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新型“车轮腐败”:“私车公用”

来源:廉政学者川湘子的法律博客 作者:廉政学者川湘子的法律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3-17
摘要:导读: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车改革的深入推进,有效促进公车管理制度的健全和公车管理使用的规范化,降低了行政管理成本,“公车私用”现象逐步得到有效遏制,而“私车公用”又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腐败动向,必须引起高度警觉和重视。▊▊一、私车公用的表现形式有
导读: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车改革的深入推进,有效促进公车管理制度的健全和公车管理使用的规范化,降低了行政管理成本,“公车私用”现象逐步得到有效遏制,而“私车公用”又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腐败动向,必须引起高度警觉和重视。▊▊一、私车公用的表现形式有些单位和部门,为规避“八项规定”,长期租用私人轿车,由公家买单。看似上下班都开自己的车,但是外出游玩,油费、维修费、过路费、审验费和罚款等支出都由单位承担。如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市党校校长刘耀东经常开着私家车上下班,把私车产生的相关费用直接作为单位开支报销,引起单位职工强烈不满,后被当地纪委立案查处,给予行政撤职处分。有的单位领导嫌公车动用审批手续繁琐,不如用私家车随叫随到自由方便,就借用起了私家车以逃避监管;还有的觉得单位的公车没档次,就打起了商人的主意,一边拿补助,一边开“老板车”。如湖北省纪委官网“每周一案”栏目就披露,省直某厅局巡视员黄某某长期借用企业老板高档车,一借就是好几年,费用还不用自己掏;不仅自己“借”,还给儿子“借”。这两起案例只是众多领导干部违规“私车公用”的一端。▊▊二、私车公用的危害这种变异的“私车公用”危害甚于“公车私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增加财政负担。当前,公职人员队伍中购车越来越多,私家车的增多,本来是可以有效减少“公车私用”现象,但实际上,个别领导干部把自己私车的费用加到了公费开支中,无形中推高了“公款消费”。“私车公用”最终是广大的民众买单,少数人得利,浪费了大量公共财政资金。有了私家车这个“隐身衣”,一些人可以照常去酒店吃喝、去景点游玩,而由此产生的各种费用,很有可能“混”入单位财务报销范围。有人利用手中的签字报销权,将私车维修、油耗等费用,直接拿到本单位“消化”,形成“私车公养”模式。二是催生变相腐败。私车私用,但所产生的各种费用,甚至私人的餐票、差旅票都可“混”入单位财务报销,无形中成了一种变相的吃拿卡要。这种新型的“车轮腐败”,将不可避免地产生新的渎职失职行为,同时催生出新的违法犯罪,更容易滋生利益输送等以权谋私行为,领导借下属的车,下属就难免会借领导的权,双方互相利用,各取所需,各谋其利。三是容易造成安全隐患。私车公用,在下乡过程中,没有专业的司乘人员驾驶,容易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私车驾驶过程中,一旦发生车辆碰撞、盗抢等问题,法律责任的认定还容易使多方陷入纠纷。四是影响政府公信力。“私车公用”行为直接影响公职人员形象,公职人员知法犯法,从源头上让法治不彰,法治蒙羞,加剧民众对法治信仰的丧失。维护公共利益成为空谈,私利横行,为偷税漏税,中饱私囊等一切违法乱纪行为大开方便之门,败坏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三、对策与建议变异的“私车公用”是“公车特权”的新表现,是“车轮腐败”的新载体,必须要着力铲除其滋生的土壤。防止“私车公用”,要多措并举,彻底铲除“车轮腐败”的生存土壤。一是加强教育,严明纪律。要求各级各部门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省、市关于严明公务用车管理使用的相关纪律,严禁“私车公用”等现象,从纪律上、制度上不断筑牢廉洁自律的防线,杜绝“油老虎”、“钱蛀虫”的产生。二是登记备案,强化监督。各单位要将公职人员的私车进行登记造册,并报送纪检监察机关备案。本单位公车的有关费用与出差事由、线路等须进行公示,让公众参与监督。公车使用上实行派车制,防止公车跑的少,但单位车辆运行费却没有减少的问题发生。三是完善制度,严厉查处。要畅通投诉渠道,严格责任追究。对群众关于“私车公用”的举报投诉,一经查实,除追缴用公款报销的全部金额外,还要追究党纪、政纪责任。此外,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出严明“私车公用”的相关规章制度,切实做到有章可循。(文:常宁市纪委廖新成)文:盛克非 朱海滔导读:有人形容专职秘书是有的领导的“拐杖”,离开了秘书,有的领导就难以独立完成工作,无法“生活自理”。