁档案 1、内阁承宣文书有诏书、敕书、诰命50余件。如多尔衮母子撤出庙享诏一件、崇庆太后加徵号诏二件、册谥孝慎皇后诏一件、安成庄惠后加徵号诏一件、宣宗遗诏三件、宣宗配享圜丘诏四件、孝慎成皇后升祔太庙诏一件、孝和睿皇后升祔太庙诏一件、孝敬皇后入祀奉先殿诏三件、文宗遗诏四件、文宗加尊谥庙号诏一件、穆宗即位诏一件、孝静成皇后升祔太庙诏一件、慈安慈禧加徵号诏二件、文宗显皇帝孝德显皇后合祔太庙诏五件、慈安慈禧皇太后加徵号诏十件、穆宗亲政诏五件、册封阿鲁特氏为后诏一件、载湉入承大统诏二件。 2、满、汉文本《起居注》3701册(康熙—光绪朝)。《史书》若干(乾隆—咸丰朝)。 3、官修书籍有《实录》满、汉文本4309册(天命—同治朝),《圣训》41册(天命—乾隆朝)。清代会典,有雍正朝内府刊《大清会典》250卷,乾隆朝内府刊《钦定大清会典则例》180卷,嘉庆朝内府刊《钦定大清会典图》132卷、《钦定大清会典事例》920卷、《钦定大清会典》80卷,光绪朝内府石印本《钦定大清会典》101卷、《钦定大清会典事例》1220卷、《钦定大清会典图》271卷等。 4、内阁日行公事档册有乾隆、嘉庆、道光、同治、光绪各朝《丝纶薄》216册,嘉庆至光绪各朝《外纪簿》599册,《上谕簿》雍正朝1册、嘉庆朝6册。内阁的记事档册,还有《题奏档》、《奏事档》、《军机档》等。 5、旧满洲档:天命朝20册,天聪朝20册。 (四)史馆档案 1、满、汉文本纪:有清天命至光绪各朝本纪。 2、志书:有《天文志》、《时宪志》、《灾异志》、《地理志》、《礼志》、《乐志》、《舆服志》、《仪卫志》、《选举志》、《职官志》、《食货志》、《河渠志》、《兵志》、《刑法志》、《艺文志》、《邦交志》、《交通志》、《国语志》等。 3、年表:有文职大臣年表、武职大臣年表、皇子世表、外戚表、公主表、诸臣封爵世表、交聘年表、建州表、总理各国通商事务大臣表、满忠义表、汉忠义表、疆臣年表等。在文职大臣年表中,又分内阁大臣年表、各部院尚书、侍郎、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年表、直省总督年表、直省巡抚年表、大学士年表。武职大臣年表,分领侍卫内大臣年表、侍卫处、銮仪卫大臣表、前锋步军统领表、直省总兵表、直省提督表、八旗护军都统表、直省驻防将军都统表、八旗满洲都统副都统表、八旗汉军都统副都统表、八旗蒙古都统副都统表、满洲管旗大臣年表。 4、列传稿与传包: 列传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乾隆朝以来陆续进呈的朱丝栏本,一类为传包内所存的各种稿本。朱丝栏写本的列传有亲王传、宗室列传、大清国史宗室列传、钦定宗室王公功绩传、钦定外藩回部王公表传、钦定续纂外藩蒙古回部王公传、国史忠义传、钦定国史忠义列传、大清国史功臣列传、大清国史大臣列传、清史满汉大臣传、清史大臣列传、清史儒林传、清史文苑传等共计1600余册,约6000人。 文献馆所存清史稿列传,包括后妃、诸王、大臣、循吏、儒林、文苑、忠义、遗逸、艺术、畴人、烈女、土司、藩部、属国、宰辅、疆臣、儒学、孝友、隐逸、卓行、医术、货殖、叛臣、叛逆、四王等稿本。 清代国史馆的传包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国史馆纂修的各种列传原稿,二是国史馆为纂修列传所咨取的各种传记资料。列传原稿有:宗室传、大臣传、儒林传、孝友传、学行传、文苑传、循吏传、名宦传、忠义传等。传记资料有:事迹册、事实清册、讣闻、行状、咨文、奏折、奏片、年谱、文集、政绩折、履历片、出身清单等。 此外,还有长编档册。长编档册是国史馆为纂辑列传而汇抄的档簿,包括长编总档与长编总册二类。总档是国史馆长编处咨取内阁、军机处的上谕、外纪、丝纶、廷寄、月折等档案。总册是总档的目录,即人名索引。文献馆现存的长编档有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等朝档册,约3000册。 二、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藏清代档案 (一)内阁档案 1、制、诏、诰、敕等:有各帝登基诏、大赦诏,同治、光绪帝亲政诏及遗诏、哀诏等;诰有昭圣太皇太后遗诰、仁寿皇太后遗诰等。 2、题、奏、表、笺及启本、副本、揭帖、史书、录书、塘报等。题本数量较多,多为乾隆、嘉庆、道光朝;启本有300余件;表笺3000多件;贺表、副表70多捆。 3、黄册等:有各处钱粮报销册,如官兵饷俸册、朋桩奏销册、驿站奏销册、各省奏销钱粮册、在京各部院衙门支领户部银物册、漕运交兑册、各仓收放米豆册、工程奏销册等。此外还有:事册、文册等。报销册之外,还有事册、文册,如吏部有三年考成的京察册、大计册;兵部有邮符、火牌奏销册,及五年考察的军政册;礼部有坛庙祀册;刑部有各省招册、汇奏命盗案册、题驳咨驳事件册;给事中有条奏事件册;各部院衙门及各省有已未完结、已未逾限册,等等。以上黄册共计2000余册。 此外,还有河工工程图、乡会试题名录、试录、闱墨、钦天监时宪书式,以及各种官员名单、缺单、履历单、祭祀单等。 4、朝贡诸国表章:有朝鲜、琉球、越南、南掌、暹罗、苏禄、缅甸等七国表章。 (二)修书各馆档案 一是修书各馆本身的档案,如实录馆、会典馆、国史馆、明史馆等,为修书而形成的档册文稿等;二是为修书而征集来的档案。 (三)试题、试卷等 有殿试卷、大小金榜、三传折、状元谢恩折,乡试、会试、殿试题名录、试录等。 (四)沈阳旧档 史语所保存的沈阳旧档,有天命、丙寅年老满文诏命。天聪、崇德年间的奏疏表笺,如1628年(天聪二年八月)未具名奏疏册、1629年(天聪三年十二月)敕谕巡抚白养粹稿、天聪年间高鸿中、镶红旗备御祝世胤、马光远、署遵化巡抚马思恭、潘家口归顺游击金有光、正红旗固山备御臧国祚等人的奏本。还有天聪时致大明帝书、致明列公书、袁崇焕来书、毛文龙来书、清初三朝实录稿本等。 (五)内阁本身的各项档案 内阁设典籍厅、满本房、汉本房、蒙古房、满票签处、汉票签处、诰敕房、稽察房、收发红本处、饭银库存、副本库、批本处等机构,以分别办理内阁各项庶务。史语所现存有典籍北厅档册,如册封庆贵妃等事宜档、门片领付档、日记档、行移档等。典籍南厅的档案,有收文档、日记档、移会档、用印档、行移档及各处咨文、咨呈、移会、移付等。稽察房的档案较多,如各部院的移会。档册有收文档、发钞档、发钞清册、流水档、各部院投文档、不入事件档、应入事件档、已完事件档、未完事件档、注销清册等。满、蒙、汉三房,满、汉票签处及批本处等机构的档案较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