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侯才:《德意志意识形态》导读

来源:华淳道人学习园地 作者:华淳道人学习园地 发布时间:2017-07-22
摘要:学点马列 侯才: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历史地位《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个人认为,德意志意识形态甚至可以说是我们学习和研读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经典著作,或者说首选的
学点马列 侯才: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历史地位《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个人认为,德意志意识形态甚至可以说是我们学习和研读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经典著作,或者说首选的经典。为什么这样强调?我以为,可以给出三个方面的理由。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集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哲学思想之大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标志第一,德意志意识形态集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哲学思想之大成,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标志。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回顾一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过程,一般说来,我们可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划分三个小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我们可以称为酝酿和形成阶段,这是从1842年至1844年初;第二个阶段可以叫做理论构建阶段,时间是从1844年初到1846年;第三个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问世阶段,时间是从1847年到1848年。《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书是写于1845年11月,到1846年5月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构建阶段的标志和结束。大体说来,在1842年之前马克思和恩格斯都站在黑格尔哲学唯心主义立场之上,从1842年到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开始由哲学唯心主义转向哲学唯物主义,到1844年初,他们大体上已经完成了从哲学唯心主义向哲学唯物主义的转变。 1844年初开始,他们开始系统的论证自己的理论,在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前,他们已经写作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以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等几篇或者几本主要的哲学著作。这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一页,这是《神圣家族》一书的扉页,这是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的手稿中的一页。这些著作都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做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在此之后,马克思和恩格斯面临的主要的任务就是详细制定和论证关于他们哲学思想的各个方面的新观点、新见解。那么这样一个夙愿正是通过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得以完成。所以,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是这样回顾当时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情景,他说,“当1845年初,恩格斯也住在布鲁赛尔时,我们决定,共同阐明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这一工作实际上也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应该说不仅集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哲学思想发展之大成,而且也应该说它是以往整个西方优秀文化和哲学的结晶。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马克思本人读书和研究的年表中看出。这是马克思读书和研究的一份年表,从这份年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在1837年之前,马克思已经研读了黑格尔的大部分的哲学著作,而在1841年到1843年,他又研读了费尔巴哈的主要著作。在此期间,从1842年10月到1843年,马克思又系统地研读了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主要著作,而从1843年底到1845年初,他又系统地研究了英法经济学的著作特别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著作。我们一般说,马克思主义有三个主要的来源,德国古典哲学,空想社会主义主要是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然后是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实际上这三个方面也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的来源。所以,从意义来说,《德意志意识形态》实际上也是以往整个西方哲学主要思想或者主要思潮的一个结晶。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以揭示人类历史发展一般规律为主旨,是阐释唯物主义历史观最系统和详尽的著作 我们强调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重要性,从第二个方面来说,主要是《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书是以揭示人类历史发展一般规律为主要任务,这本书可以说是阐述唯物主义历史观基本原理最系统和最详尽的著作。马克思传记的著名作家戴维?麦克莱伦曾经这样说过,他说,马克思后来从未如此成篇地细致地叙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今天这部著作仍然是具有信服力和明晰性的一部杰作。 《德意志意识形态》所以成为马克思特别详细系统叙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著作,主要是因为马克思、恩格斯为这本书制定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批判青年黑格尔派哲学来系统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也就是说这本书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揭示和阐述主要是通过对青年黑格尔派哲学的批判实现的。批判青年黑格尔派哲学主要是批判这一哲学学派的历史唯心主义观念论,可以说马克思、恩格斯在本书中对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唯心主义观念论的批判,实际上也是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观念论的批判,甚至可以说也是对以往整个西方唯心主义观念传统的批判。我们所说的青年黑格尔派哲学主要是以鲍威尔、费尔巴哈和施蒂纳这三位哲学家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其主要影响是从1835年到1845年,大抵十年期间,他们对当时的代表整个普鲁士封建专制主义的宗教意识形态进行了彻底的批判,但是他们的局限性也表现在主要局限在对宗教观念的批判,而没有深入研究产生宗教观念的德国现实,没有深入到德国现实社会、德国现实实践。