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5日,在柏林华人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会的组织下,由二十四名柏林地区的留德学人组成的参观团访问了德国国会大厦。参观团由柏林洪堡大学博士候选人陈成担任领队。 国会大厦曾经作为德意志帝国的帝国议会,后来在魏玛共和国时期是共和国议会,1933年被火焚,二战后遭到废弃,直到1990年重建,这一波三折的经历正映射了德国起伏多变的历史。如何看待这一段历史,德国人用国会大厦的重建做出了回答。1945年4月底,苏联红军攻克柏林,三名红军士兵在帝国议会大厦楼顶插上红旗。其他红军士兵也纷纷在这座建筑上留下“胜利纪念”,这些涂鸦至今清楚可见。也许,对庄严的国家权力机构来说,这样的标记是种“耻辱”,但争议过后,德国选择将它们保留下来,作为提醒和警示。在连接国会大厦和议员办公楼的通道里,还能发现了一根巨型暖气管。原来,这是国会大厦纳粹党纵火案的遗迹。德国选择把这根带有污点的历史证据放在议员们通行的必经之处,正是为了提醒立法者们牢记历史、避免重蹈覆辙。 导游讲解 两德统一后,英国建筑设计师诺曼·福斯特主持了国会大厦的重建,恢复了被毁的中央部分,并建造了一个全新的玻璃穹顶,从穹顶顶端悬下一支漏斗状的柱子,通过螺旋式通道可以到达50米高的瞭望平台,眺望柏林全景。这个漏斗状的柱子上还镶嵌有360块活动镜面,将阳光折射进议会大厅,从而减少照明的能源消耗。福斯特的设计还有一些趣闻,比如他曾为国会设计了新的德国国徽——联邦鹰。原本的联邦鹰很胖,在民间往往被戏称为“胖母鸡”。福斯特开玩笑说,如果德国是这样的鹰,如何能飞得起来。他为此设计了一只体型更苗条的联邦鹰。但是议员们可不答应,于是福斯特只能把自己的“瘦鹰”放在“胖鹰”的背面,因此新的联邦鹰有了不同的两面。
联邦议会的联邦鹰 福斯特重新设计的瘦身后的联邦鹰 国会大厦现在是德国联邦议会(Bundestag)的办公场所。会议大厅中有630个坐席,分别提供给进入议会的各大党派。国会记名表决的方式也很有趣,在议事厅外有三道门,分别是Ja (赞成),Nein(反对)和Enthaltung(弃权)。一般情况下,投票是以举手形式进行,在有争议时或者有重大影响时,所有议员起身离开议事厅,然后按照自己的投票从赞成门、反对门、弃权门进入会议厅,可以说是用脚投票的现实版本。 国会大厦是德国重新崛起的标志,铭记历史是为了展望未来,透明的玻璃穹顶寓意政治清明。参观联邦议院,访问团深刻感受到了德国对于过去历史的反思和铭记,也体会到德国的制度特色。 参观团合影 文、图:陈 成 柏林华人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