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越有劲的话不一定越起作用 ——狠话毒话的效果不见得更有效

来源:民意网 作者:民意网 发布时间:2017-07-05
摘要:日常论点 力量 越有劲的话不一定越起作用——狠话毒话的效果不见得更有效[点击查看原图]在依法维权方面,在企业管理方面,在法庭辩论方面,在写文章方面……等等,并不是越有劲的话越起作用。理智的话,客观的话,饱含情感的话,讲道理的话,……等等,才更能
日常论点 力量 越有劲的话不一定越起作用——狠话毒话的效果不见得更有效[点击查看原图]在依法维权方面,在企业管理方面,在法庭辩论方面,在写文章方面……等等,并不是越有劲的话越起作用。理智的话,客观的话,饱含情感的话,讲道理的话,……等等,才更能够说服对方,才更能够让更多的人关注,能够传播得更快,传播得更远。有劲的话,狠话毒话,极端的话,在适当的时侯用一句两句,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用得太多,会适得其反。一个古代的故事在中国古代,一个很矮的人遇到了一个强盗,强盗抢走了矮子的全部财产,为了不留后患,举起刀来要砍死这个矮子,矮子说了一句:别人都叫我邢矬子,你这一刀下去,我岂不更矮了吗?强盗哈哈大笑离去。这个人没有用你杀死我,我做鬼也要报复你的狠话。一个外国的故事在伦敦的同一条街上,住着三个裁缝。一天,一个裁缝在他的橱窗里挂出了一块招牌,上面写着:伦敦最好的裁缝另一个看到了,在同一天也挂出了一块招牌。招牌上用大写字母写着:英国最好的裁缝 第三个裁缝看了后,思考了很久。几天之后,他也挂出一块招牌,上面写着:这条街最好的裁缝。您说,哪一个更高明?显然是后者。[点击查看原图]第一个我自己的故事笔者当年和挑战我的人论战,这个人问我的能力,问我的学历,我故意往低了说,该人得意洋洋的批评我说,我说你怎么这么次,你上学的时候是不是班级最差的?我回答他说,是是是,你说得对,我当年在班级确实最差。我接着问他:你当年是不是班级最好的?此人傲慢地说是。我开始反击了。我找一个论题,问他:一个人说,只给不给自己剃头的人剃头,请问:这个人给不给自己剃头?为什么?一下子把他问住了。这个问题,和中国古代矛和盾的问题一样,没有专业的逻辑学知识是回答不上来的。我接着说,看来你们那个班级都是次品,我在我们班级最次的学生,都能够把你这个最好的学生问助,也就是说,你们班级最好的,不如我们班级最次的。我们班级组词的,都可以给你们班级最好的当老师了。他最终彻底服气了。[点击查看原图]第二个我自己的故事在监狱的时候,笔者因故被叫到监区教导员那里,因为笔者没有任何毛病,在回答教导员的问话时,我就顶撞了他几句,他根本就说不过我,根本就不是我的对手。为了避免难堪,教导员对我说:朱以山,你这样对我说话,这样顶撞我,你就不怕我给你关押小号,给你带镣子吗?我没有思考就回答他:您不能。他一愣,我紧接着说:凭您的胸怀和度量,肯定不会那么做。给这个教导员弄得哭笑不得。广告上都不允许用的字眼,文章里更不能多用“最”、“很”、“特别”、“极其”……等修饰程度的用语,在广告中都不允许使用,很难说服别人。再说了,没有比较的事情你怎么知道“最”、“很”呢?新的广告法都已经不允许滥用最、第一、稀缺、独家和表示级别的文字,文章更不能用。有理不在狠毒有理不在声高,有理更不在狠毒。用狠毒的话骂别人,是不能说明问题的,也是说付不了他人的,骂人往往是理屈词穷的表现,而且骂人的话发布到互联网上之后,经常会被删除。一篇论文,一段演讲,一个论点,必须有过硬的事实和理由支持,你说的话,你写的文章才会有分量,才会有力量,才会有人愿意读,愿意听,愿意看。而且在论证的时候,不能前后矛盾,不能猜测武断,违反常理和常规。话不在多少,在于管用;文章不在长短,在于有力。任何人都不愿意看听那些空洞无物的东西。笔者写的文章,发的帖子,多数能够在互联网传播,甚至被别人抄袭,是因为笔者多数情况下能够认真对待每一篇诗文的写作,能够对每一个信任笔者的人负责,能够抓住读者的看点。要知道,只有把你想表达的变成别人愿意看的东西,你写的材料才可能是成功的。2017年7月4日星期二
责任编辑:民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