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从施特劳斯到施蒂纳的整个哲学批判都局限在对宗教观念的批判,但是这些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本身和德国现实之间的关系问题。(三)《德意志意识形态》受到当代国际哲学界的瞩目,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最重要的思想理论来源《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重要地位表现在第三个方面是《德意志意识心态》这本书设计当代国际哲学界的瞩目,我们可以说它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特别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最重要的思想理论来源。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的事实来看《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书在当代的影响。首先,《德意志意识形态》与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可以说构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一当代重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和流派的主要思想理论来源。此外,《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书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哲学界最为关注的一本书,我们可以说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来源和动力。这本书甚至在根本上颠覆了我们以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统理解和阐释,特别是受苏联教条主义传统模式影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统理解。 从2012年对百度关于经典著作搜索条目的一次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本书也是当代最有影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那么在这次关于经典著作主要是哲学经典著作的搜索条目量的统计中,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达到500多万条,是8本哲学经典著作中的首位。这本书也特别受到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国际版编辑委员会的重视,马恩全集国际版第二版编辑委员会为此专门出版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电子版。图片是2011年在日本召开的一次国际研讨会,在这次研讨会上,日本编辑委员会专门就电子版的编辑做了专门的介绍。《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书在当代受到特别的重视,也与这本书出版状况相关。这本书由于种种原因,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生前没有能够出版,只有个别章节作为论文发表在当时的几本杂志上。这本书的第一章的第一次发表是在1924年,是有苏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以俄文的形式发表的。而这本书全书第一次发表是到了1932年,1932年苏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以德文原文形式发表了这本书的全文。而这本书的中译本也就是汉语本,则是到了1938年,1938年郭沫若翻译了这本书的第一章,是在当时上海言行出版社出版的。 我所以强调这本书马克思、恩格斯生前没有出版,是因为这一情况造成了这样一个事实,也就是列宁生前没有能够看到这本书,甚至毛主席也未能够关注和阅读这本书。所以,基于这一情况,我们甚至可以说,如果列宁生前读到这本书,也许我们可以说,列宁哲学思想不会是我们今天现在的样子。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理《德意志意识形态》全书约有40多万字,第一章有将近6万字,这本书的第一章可以看作是全书的导论,集中了全书的主要内容和精华。所以我的讲解和介绍主要集中全书的第一章。第一章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线索,我把它概括为三句话:就是以现实的个人为出发点;以人的实践活动作为马克思主义全部哲学的现实基础;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目标。我分四个方面介绍《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的主要内容。 (一)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手稿I)第一部分,关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到第一手稿,在第一手稿中,马克思、恩格斯应用经验的、实证的方法通过研究和揭示人类历史的现实前提,阐明人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出发点。在此方面,他们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观点和命题。 首先,他们强调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个人,也就是现实的个体。所谓现实的个人是指从事实践活动的个人,也就是实践主体,作为实践主体的个人或者个体。马克思、恩格斯所以把人作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出发点,是因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就是个人的存在,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就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把现实的人也就是从事实践的这种实践主体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或者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出发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最重要的也是基本的原理,把人作为研究对象和中心应该说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创。但是怎么样理解人,怎么样回答人的本质,这一点就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一切旧哲学的区别。 马克思、恩格斯从人这一现实的出发点出发,从实践的观点来界定人的本质,他们强调,人的本质就是人的实践活动,也就是从实践的观点来理解和界定人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在书中强调,一旦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实际上人就已经开始把自身和动物区别开来。对人的本质从实践的角度来加以界定,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独创。这一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唯物主义和以往的所谓一切人道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关于人性的各种理解的一个根本的区别。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这种理解,人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人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而不断生成和完善的过程,而人的历史就是人们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而生成的历史。 