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读聊斋至《石清虚》一篇,深感尤物害人之理。 顺天邢云飞,惟奇石为好。一次偶然从河中得一宝石,“石径尺,四面玲珑,峰峦叠秀。”邢某大喜过望,以紫檀为座,供之案头,“每值天欲雨,则孔孔生云,遥望如塞新絮。” 宝石到手,祸灾不断,虽几易其手,而邢某对此石念念不忘、痴情不改。当朝尚书闻听此石,欲以百金购之,占为已有。邢某回答的倒也干脆,“万金不易也。”尚书大怒,百般搜寻,找到一个借口把邢某投到了监狱。尚书暗示邢某之子,可以宝石免除某父的牢狱之灾。邢某闻知,态度坚决:“愿以石寻死。”家人商量,一块石头,何以与命相抵?于是背着邢某将宝石交给了尚书。邢某回家听说后,几次寻死。后来尚书以罪削职,石头又回到邢某手中。八十九岁,邢某死后,儿子遵某遗嘱,把石头一起下葬。不久,盗贼破坟得石,几经周折,石堕地成碎片,“邢某儿子拾碎石,仍瘗墓中。”“士为知已者死”,邢某于此石,当得此语无憾! 蒲松龄叹道:“物之尤者祸之府。”一块石头,让邢某一生坎坷,最后落得一地碎石陪葬。假使石头仍然完好,不知他的墓还要被盗掘几次? 圣人不积,元朝尚书李秉彝就有自己的见识。有人给他送来了苏东坡的手札三十卷,他却之不受。他对自己的儿孙们说:“凡物之罕得者,我独有之,必有奇祸。”殷鉴不远,现如今多少人积金藏宝,嗜之如命,到头来查抄尽净,人财两空,到底烟销云散,“为他人作嫁衣裳”,甲乙丙丁,遁环往复,不知所终。还是老子的话说得智慧:“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