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论坛来说,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友一起交流非常可贵,我记得比尔盖茨还是谁说过,人生最快乐的事是一帮跟你志同道合而又年纪相仿的人一起奋斗。特别对于你们来说,你看哪个教授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发了一篇论文,也许对你刺激不够大,但是你看到坐在你身边的小伙伴写出了如此高质量论文的时候,那种刺激更加来得猛烈。 对我自己也是如此。我是西南政法大学毕业,我记得在读书期间参加过华东师大思想史研修班,学员中现在很多已经是中国非常著名的学者,比如人民大学的周濂先生和任锋先生,华东师大的唐小兵先生,他们现在都算是成功的公共知识分子了,周濂就是写《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那位,任锋现在则是儒家领域中的青年学者,小兵兄研究公共舆论。当时我们都是学员。他们基本不记得我了,但我记得他们,现在读到他们的作品也会多一份留意,因为毕竟算那一个班的学员。他们已经那么杰出而我在湖大混得如此糟糕,这对我这个懒人多少是个刺激。当时在那个论坛的那种跨学科的交流一直是一种美好的回忆。 希望大家抓紧交流的机会。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本次论坛议程忽略了学生评议的环节,只有老师的评议,这是一种极大的缺陷。我希望将来可以加入学生互评使之更加激烈,像我这样的老师的评议更多只是来自体制规训之后的装模作样,对你们可能是种提高,但也可能是一种误导,甚至毒害。有首歌叫做《女人何苦为难女人》,何必那么早就按我们这种刻板的模子来强迫你们呢?我们已经够受罪的了。 所以我非常乐意看到我们平常读书会上学生评议学生的模式,在座的曹孝前同学一直在我们读书会上接受这种“狼跟狼的战争”,现在终于也是“小狼王成长记”了。在学术争论中在互相撕咬会更加刺激。我自己在西南政法大学办的学术节开幕仪式是这样的,一位著名教授的讲座,我自己和四个小伙伴点评,只许学生批判老师,教授讲座,学生开炮,而不是今天倒过来,你们报告,我们导师装模作样把你们都猛K一顿。 另外一个,在议程当中我看到的全是密密麻麻的论文,所以我建议将来是否可以加上像书评这样的环节。这种对经典著作的阅读很难以一种学术论文的方式呈现。论坛应该保障思想品质,怎么来凸显伟大思想对人的引导,而不是只让人看到一堆刻板的论文。这是我更多的一种期待。 该结束我这个有点拉杂的致辞了。
我刚刚提到毛泽东在此《湘江评论》。他当年的创刊词说“时机到了!世界的大潮卷得更急了!洞庭湖的闸门动了,且开了!浩浩荡荡的新思潮业已奔腾澎湃于湘江两岸了!顺他的生,逆他的死。如何承受他?如何传播他?如何研究他?如何施行他?是我们全体湘人最切最要的大问题。” 对他来说,这一使命是无产阶级革命,而我相信对今天我们来说,是自由、法治和人权的世界潮流。我们怎么通过学术方式来回应它,如何承受它?如何传播它? 上面是我作为一个比诸位年长几岁的学长与此相关的话,不漂亮,不动人,但是是我真诚想与各位说的话。愿法律成为我们的情人,愿学术成为我们的神明,以此共勉,谢谢大家!祝福大家! (邓颖、张海荣根据录音整理,蒋海松审定,略有增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