如果说实践是人的本质规定,如何理解人们的意识?所以在这本书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意识的本质进行了重新的界定。他们把人们的意识理解为人们物质实践的产物,他们认为,人们的意识是在人们精神交往过程中产生的,是伴随人们的精神交往而发展起来的,而人们的精神交往则是人们物质交往、人们的物质活动的产物。所以,基于这种理解,他们强调人们的意识只能是人们的存在的反应。但是,与以往的旧唯物主义不同,他们从社会性的角度来理解人们的存在和人们的意识。所以,他们在存在和意识之前都加上了“社会”这样的概念。强调人们的存在,实际上是人们的社会存在,而人们的意识,实际上也是社会的意识。 所以,他们强调,不是意识决定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那么什么是人们的社会存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所谓人们的社会存在实际上就是指人们的现实生活过程,首先是人们的物质生产过程,也就是说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过程。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对于所谓存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做出了同以往哲学特别是同以往旧唯物主义不同的解释,强调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理解同旧唯物主义不同的地方表现在,旧唯物主义对存在和意识的理解基本上或者主要是或者往往是从自然性的角度来理解的,而马克思、恩格斯则是从社会性的角度来理解的,他们强调的人们社会存在的过程首先是指人们的物质生活过程。 根据以上的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对唯物主义历史观做出了一个特殊的界定,他们强调,所谓唯物主义历史观实际上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人们实际发展过程的科学,而且这种科学是一种真正的、实证的科学。也就是通过我们的经验能够证明的一种科学。这种定义实际上是从主体和主体实践的角度对唯物主义历史观来加以界定的。以上是关于唯物主义历史观它的主要的前提和现实出发点这方面的内容的介绍,主要体现在第一手稿中。 从以上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把现实的人规定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或者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出发点,实际上是肯定了人是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这种历史主体实际上既是指实践主体,实际上也是指价值主体。这种肯定实际上也就肯定了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所具有的中心地位。但是,在以往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诠释中,却把以人为出发点当作抽象的人道主义或者人本的这样一种主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本主义或者抽象的人性论来加以批判,应该说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误读和错判。 我可以举个例,周扬他曾经任过中宣部部长和中宣部的顾问,那么在1983年纪念马克思诞辰100周年的一次学术演讲中,把人是马克思主义现实出发点这样一个重要的命题加以重申和强调,据此强调,人在马克思主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且作以发挥,强调人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目的。但是这样一个重要的观点,当时却被作为鼓吹资产阶级人性论或者抽象的人道主义、人本主义遭到批判。当然,这种批判是错误的,是不能成立的。以上是我介绍的关于《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唯物主义历史观基本观点的第一个方面的内容,主要涉及第一手稿的内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前提和现实出发点是人,是现实的个人,或者现实的个体,也就是实践主体。 (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科学基础和本质规定(手稿II、III)下面我介绍第二个方面的内容,关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科学基础和本质规定。这主要体现在第二和第三手稿中,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实践的观点,来展开他们关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理解,来构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整个理论大厦。首先,他们强调物质生产是人们所面对的感性世界的现实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所强调的感性世界是指人们所经验到的、感觉到的周围的世界,也就是我们认识的课题和实践的课题,它是被纳入我们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已经经过我们实践活动改造发生变化的或者正在经受我们实践改造发生变化的这样一个世界。那么这样一个世界,显然是不能和我们的实践活动、和我们的物质生产相分离的,它是由我们的实践活动构成的。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强调,我们所面对的真实世界实际上是我们周围的、我们所能经验的这样一种感性世界。而这样一种感性世界实际上是由我们的实践活动所中介、所构成的,我们的实践活动就构成这一感性世界的现实基础。所谓自然界和人的统一,提法类似于我们中国传统哲学所强调的天人合一。那么马克思、恩格斯强调,所谓自然界和人的统一,它不是没有中介和现实基础的,中介和现实基础实际上就是我们的实践活动,具体说来,在现代社会就是机器大工业,工业就是我们和自然界相统一的现实基础。所以,我们所谓周围的感性世界实际上是工业的产物,是我们世世代代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和结果。从这样一种观点来看我们的物质生产是这样获得。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实际上物质生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实际上不仅是我们为了生存所必须从事的活动,因此,它是我们的第一个历史活动,而且也应该说它是一切历史赖以存在的一个基本的条件。那么意思也就是说,实际上物质生产构成我们整个人类社会和历史存在的基础,它是我们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的根源和根本动力。这个理解和以往哲学家们、和以往哲学史中对物质生产对劳动的理解完全是不同的。以往的哲学家们往往把物质生产和物质生产意义上的劳动视为和动物性的活动没有区别的这样一种活动,他完全是出自本能的、自然的甚至是利己的这样一种动物性的活动。正因为以往的哲学家们把人的物质生产和物质生产意义的劳动理解为动物性的劳动,所以他们没能够揭示物质生产劳动在人类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而马克思、恩格斯把物质生产这种基本的活动理解为社会性的活动,而不是自然性的或者本能性的活动。所以,他们把它看作是人类一切历史的一个基本的条件。由此出发,他们就开创了对人类历史的理解的一种新境界,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本书中所强调的,实际上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所有的历史观都应该注意的一个基本的事实,任何历史观实际上都应该研究它的全部意义和全部范围,但遗憾,以往的历史观却没能够做到这一点。从此出发,马克思、恩格斯又研究了人类实践活动的各种类型和主要的表现形式,他们认为,人类的实践活动实际上大抵有物质实践、政治实践和精神实践几种类型。宗教实践也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类型,但是一般说来,宗教实践也可以被纳入到精神实践范围之内。