日前,中纪委网站通报了多名已被双开并移送司法机关的中管干部的“四风”问题。中纪委指出,党员领导干部腐败堕落往往是从不正之风、享乐奢靡开始,从“四风”上打开缺口。其中,河南省委原常委、洛阳市委原书记陈雪枫在2014年11月6日至15日,参加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第7期省部级干部党性教育专题培训班期间,违反中组部关于“不准秘书等工作人员陪读”规定,安排秘书丁某、市委副秘书长董某等人陪读,产生的交通、食宿、差旅等费用共2.6万余元,公款报销。领导培训,秘书“陪读”;领导考试,秘书“陪考”甚至代考,这种现象并非个例。对中央的三令五申,为什么还是有人置若罔闻,不以为然?究其原因,因为这些人已经犯上了“秘书依赖症”,不但带秘书“陪读”,平时工作中的发言稿、群众来信来访公务处理甚至都让秘书代劳。更有甚者,有的把秘书当成了“私人保姆”,除负责主人的日程安排、来客接待、讲稿起草等工作事务,还兼顾领导甚至领导家属的生活安排,成为帮助领导办私事的“贴心小棉袄”,甚至有些秘书还替领导代办收礼和送礼等拿不上台面的事情。有人形容专职秘书是有的领导的“拐杖”,离开了秘书,有的领导就难以独立完成工作,无法“生活自理”。作为领导诸事缠身,有些需要抄抄写写的事,让秘书代劳也在情理之中;同时工作中有了秘书的协助,的确也能提高工作效率。然而长此以往下去,不少领导便会接少了“地气”,沾多了“官气”,甚至开始“娇气”,变得依赖秘书,患上所谓的“秘书依赖症”。而且,上梁不正,下梁必歪。按照官方规定,副省级以上官员才能配备专职秘书,但实际情况是,一段时期内有的县委书记、县长,甚至乡党委书记都有固定的“跟班”秘书,并配有专车。把秘书当“保姆”,患上“秘书依赖症”,最直接的弊端就是助长了懒惰意识。吃、穿、住、行由秘书服侍,讲话、发言、谋事由秘书“捉刀”,领导既不用动脑,也不用动手,致使自身动手能力退化,缺少自己的观点和系统的思考,自己则成为秘书的传声筒。有的甚至离开发言稿寸步难行,话不成句,让人不忍卒听。第二是助长了官老爷作风。长期被专人“伺候”着,养成不深入群众,有事找秘书的惰性,难以接触原生态的社会生活和民情民意。不但高高在上,且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老百姓何敢奢望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三是极易滋生腐败。秘书长期生活在领导身边,在领导这棵“大树”的庇护下,不但有一种本能的优越感和特殊感,且往往打着领导的招牌以权谋私,为所欲为,既有损领导的形象,更损害了党纪法规。另外,也造成机构臃肿,加大了财政负担。当今时代,知识增长、更新很快,新知识新事物层出不穷,领导干部既要“温故知新”,又要“学新知新”,这样才能保持思想活力和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胜任所肩负的领导工作。邓小平同志作为国家领导人,几十年如一日,一直坚持只配一个秘书,亲自起草文件和报告,从不让人给他写讲话稿。可以说,扔掉秘书这根“拐棍”,领导干部能更多地扑下身子,放下架子,接接地气,做到解民忧,舒民困,惠民生。领导干部自己动手写文章、自己动手处理文件,可以培养领导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有利于领导干部更好地把握全局,直面原生态的社情民意,提高执政能力。革除官员的“秘书依赖症”,这对领导干部既是限制,更是爱护。让一些官员头脑中残存的特权和享乐主义思想“下岗”,切实补足“精神之钙”,彻底摒弃四体之惰、思想之惰。无欲则刚,依赖也是一种欲望,领导干部只有“自力更生”,才是名副其实的领导,否则一不小心就“被领导”了。(来源:第83期《清风》杂志)责任编辑:吴俊中华廉洁文化第一刊《清风》杂志由中南出版集团主管、潇湘晨报经营有限公司与华夏廉洁文化研究会共同主办,是全国公开发行的廉政月刊,月发行量近10万份。旨在“弘扬廉洁文化,鞭笞腐败现象,净化心灵家园,引导清廉人生”,倡导“让廉洁成为一种生活方式”。2010年1月17日,《清风》杂志首发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时任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亲自撰写发刊词。《清风》杂志先后在北京、上海、重庆、浙江等十多个省市建立了通联站(中心)。目前,已经成为中国廉政文化宣传教育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已经发起主办了八届全国性的中华廉洁文化论坛。2014年4月3日,湖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正式批复,华夏廉洁文化研究会、清风杂志社主办的中华廉洁文化第一网络平台——清风网(qfeng.org)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大家加入清风网读者群(一群已满,请加二群,QQ群号205152619)。新闻热线:0731-82856515。
责任编辑:廉政学者川湘子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