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从无知之幕到自我救赎_长城法哲学

来源:法律博客 作者:长城法哲学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2-08
摘要:从无知之幕到自我救赎 刘建民 据说,15世纪正义女神蒙上了眼睛,这一形象因经典而深入人心。蒙上眼睛,表示她无视(ignore)当事人的出身、财富、权力,也不看他可怜与否,更不会偏私偏爱,只根据公正的原则和客观事实来裁决(并非所有的正义议题都为人类

从无知之幕到自我救赎


刘建民


据说,15世纪正义女神蒙上了眼睛,这一形象因经典而深入人心。蒙上眼睛,表示她无视(ignore)当事人的出身、财富、权力,也不看他可怜与否,更不会偏私偏爱,只根据公正的原则和客观事实来裁决(并非所有的正义议题都为人类所关注并形成法案)。500年后,蒙眼的布条演变为美国学者约翰·罗尔斯(Rawls. J.)提出的“无知之幕(the veil of ignorance)”,认为社会契约论所谓的契约是在无知之幕后完成的。正如罗尔斯所说,“如果一个人知道他是富裕的,他可能会认为提出把累进税制看作是不公正的原则是有道理的;而如果他知道他是贫穷的,他可能就会提出相反的原则。”从神的无视(ignore)到人的无知(ignorance),其共同点在于避免各种不公正的态度、观念和主张。诚然,神是不存在的,对案件的裁判或评议,乃至于对现实的审视与批判,都是人类自己的事情,正义女神的形象无非是人类正义精神的刻画。

从历史看,社会契约论源远流长。近代社会契约论的兴起,既是人权对神权的否定,又是民主权利对王权的限制或否定。这个过程是通过思想的改造和为争取权利所进行的血与火斗争得来的,社会契约论不过是意识形态领域对新的政治文明的写照,且得到了人们普遍的认可,或者说是人民的意志。无知之幕的假设可以避免因地位、立场以及成见所带来的狭隘,但并不必然形成新的契约或共识。可见,在历史的拐弯处,需要人们进行“有知”的积极探索,无知之幕的假设毫无作用。在有些微观问题上,即使人们在无知之幕后面抛弃了偏见,与思想家或理论家或立法者提出的社会改造方案达成了虚拟的共识,仍然要面对无知之幕前的种种狭隘,没有为权利为理想而进行的斗争,一切都是空谈,无知之幕的假设也同样毫无作用。

罗尔斯认为无知之幕的后面,相互冷淡胜过仁爱加知识,这样的说法也是靠不住的。如《契约论》《正义论》的作者一样,在思想和立法领域有所贡献,都不是冷漠的产物,而是仁爱精神的体现。仁爱是博爱,而不是偏爱偏私。人们之所以认同某种理论,也不是源于无知之幕后面的冷漠,而是把自己真正提高到一种博爱的境界,如罗尔斯提出的代际正义,人生起点的公平,对征收个人累进制所得税以及遗产税的支持等。因而,没有无知之幕,也丝毫不影响《正义论》在人们心中普遍的共鸣,罗尔斯指出了现实契约形成的困难,那些理由是可以克服的。

一种具有时代精神的思想或理论,应当把握时代的脉搏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捍卫和发展人类文明的基本价值观念,抓住那些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维护社会和谐,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罗尔斯提出无知之幕,旨在让当事人放弃私利私见,实际上是美国保守的“个人主义”在社会整体需要与和谐发展前提下的扭曲(笔者不愿遣用“社会本位”一词),美国的思想文化也有它的不足与弊端。而今,世界经济发展滞缓,贫富悬殊,就业压力骤增,社会动荡。中国尤有其特殊性,改革停滞,传统思想面临分裂,社会处于大变革的前夜。在这样的历史关头,知识分子更应发扬传统的“士”的精神,直面社会,关心人们普遍的福祉,服务于社会长治久安,以仁爱精神超越自身种种的狭隘,在理论方面积极探索,在立法方面有所作为。理论只要透彻,必能征服人心。只要努力,终有收获。期待诸友加强交流,精诚奉献。

责任编辑:长城法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