那么如此说来,一般来论,人们的实践活动就包括物质实践、政治实践、精神实践三种形式。但是这三种形式,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并不是平列或者具有均等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强调,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应该是物质实践活动,人们的政治实践、精神实践取决于和立足于人们的物质实践。从这一理解出发,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手稿中又具体分析了人的生产、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三种生产的关系。人的生产主要是指家庭关系,人类的繁衍,也就是人的生命的生产和再生产。那么第三种生产,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不要把它看作彼此独立分离的三种人类实践活动,而应该把它们看作人类实践活动的三个方面或者三个不同的因素、三个不同的要素。这三者的关系,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解,物质生产是为了满足人的生命生产的需要,而人们的精神生产则决定于人们的物质生产,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两者生产的分离,实际上是从社会分工导致从事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有不同的群体承担所造成的,而只有在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以后,人们的精神生产才真正发展起来。基于以上对实践活动的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手稿中特别强调,唯物主义历史观实际上也是一种实践的唯物主义。他们说,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及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改变现存世界或者改变现存事物。实践唯物主义,实践的唯物主义概念,按照我的理解应该包含两个方面重要的含义。首先,实践观和唯物主义是统一的。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解,彻底的唯物主义对对象的理解、对周围世界的理解脱离不了人们的实践活动特别是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所以,只有从实践的观点出发,我们才能够达到真正的一种彻底的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理解。第二个含义,实践的唯物主义也包含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主义,实际上是和他们的共产主义学说是相统一的,也就是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统一。所谓共产主义,就是把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主义转化为实践,由理论转化为实践,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化、现实化实际上就是共产主义。以上是关于唯物主义历史观关于实践的观点的一些重要的论述。应该说关于实践的观点特别是对于历史的实践的这样一种理解,是马克思、恩格斯理解人类社会的一把钥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以往旧哲学的一个根本的区别。正是从物质实践观点出发,马克思、恩格斯才实现了对以往哲学的革命性变革,开辟了人类认识的一种新的道路和新的境界。我们也可以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根本的哲学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或者说认识方法。习近平总书记也曾经在他的讲话中特别强调,唯物主义历史观关于实践的观点。例如,他在中央政治局第20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就特别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注意要重视和掌握关于实践的观点”。他说,“要学习掌握、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我们推进各项工作,都要靠实践出真知”。那么可以看作是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一种理解和强调。(三)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手稿I-IV)第三个方面的内容,是关于唯物主义历史观有关社会结构和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所谓社会基本矛盾是毛主席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一种表述。这样一个基本原理实际上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社会基本结构的一种分析。在此方面,在手稿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了一系列重要的观点,比如,他们提出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实际上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那么生产关系在本书中,马克思、恩格斯又把它称为交往形式或者交往关系。他们强调,按照我们的观点,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这样一个基本的原理就指出,所有社会现象、社会矛盾、社会对立实际上都可以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中得到解释和解答。也就是说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作为所有社会矛盾中的最主要的最根本的矛盾。第二个重要的观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手稿中,对于分工做了系统的论述,其中特别重要的一个观点是这样一个观点,他们把分工作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一个中介,作为联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一个媒介或者一个桥梁。也就是说分工既为生产力所决定,反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同时它又决定生产关系。实际上分工的不同形式就是所有制的不同形式,而所有制,大家知道,就是生产关系中的最主要的要素。所以,在手稿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实际上分工和所有制比如说私有制它们是同等程度的概念。强调这两者是同等的概念是在意义上,也就是说这两个概念实际上说的是同一件事情,分工是说的人们实践的活动或者说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本身,而所有制说的是人们实践活动的结果。一个强调的是活动或者活动过程本身;一个说的是活动的结果。除此之外,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手稿中还特别详细论述了分工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们强调,分工实际上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发展的最主要的推动力之一,或者说主要力量之一。除此之外,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生产关系也就是社会的经济基础给予了特别的重视。大家知道,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生产关系的总和理解为社会的经济基础,所谓生产关系的总和就是指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四个环节的总和。