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孔子绝不是社会主义者

来源:绿绿堡 作者:绿绿堡 发布时间:2017-08-11
摘要:孔子绝不是社会主义者 上学时,学过一个课文,《季氏将伐颛臾》。其中最后一段如下: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
孔子绝不是社会主义者 上学时,学过一个课文,《季氏将伐颛臾》。其中最后一段如下: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论语?季氏16.1》) 传统解释为: “求!君子深恶痛绝那些,必须为要想干的(坏)事,找到理由的人。孔子我也听说,有国有家的人,(他们)不担忧人少而担忧分配不均,不担忧贫穷而担忧不安定。所以,国家分配均匀,就没有贫穷;国民和睦,就没有人少;社会安定,就不会灭亡。依照这个道理,远方的人不来归服,就修文德使他来归服;既然来了,让他安定。如今,由与求(你两人)辅佐季氏,远方的人不归服,(你们)不能让(他们)来(归顺);国家四分五裂,(你们)不能守护(稳定统一);反而策划在邦(颛臾是鲁国的加盟国,像现在的联邦)内兴起战争。我担心季孙的忧虑,不在颛臾,而是在萧墙(代指朝廷政府)内部的(斗争)。”当时我对这种解释,迷迷糊糊,不得其义。现在由于启发了独立思维,因此才有了一点开窍。其中把均理解为平均分配,我们知道,平均分配就是纯正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比我们的初级阶段的按劳分配,还要纯正!那么,孔子岂不是纯正的社会主义,进而反过来证明,社会主义更符合中国国情。社会主义是否符合中国国情,还当另当别论。但现在我要说,孔子绝不是社会主义者,因此说这里面的均,更不可能是平均分配。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中,也对孔子的话作出了解释。他说:“寡谓民少,贫谓财乏,均谓各得其分,安谓上下相安。季氏之欲取颛臾,患寡与贫耳。然是时,季氏据国,而鲁公无民,则不均矣。”我们看到,“鲁公无民,则不均矣”与“均谓各得其分”是前后矛盾的。因此说,朱子自己并没有自洽其说。朱子认为,季氏僭越朝政,君弱臣大。因此产生,君无民,故孔子称谓寡。但是,如果民少为寡,那为何,君子不患寡而患不均?很显然,寡为民少,也不是十分恰当。各得其分就是个人得到,其应该分到的东西。我们仔细看一看,这与我们按劳分配,是否是异曲同工。而实际上,这句话是没有原因,只有结果。如果我们将分的原因理解为个人需求,那么各得其分,是不是就是各取所需,这样孔子岂不是共产主义者?如果将分的原因定为自由竞争,那么孔子岂不成了自由资本主义?因此说,各得其分,可以包打天下。均分是从字面意义得出结论,而各得其分是需要逻辑说明的,说明其应分多少的正当性是什么?是君主的命令性?还是以上我们所云。我们说,朱子解释,就是“万金油”,肯定有一种切中题意,但是需要您读者,去原著中寻找。说得直白一点,朱子的解释,没有意义,就如没有解释。本人认为,解释寡、均、贫、安四个字,应依据上下文,找到逻辑根据。根据上下文孔子思维的脉络,孔子是不同意攻打颛臾的,而季氏是急于攻打颛臾的。因此说,季氏所患,必然是孔子所言的不患。文中虽然没有明确解释,季氏忧患颛臾何事?但冉有的话,“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这里面,借冉有的嘴,说出了一个理由,“后世必为子孙忧”。逻辑的推理点在于,现在我们比他强大,而潜台词是以后他可能比我们强大。从而引发孔子对最后一段的感慨,而这个感慨,就是对潜台词,以后谁强大的问题,如何才能强大的问题,进行了回答。“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这里逻辑的难点是,寡、均和贫、安是两对被放在一起的概念,其内部逻辑的关联性是什么?而得出的结论是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也就是说,寡和均以及贫和安的逻辑被打破,从而均和贫又形成了一对新逻辑,而安与其他词组发生了新联结。也就是说,寡、均、贫、安在前后两句在意义和逻辑上,应该都具有一致性。但是,贫是以均为原因的。而后文为:“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这里出现了安,我认为,这里的安,应当与上文的安,具有相同的意义。因此说,安应该是安定,安命的意思。安与倾是一对概念,如果我们将邦分崩离析解释为倾,那么安还有使安定的意思。安的前面,我寻找关键词和句,实际上安前面,就剩下来一个关键词,就是来。而关键句就是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那么我们说,来与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必然解释寡、均、贫中一个字,或者三个字都能解释。来与三个字都有联系,而实际上他是解释寡字的。孔子为什么得出,“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结论?原因是你可以修文德以来之!因此说,寡解释为人少可以,但正确的解释应该是来少。因为来多了,就不会有人少的问题。况且,孔子在前文还说,我听说有国有家者。而文中的主人公季氏,就是有家者,冉有就是家臣,而不是有国者鲁公的朝臣。孔子希望有国有家者一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各尽所能。接下来的和无寡,更进一步说明,寡是来少的意思。实际上,逻辑是这样的,来而安,安而和,和而无寡。得出了不患寡的结论后,为什么患不均?这是解释均的关键!而均无贫更是进一步说明,均是整个逻辑的关键。解决了均的问题,也没有贫了。均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因此孔子进一步得出,不患贫而患不安。我们分析到这里,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安字定天下。来了人,你让他们安定下来,最起码让他们有住有吃,对不对?我们说,你有可以分,你没有怎么办?先来的怎么分?后来的怎么分?一切问题都出来了,因为治国平天下,那可不是需要一个两个人的问题。而均字恰恰是解决这个问题。个人认为,解决人来了,你让他安顿,而且是长治久安,这需要的是一种机制,而不是简单的平均分配。因此说,朱子解释的各得其分,内涵虽然丰富。但是与人家孔子的文题不符,虽然广泛流传,但也属于中华文化的糟粕,应该予以摒弃。至于我们通俗的解释的均分,更是不靠谱。我不敢多说,如果均分超过三次,那么好容易来的人,就会都给分跑了。因为,分就涉及到从他们兜里掏钱,要知道人是自私动物,不可能个个都是圣人。况且,要是把有国有家者的财产均分,是不是越分越少,以至于无。最后谁还来?在古代,校正乐器音律的器具,称之为均。因此说,均应该是治理措施。均本身也能解释为调和,调衡,调节,制衡,制约,因此说,均既可以说是这些措施,也可以理解为这些治理措施所依据的理论和根据。古人将陶器成型的地轮也称为均,后比喻为国政。《诗·小雅·节南山》曰:“秉国之均,四方是维”。因此说,孔子最有可能的是继承诗经的思想,将那种政通人和的国政,比喻成均。所以,才有了修文德,让远人归服,让近人安命的治国理念。国家治理的好,首先是老百姓受益,都会富裕起来。而减税休民,从来都是国家惠民的主要政策。老百姓都富了,都安居乐业了,怎么还能再有贫穷的问题?因此,孔子得出均无贫的结论。绝对不是我们教科书所言,大家都穷,也就无所谓了。这样,孔子岂不是有了啊Q的精神。不但啊Q,还颠倒了黑白,因为,都穷绝对不可能是不穷。因此这样的均无贫,不但逻辑错误,更是事实的错误。最后,我们扣一下主题。孔子绝不是主张财产均分的社会主义者。因此说,教科书如此的解释,早晚都会被丢进历史的垃圾堆。
责任编辑:绿绿堡

上一篇:【原创】落叶叹秋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