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一名法官眼中的“5+2、白加黑”

来源:廉政学者川湘子的法律博客 作者:廉政学者川湘子的法律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3-17
摘要:导读:“案多人少”多年以前就成了法院的一大矛盾,为了缓解这一矛盾,“5+2、白加黑”历来是我们的灵丹妙药。这几天,新华社的一篇文章《别靠拼身体来追业绩》(又名《“5+2、白加黑”不值得宣扬》)很火,它说出了我们大家的心里话,大快人心。我已经多次阅
导读:“案多人少”多年以前就成了法院的一大矛盾,为了缓解这一矛盾,“5+2、白加黑”历来是我们的灵丹妙药。这几天,新华社的一篇文章《别靠拼身体来追业绩》(又名《“5+2、白加黑”不值得宣扬》)很火,它说出了我们大家的心里话,大快人心。我已经多次阅读该文,读一次点一个赞。但经过连续多天多次点赞之后,我却发现,在我们基层广大公务员中,“5+2、白加黑”依然是常态,一项也没有减少。这不?今天是星期日,一大早就有当事人给我打电话来了,我虽然感冒在身,你说,不加班得行?“加班,加班,加班……”有朋友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我:“你是不是邪哒?”我没有疯,我没有邪,我们广大的基层公务员都没有疯,都没有邪!那没有疯没有邪哪门就不晓得休息?不晓得劳逸结合?哪门要一个劲地 “5+2、白加黑”呢?同志哥,问得好!佳哥现在就耽搁你几分钟宝贵的时间给你说出一个必须“5+2、白加黑”的道道来。目前,基层公务员不加班绝对不行!姑且不谈某些领导罔顾公务员法等保护公务员身心健康的法律而随心所欲,在控制公务员上班时间的同时力争控制公务员的休息时间,在要求公务员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要求公务员“通宵值班”,就说一下咱们基层公务员的本职工作,不“5+2、白加黑”,还真的完不成呢。必须“5+2、白加黑”,每个部门的同志都能说出他那个部门的道道。绝对地,你听了不服也得服。我是法院的,就结合法院的工作说两哈子。“案多人少”多年以前就成了法院的一大矛盾,为了缓解这一矛盾,“5+2、白加黑”历来是我们的灵丹妙药。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立案登记制改革以后,各类案件百分之几十甚至百分之几百地增长,而司法改革后,原来有办案资格的法官中只有部分能够“入额”办案,“案多人少”的矛盾更加突出,你能够舍弃好像是多年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5+2、白加黑”这一剂灵丹妙药?还有,在我们基层法院,各方面人手都紧张,法官不仅要办案,还要送达、装订卷宗,是地地道道的“万精油”干部。就说装订卷宗吧,以前一个案件装订一本纸质卷宗就行了,后来要求副卷,现在还要电子卷宗,越来越繁琐。一个案件装订一本纸质卷宗的时候都要“5+2、白加黑”,现在搞正卷的同时搞副卷,搞纸质的同时搞电子,你说,能够不“5+2、白加黑”?朋友圈经常有人宽慰我:身体是本钱,没有身体,什么事情都干不成,案件实在办不完先放起就是,该休息时还是要休息。我也是这样安慰同行的。但我们彼此心知肚明,我们的安慰都是痴人说梦。都是一个人,哪个不想休息啊?大家都有公事要办,哪个家里又没有点私事要耽搁的?但作为办案人员,又有哪个敢把案件放到一边去休息?超审限了怎么办?纪检监察部门追责!财产保全案件,裁定后依法应当“立即开始执行”,它才不管你有时间没有时间有精力没有精力呢!执行案件,今天立案,明天当事人就要拿钱,你把案件放在一边,他(她)立马上访、告状,要是把哪个领导缠得不耐烦了,绝对又是棍棒侍候——上级对付下级,多的是办法,有的是手段,同志哥,你懂的。……你说, 在这种情况下,不“5+2、白加黑”,能行得通吗?你反对,我反对,我们大家都反对,除了快活一下嘴巴,又起个屁用!我就现身说法吧。我1993年参加工作就到法院,至今二十几年了,法定的公休假应该是几百天,但我统共只休了5天。这不是我不想休,也不是领导不准休。问题是我休事不休——该是我名下的工作还是给我准备起在,一点也不会少。不休假都要加班,休假了再上班非得把我累脱几层皮不可!我敢休假吗?同志哥,换成你,你敢休假吗?除非你不怕脱皮!我们必须经常加班,必须“5+2、白加黑”,累了、病了,必须照样上班。直到有一天,两眼一闭、两腿一伸,就万事大吉,不愿休息也要休息了。