生产关系的全过程,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具有基础的作用,它们一个方面为生产力所决定,但是同时,它也构成政治国家和意识形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政治和观念上层建筑的基础。所以,在手稿中,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他们所谓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实际上就是从物质生产出发,把交往形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生产关系,理解为社会的经济基础。从经济基础来理解国家和各种社会意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意识形态的各种形式。在1856年,马克思致燕妮的一封信中,马克思甚至把生产关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地位比喻成燕妮在马克思私人生活中的地位。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对生产关系概念的重视。除了上述这样一些重要的观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手稿中还回答了国家和法以及意识形态的本质。关于国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手稿中明确提出,国家实际上是统治阶级各个人借以实现他们共同利益的一种形式,它也是经济基础的一个集中的表现。 关于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各种法律,包括司法和公法,在手稿中,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它们实际上都可以看作现存的生产关系特别是所有制关系的一种反应和表达。关于意识形态,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手稿中强调,它们实际上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因为如果一个阶级在经济和政治上占统治地位,那么他们的思想也必然在思想领域中占统治地位,也就是说统治阶级的思想肯定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那么或者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那么肯定他们同时也必然是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以上是手稿第三部分的内容,我们对唯物主义历史观中关于社会结构和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做了一个概述。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关于社会结构和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和观点。如果我们将这种基本原理作为方法论来运用,我们可以将其称为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予以特别得重视,在中央政治局第11次集体学习时,他在讲话中特别强调,全面深化改革要特别注意学习和掌握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分析的方法。也就是说唯物主义历史观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和方法是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的最重要的最根本的指导思想,或者说最重要的哲学基础。 (四)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价值目标及其社会构想(手稿II、IV)下面我介绍手稿中唯物主义历史观第四部分的主要内容,关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价值目标及其理想社会的构想。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在手稿的第二部分和第四部分中,特别是在手稿的第四部分中或者第四手稿中。我们以往往往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解为共产主义社会的价值观,但是实际上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价值观。确切地说,应该说它首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价值观,然后把它现实化、实践化,它也就转化为共产主义社会这一理想社会的价值观或者说价值目标。 那么对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手稿中进行了全面的论述,他们提出了这样一个目标,也就是实现有个性的个人,或者说实现自由个性。“自由个性”这一概念,我们也可以翻译成自由人格。所以,所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可以说就是一种自由人格的实现。那么在此方面,在手稿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也阐述了一系列重要的观点。 比如,第一个重要的观点,他们明确把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每个个人、也作为整个人类的价值目标。这句话在手稿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了这样的表述,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也就是说在共产主义这一理想社会的条件下,每个个人或者每个个体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那么这种自由也就是一种真正的个性自由或者说人格自由。所谓人格自由,按照我的理解,就是从物的束缚和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也就是说既要从人身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也要从对物的依赖关系,比如说对物质财富、对货币的依赖关系中解放出来,既摆脱了人身关系,也摆脱了物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也就实现了真正的人的人格自由。 第二个重要的观点,在手稿中,马克思、恩格斯特别强调,共产主义实际上就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基本原则的一种社会,那么这种社会实际上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一个结果,也就是说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运动的一个结果。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所谓共产主义它是在推翻旧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的,也就是说是取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之后产生的。第三个观点,马克思、恩格斯还强调,共产主义作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体现,它实际上可以称为一种真正的共同体。在以往的社会中,人们也可以把社会称为一种共同体,但是马克思、恩格斯把它叫做虚假的共同体或者称为虚伪的共同体,而不是真正的共同体。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把以往的社会叫做虚伪或者虚假的共同体,是因为他们认为以往的社会共同体实际上是有阶级构成的,而个人是作为阶级的成员参加的,所以,这种共同体是由阶级的成员所构成的共同体,还不是作为真正的个人所构成的共同体。到了理想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也就是说在阶级消亡之后,那么时候,个人已经不再是阶级的成员,所以,时候个人联合构成的共同体,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才是真正的共同体。