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英国脱离欧洲联盟谈判将于2017年3月底前启动,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本月17日将在伦敦兰卡斯特宫发表演讲,阐述该国具体的脱欧方案。而这也是英国2016年6月份公投脱欧之后、首次给出明确的“脱欧路线图”。 有消息称,特雷莎梅此番将表明英国准备牺牲欧盟单一市场准入权、以收回边界控制权的立场,从而实现“硬脱欧”。但随着脱欧以来英镑的持续走低及其他多重连锁效应,故此次脱欧方案的公布可能会给各方带来怎样的冲击,成为人们最为关心的话题。 【演讲内容:与欧盟“清晰切割”】 1月15日,英国《星期日电讯报》就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特雷莎梅已经准备好迎合保守党内疑欧派的观点,在英国与欧盟之间作出“清晰切割”。报道称,来自其他27个欧盟成员国的驻英大使以及英国政府负责“脱欧”事宜的高级官员,都将受邀聆听17日的演讲。 根据多家外媒消息,特蕾莎梅此次演说的重点包括:英国将准备退出欧盟关税联盟,以确保与世界各国的自由贸易协议;为取得全面控制边境,将退出欧盟单一市场;另外,英国正式退出欧盟后,将不再受到欧洲法院的规范;同时将努力化解英国因为脱欧而造成的内部分裂。 此外,她还将呼吁“脱欧派”和“留欧派”停止争斗、恢复团结,一道为共同目标而努力。“英国……这么多年来成功的一个原因,源自我们对国家统一性认同的力量、彼此间展现的尊重以及政府机构的重要性,这意味着一场投票过后,我们都应尊重结果,”特雷莎梅曾说。 她还曾指出,“胜利者有责任展现大度,失败者有责任尊重结果的合法性,这样国家才能团结在一起。现在,我们需要结束‘脱欧’引发的分裂……团结起来让‘脱欧’进程取得成功、构建一个真正着眼全球的英国。” 按消息人士的说法,特雷莎梅此次还将承诺,一旦英国最高法院裁定启动“脱欧”程序需经议会批准,她将立即向议会提交相关议案。 【出炉过程:一波三折分歧多】 其实,英国此次脱欧路线图的出炉过程堪称一波三折。自2016年6月23日“脱欧”公投结果揭晓后,英国内外就一直争议不断。当时,由于不满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当地民众还发起过联合签名请愿等方式,要求英国议会重新考虑这次公投的有效性,并呼吁举行二次公投。 同年7月9日,英国政府正式拒绝了逾412.5万人发起的举行第二次退欧公投的请愿。英国外交部代表官方表示,首相和政府均已经明确,必须尊重此前公投的结果,并称英国政府正在为脱欧步骤做准备工作,确保英国民众利益得到“最好的保证”。 2016年11月3日,英国高等法院做出裁定,要求该国政府在正式启动“脱欧”程序前需经议会批准。此前,包括女商人吉娜米勒在内的反对人士曾控告英国政府,认为如果不经过议会投票程序而启动脱欧,“属于非法”。 同年12月,欧盟及其成员国领导人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欧盟总部举行峰会,欧盟重申“脱欧”谈判三大原则,即四项自由不可分割、权利与义务对等以及“不接到通知不启动‘脱欧’谈判”的原则;而英国方面则强烈担忧谈判耗时过长,将对其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分歧明显。 2017年1月3日,英国驻欧盟大使伊万罗杰斯突然宣布辞职,但未透露其辞职的具体原因。这也是继主管金融的英国籍欧盟委员希尔去年6月辞职之后,又一位辞职的英国驻欧盟高级官员。有分析称,这让脱欧谈判蒙上了一层阴影,外界担心英国脱欧进程会因此被打乱。 而根据英国政府计划,该国将在今年3月底前启动《里斯本条约》第50条,正式向欧盟提交退出申请。按照欧盟法律,脱欧程序一旦启动,各方须在两年内完成谈判。由于各方博弈复杂、分歧太多,直至1月7日,特雷莎梅才正式宣布将提出具体的“脱欧”策略。 【后续影响:过程复杂待斟酌】 对于即将提出的首个详细脱欧计划,英国各界看法不一。有英国内阁成员担心,特雷莎梅的这番表态可能引起市场回落,触发英镑汇率的新一轮下跌;英国央行此前也预计,一旦脱欧谈判正式开始,英国的经济表现将会逐步恶化,出现“技术性衰退”的可能性将极大。 虽然关于脱欧谈判走向如何,一直没有十分明确的迹象,但英国媒体不久前的民调结果显示,许多人认为特雷莎梅对移民采取强硬立场、可能不惜以英国放弃留在欧盟单一市场为代价,将会阻碍贸易并进一步损及英镑。 为此,英国“脱欧”事务大臣戴维戴维斯15日在《星期日泰晤士报》上发表文章,暗示可能会先与欧盟及其成员国达成一份过渡性贸易协定。考虑到伦敦金融城在全球金融业中的重要地位,欧盟方面也释放出希望其他27个欧盟成员国与伦敦金融市场保持“特殊关系”的信号。 而与英欧均关系密切的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日前则表示,英国退欧将成为“伟大的事情”,他将非常努力地争取“迅速、适当地”与英国达成贸易协议。 不过,之前一直持负面态度的英国中央银行行长马克卡尼11日谈及此事表示,英国脱欧曾被视为影响英国金融稳定的最大风险,但英央行采取的措施已经缓和了这一风险,“脱欧”问题已经不是英国金融稳定的最大风险。但他也表示,总体风险水平仍有所增加,欧洲大陆面临的风险恐将大于英国。随着英国正式迈出与欧洲“分手”的步伐,一连串连锁效应恐将从欧洲大陆蔓延至全球。欧盟要如何“消化”英国的离去,稳定其他成员国的“军心”,需费思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