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解东坡志林《记告讦事》

来源:一了文房 作者:一了文房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3-18
摘要:东坡汉学 告讦 苏颂 宋神宗 宋解东坡志林14解《记告讦事》文/宋建江 朋友们好!今天晚上继续讲《东坡志林》,第二卷关于时事的一篇《记告讦事》,这一篇就是一个故事。(讦,音jié)说的是宋神宗元丰初年,白马县有一个老百姓被杀了,但是被杀这一家害怕贼人
东坡汉学 告讦 苏颂 宋神宗 宋解东坡志林14解《记告讦事》文/宋建江 朋友们好!今天晚上继续讲《东坡志林》,第二卷关于时事的一篇《记告讦事》,这一篇就是一个故事。(讦,音jié)说的是宋神宗元丰初年,白马县有一个老百姓被杀了,但是被杀这一家害怕贼人,不敢告,就往县里边投了一封匿名信上告。弓手甲拿到了这封匿名信,但不认识字,就交给了门子乙。门子乙就把这封匿名信读了一读,弓手甲知道了内容以后,就把杀人的人捕获了。门子乙认为是自己念的,就来与弓手甲争功。这一争功还争出来事儿了。当时县里边的官员认为法律是禁止匿名信的,这是宋神宗时候的法律,但是这个贼人又是因为这封匿名信被捕,所以这个事儿还不好办了,就不敢把这个贼人杀死。宋代法律规定,凡是投匿名信的人就应该流放,但是他虽然投匿名信,却是因为自己家的人被害了,县官觉得这样把人家流放了,是不是有点儿嫌重?就把这件事儿上奏到朝廷。到了朝廷里边,当时的宰相是苏颂,是北宋中期的宰相,他比较有名儿的,而且是宰相里边寿命很长的一位,活了八十二岁。苏颂当时是执掌开封的府尹,在宋代开封府尹的级别是相当高的,相当于副宰相级别。开封府名义是个府,事实上是掌管全国重大疑难案件审理的地方,相当于最高人民法院。所以这个案子就到了苏颂手里,这个时候刚刚废掉了滑州,就是现在豫北的滑县,在宋代白马曾经是个县。这时候滑州被废了,白马县也就没有了,当时成了一个乡镇。那么苏颂呢就拿着奏本上殿,向皇帝说这个事儿。苏颂说:“这个贼人可以减死,不杀他,那么投匿名信这个人也可以免罪。”苏颂是这样认为的。宋神宗认为:“这个事儿,他投匿名信的情况虽然情有可原,但是告讦之风不可长,匿名的胡乱告,你告我我告你,这种搞阴暗的风气不能助长。”这样就把投匿名信的这个人判了杖刑,打了一顿,然后再安抚他,这样处理。那么苏颂就认为呢,即便是匿名信所告的内容即便与自己无关,也不能去深究。但是宋神宗怕助长告讦之风。苏轼认为宋神宗的做法实际上是忠厚的做法。但是熙宁与元丰之间,每立一种新法,比如说手实、禁盐、牛皮等等这类的,都是重赏告讦的人。苏轼认为这是当时的小人所为,并不是宋神宗的本意。每人的这些说法呢,大家在朝堂上议论这个事儿的时候,苏轼、宰相苏颂等等,当时的史学家范祖禹也在座,范祖禹就认为这个事应该记载到《实录》里边,《实录》就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实际情况的记录。整个这一篇就这么多。从这一篇我们来看,封建社会的朝堂上的运行机制,并不是我们现在想象的那样皇帝一个人说了算,大臣们对某一项事儿都是充分讨论的。在法律方面也不是随意来的,并不是皇帝一个人说了就是法律。在法律执行方面,下至县官,上至宰相,都是非常谨慎的。不是我们后来想象的,封建王朝都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从这一篇可以看出来,当时的高层决策机制还是比较科学的。苏轼、苏颂,包括史学家,他们看待一些事儿还是比较客观的,站在比较公正的立场,应该来说是这样。这个告讦之风啊,我们长期以来都是鼓励告讦之风,什么都是匿名举报。其实,这个社会为什么我们的信任机制这么差?就是因为我们一直鼓励匿名信。对于公开举报的好像鼓励还不够,为公开举报人撑腰做主不够,这就导致我们现在写匿名信很多,匿名举报多了,就导致我们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严重下滑,这个社会风气也越来越坏。可以说,这一篇对于我们现代人是一个相当的警示,你看宋神宗就认为告讦之风不可助长,苏轼就认为宋神宗的做法是非常忠厚的。可见,宋代前期和中期的官风、民风比较好,这与皇帝以及宰相等上层有直接关系。你比如说,在朝堂上那些谏官就是指名道姓,你错了就是错了,我就是对着皇帝对着文武百官公开说你。这样,反而这个社会风气包括官风、民风都会越来越好。这对于我们现代社会,不管上边,不管下边,都是值得警醒的一件事儿。好了,谢谢大家!(7.31晚小东坡国学堂群内所讲)
责任编辑:一了文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