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扯扯中国民航的“蛋”

来源:静法允公惟其允公,才能高瞻远瞩 作者:静法允公惟其允公,才 发布时间:2017-07-12
摘要:法静亦水 墨菲法则说,只要有可能的,总会发生 一直很关注民航,尤其是中国民航。只要与民航有关的事件发生,我总要唠叨唠叨。不管是否有道理,也算是一家之言。今天,我说是扯扯中国民航的“蛋”,其实是有点言不由衷或者说夸大其词。毕竟,近期与中国民航有
法静亦水 墨菲法则说,只要有可能的,总会发生 一直很关注民航,尤其是中国民航。只要与民航有关的事件发生,我总要唠叨唠叨。不管是否有道理,也算是一家之言。今天,我说是扯扯中国民航的“蛋”,其实是有点言不由衷或者说夸大其词。毕竟,近期与中国民航有关的信息,只是让我无法淡定而已。 中国民航的骄傲是安全水平,这的确是值得大书特书的。自从2010年8月24日河南航空伊春空难发生后,直到今天,中国民航能够在发展速度很快的背景下,保持着在国际民航运输领域都值得骄傲的安全记录,与民航领导分不开,与民航各级管理者分不开,与民航的一线员工分不开。 按照民航2016年统计公报所说,截至2016年底,民航全行业运输飞机期末在册架数2950架,比上年底增加了300架。由此可见,中国民航的发展速度。其实,我们都知道的是,C919的600架飞机意向订单,基本上都是中国民航各企业在“消化”。更何况,众所周知的是,前几天中国航材总公司又购买了140架空客飞机。反正,国内各航空企业的飞机都得通过这个“二道贩子”来采购的。 至于飞机场的修建,在中国也是大手笔。毕竟,拉动经济刺激增长,投资于“铁公鸡”是最重要的内容。而“鸡”自然就是国内的飞机场了。盈利不盈利,有没有客货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能够增加GDP和展示大国盛世的形象。 不过,正如墨菲法则所说,只要有可能的,总会发生。从民航今年以来的安全事件来看,安全的隐患也有不少。 当然了,中国民航的安全水平是在“牺牲”航班正常性的基础上获得的。刚才在《民航资源网》上看到了民航2017年6月的航班正常性数据,让我深刻的体会到,航班延误已经是中国民航的新常态了。 6月全球大型机场出港准点率中,日本的新千岁机场以96.18%的出港准点率排名第1,其起飞平均延误时长仅7.30分钟。6月全球中型机场出港准点率中,日本宫崎机场以96.62%的出港准点率排名第1,其起飞平均延误时长为10.42分钟。而与此相比,6月中国大陆地区千万级机场的出港准点率中,兰州中川67.19%、乌鲁木齐地窝堡66.95%和重庆江北64.93%位列前三甲。同时,在6月份,南京禄口是受恶劣天气影响时间最长的机场,累计长达112小时;广州白云、杭州萧山、上海浦东和温州龙湾机场则分别受到80小时、56小时、54小时和45小时恶劣天气的影响。 而航空公司的航班正常性数据,中国航企更惨。6月全球大型航司到港准点率排名中,土耳其的飞马航空以97.32%的到港准点率排名第1,其到达平均延误时长为2.93分钟;6月全球中型航司到港准点率排名中,夏威夷航空以97.48%的到港准点率排名第1,其到达平均延误时长为4.28分钟。要知道,6月中国大陆地区十大主要客运航司到港准点率最高的是天津航空,到港准点率71.09%,到达平均延误时长34.93分钟。 这些都是来自飞常准的数据,相信要比中国民航自己统计的各类数据准确。而这样的航班正常性之下,自然中国民航的安全水平就高了。同样的航空器,同样的空管设备,同样的机场设施,同样的人员培训标准,中国的“异常天气就频繁”?中国的“其它用户占用空域就多”?估计很多民航旅客都有体会,坐在航空器中,就是不能起飞,因为有流量控制。很显然,在国内流量控制已经成了中国民航运输领域最常见的延误原因了。 民航业内人士曾经在两会上提议,多开放一些中国空域供民航使用。问题是,中国有中国的特色,空域的管理体制改革起来涉及的方面很多,同时也需要时间。换句话来说,就是中国民航的发展速度太快,民航包括飞行员数量、空管人员业务素质、机务维修水平等都不匹配。这些问题,再加上空域的限制,也就使得中国民航的航班正常性很差了。 航班正常性差也就经常性的导致“机闹”的出现。比如说,昨天晚上发生在兰州中川国际机场的旅客滋事事件就很典型。由兰州飞往合肥的TV6015号航班,计划起飞时间为17点55分,因合肥机场流量控制原因,不能按时起飞,造成延误。一名穿黑色上衣、体型较胖的男性旅客情绪激动,用身体冲撞地服人员,用手掌击打登机口验票台,对民警身体撕扯,抓伤民警胳膊,试图抢夺民警手中警械,声称要让民警下跪道歉。 这些都是来自兰州机场警方的通报内容。虽然警方通报只有一名旅客与家属,但是,这延误没有时间的消息影响的是127名旅客,其他(她)人咋可能都“情绪稳定”呢? 从6月份开始到现在,中国民航的延误几乎成了家常便饭。甚至有人将延误与海航的公务机5873联系起来。是否如此不好说,但是正如飞常准的数据统计所表明,中国民航的安全水平是建立在航班高延误的基础上。而6月到现在的国际国内机场航企的航班正常性数据,都已经充分说明,7成以上的航班延误数据,让中国民航的管理痼疾暴露无遗了。 提到中国民航的管理,不能不说旅客信息的安全问题。媒体网络多次报道过,旅客购买民航机票后,收到退票信息随后被骗的新闻。这类事件的原因就是旅客购买机票后的信息,被中国民航的相关部门或者人员泄露了。当这些民航相关部门或者人员有意无意的泄露信息被利用后,凡购买中国民航机票的人就成了潜在的诈骗受害者。 购买机票的消费者成了受害者,同时,还有搭乘中国民航航班的消费者也被泄露信息。比如说,今天媒体上曝光的宋军和马丛两人,一个是在民航空管局调度室工作21年后辞职的人,一个是在海航金鹿(公务机)航空有限公司的值班员。在2015年12月至2017年3月间,宋军将马丛按照其要求查询整理的部分公司客户的包含飞行日期、起落站、航班号、机型、机号等内容的涉及146人的561条行踪轨迹信息,通过邮箱发给外人。信息外泄之后,其破坏性后果给相关客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总而言之,中国民航7成以上的航班延误,让中国民航引以为骄傲的安全记录没有任何价值,但是暴露出来的中国民航的管理痼疾却让人痛惜。也许有很多问题是中国民航无法克服的,不过,针对中国民航消费者信息外泄,中国民航总应该有些措施,总应该有些有效的手段,来避免诸如此类的漏洞吧。显然,中国民航的“蛋”,不仅仅是安全水平,还有信息泄露的问题。闲言毛
责任编辑:静法允公惟其允公,才

上一篇:吾欲与若复牵黄犬,逐狡兔,岂可得乎!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