这样一种共同体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才能够真正实现一种真正公正的伦理道德原则。那么这种伦理道德原则就是利己和利他的统一,也就是说既不是绝对的利己主义,但也不是绝对的利他主义,而是利己和利他的有机的结合。关于这一点,他们在手稿中特别强调,共产主义这种真正的公正的道德原则,既不是爱的原则或者说自我牺牲的原则,也就是说我们所说的绝对的利他主义,但是也不会是绝对的利己主义,也就是说它只能是利己和利他的有机的结合和统一。 第四个重要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特别强调,共产主义要以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和世界历史的形成作为两个最重要的前提。首先,它要以高度的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也就是说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实现要具有深厚的、高度的物质基础。所以,从意义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手稿中甚至说,建立共产主义实质上具有经济的性质,也就是说要为共产主义建立最必要的深厚的物质基础,除此之外,他们强调,共产主义的实现不是地域性的,而是全球性的,也就是说必须要等到世界历史的形成、世界历史的初步完成才具备这样一个条件。所以,他们在手稿中特别强调,共产主义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它才是可能的,所谓世界历史性的存在,就是说各个国家和民族要有一种民族历史转化为世界历史性的这样一种历史,要有民族性的存在变成一种世界历史性的存在,就作为整个世界历史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而在这样一种条件下,个人也不再是民族性的个人、地域性的个人,也必须是世界历史性的个人。 最后一个重要的观点,马克思和恩格斯特别强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自由个性或者自由人格的实现,实际上是一个现实的运动和过程。他们强调,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实际上不是应当确立的某种状况,不是要求现实必须与它相适应的所谓这种理想,它是一种现实的运动。所谓现实的运动,就是说这一运动的条件实际上它是现存的,是有现有的、既有的各种条件和前提产生的。我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强调共产主义理想是一个现实的运动,那么这种理解和我们通常以往对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的传统的诠释实际上是有重要差别的。也就是说,这种观点坚持了理想性与现实性、过程和结果的有机的统一,而且他把着重点放在过程性、放在现实性,而不是放在结果,不是放在理想或者说理想性。根据这样一种理解,应该说共产主义是从人类出现在地球那一刻起就开始的一种现实的运动,是我们每时每刻都在经历的一种现实的运动。因为从理论上来说,理想和现实、过程和结果是不能分离的,如果理想同现实分离,这种理想就是空洞的,就是空洞的、抽象,同样如此,如果结果脱离过程,它也是一个赤裸裸的空洞的抽象。所以,我认为观点对于我们理解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解共产主义这一理想社会的目标是特别重要的。 实际上总结我们社会主义运动过去所经历的种种曲折和失败,实际上从认识论根源来说,都是片面强调共产主义或者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种理想、是一种结果,而且是我们这种现实所面临的现实必须与它适应的这样一种理想和结果。所以,我们以往往往用共产主义这样一种理想和价值目标来剪裁我们的现实,所以往往不够生产力和世界历史的形成这样两个最重要的共产主义形成的条件,片面强调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不断调整、改变,甚至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所以就导致了社会主义运动的种种灾难性的后果。我要强调,马克思、恩格斯在手稿中所提出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样一个原则和目标,在当代不仅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承认和认可,也得到当代几乎所有的各种哲学流派包括美国新实用主义、包括民主社会主义理论家的认可。我们对马克思、恩格斯所提出的这样一个价值目标,真正在党的官方的正式文件中予以强调和肯定实际上是从2001年才开始,也就是在江泽民总书记纪念我们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才开始肯定和强调这样一个重要的价值目标。 到了2012年,胡锦涛总书记就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把它正式列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也就是说把自由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基本的范畴。 习近平总书记对这样一个价值观和原则也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和强调,他早在2010年,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的讲话中就特别强调,领导干部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首先就要重视和掌握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样一个基本的观点,要注意和注重在我们领导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以上是我对手稿中关于唯物主义历史观第四个方面的内容也就是说关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价值观、价值目标及其社会理想的主要观点的介绍。本讲所要介绍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特别是本书第一章的主要内容至此就全部介绍结束,应该说这种介绍还只是概要性的,不全面、不系统的。 下面我做一个简要的小结。我们在掌握《德意志意识形态》特别是第一章的主要的内容的时候,要注意把握我在开始时所提出的这本书的主要的基本的线索,就是以现实的个人为出发点,以人的实践活动作为马克思主义整个哲学、唯物主义历史观全部理论的现实基础,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或者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整个的价值目标、归宿和目的。在这里边,实践观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观实际上构成了两个最重要的维度,那么这两者像两条互相交织的红线,应该说贯穿在整个全书之中,也就是说贯穿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整个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历史体系之中。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实践观体现客体的维度,而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观则体现主体的维度。所以,可以说这两者的统一,实践观和以自由全面发展为基本原则的价值观这两者它们的统一,实际上也就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或者说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我认为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髓,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真髓,也是它们在当代所以还具有现代性、具有当代意义和价值的原因之所在。本讲的内容到此结束。有错误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感谢大家!
责任编辑:华淳道人学习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