因为你再也不用担心案件超审限,再也不用担心当事人上访,再也不用担心有人追责了,再也不用担心棍棒伺候了……同志哥,这下你该明白了吧,为什么新华社的文章出来之后在我们基层广大公务员中,“5+2、白加黑”依然是常态,一项也没有减少。还不明白就慢慢地想吧,佳哥相信聪明的你终究是会想明白的。佳哥理解你,你或许整天加班,根本没有时间细想。佳哥也是和工作争分夺秒想了好几天才想明白的。佳哥不仅想明白了必须靠拼身体来追业绩、必须“5+2、白加黑的原因,并且较之新华社还想远了一点,想到了《别靠拼身体来追业绩》一文发出之后应该怎么办的问题,怎么办才能达到新华社的目的:彻底摈弃靠拼身体来追业绩、彻底摈弃“5+2、白加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新华社提出了问题,分析了问题,完成了上文,但没有讲到如何解决问题,没有下文。下恕我直言,下文也不是新华社一家媒体能够写得出来的。那么,应该怎样解决问题怎么下下文呢?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分析问题。佳哥非常佩服新华社分析了问题,找准了靠拼身体来追业绩、“5+2、白加黑”产生的一些原因,譬如一些单位领导好大喜功、目无法纪……因此,写好下文的重点就应该是有关方面对症下药解决问题。个人以为,要解决问题,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在全党全国开展领导干部的“政绩观”教育,要摒弃好大喜功,摒弃数字游戏,倡导领导树立关心下属、以人为本的科学人生观。二是检查落实公务员法等法律法规在全国落实的情况。对于违反宪法、劳动法、公务员法的要求无节制地要求干部职工加班的坚决坚决处罚。三是改革。就法院系统来说,为了改变法院系统“事多人少”的矛盾,是否可以考虑大量招录司法辅助人员?可以考虑将送达、装订卷宗甚至网络查询等大量的司法辅助工作从法官的工作中分离出去而交法官辅助人员办理。这一方面能够减轻办案人员的工作压力,二能解决大量大学生青年的就业问题。此外。法院系统还应该改革立案登记制。方便群众打官司,这是正确的导向。但现在,只要当事人来打官司,你就要登记,这是否把许多不该法院管辖的事情引入了法院?是否浪费了司法资源?国家设立了那么多部门,是否可以考虑把部分纠纷从法院分离出去?或者,创造条件使一些纠纷的当事人在乐意诉讼以前先通过以其他单位先行处理?另外,法院的诉讼费用收费办法应该改革。以前,法院除了收取受理费,还收取“其他诉讼费”,这确实不妥当,“其他诉讼费”也成了一个无底的天坑,必须取消。但现在预收的一些案件的受理费普遍偏低,容易导致当事人滥用诉权而浪费司法机关的大量人力、物力。10元钱,不,甚至5元钱就可以打一场劳动官司,你说不会导致滥用诉权吗?是否可能存在这种情况:公司的员工因琐事与公司产生了矛盾,明知自己无理的情况下也要到法院去打一场劳动官司?我告,输了也只有5块钱的损失,还不够一包烟,不够一顿早餐。我一告你就要应诉,甚至要请律师,你的损失远远不止5块钱……法院从立案到审理,纸张都不止5元钱。某些无良公司也可能滥用诉权。明知一审判决正确,无懈可击,也要去上诉,去折磨员工,反正官司输了只有5元钱。从道理上讲不赢劳动者,但他有的是时间,可以拖死你一名普普通通的劳动者。诉讼费用收费办法应该改革,适当提高部分案件的预收金额,让原告明白:官司赢了,可以退回来,官司输了,自己要付出代价。再辅之以司法救助制度,让确实有困难的人打得起官司。以上只是不成熟的一己之见。我的这些意见,也在不同场合提出过,相信也有其他朋友提出过。按常理说,从中央到地方,组织和领导不应该不知道基层的现状。他们不应该不知道出了名的“工作狂”浙江淳安县人民法院执行局长姚春妹逝世时51岁;他们不应该不知道经常加班到凌晨一两点的成都金堂县人民法院周卫法官最终将生命定格在四十九岁上;他们不应该不知道知道原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办案标兵李罡除夕夜去世时年仅三十五岁;他们不应该不知道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级人民法院刘明洲法官去世时只有享年53岁……他们也不应该不知道至少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什么都知道,那为什么靠拼身体来追业绩、5+2、白加黑江山依旧?是不是因为以前提意见的人人轻言微监督不够?监督不够的确容易使某些领导目无党纪国法为所欲为。某些领导被娇惯了,对于基层的呼声充耳不闻,如果他们还没有愚昧到连官方“重量级”媒体的监督也不屑一顾的话,新华社等媒体应该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据说新华社还有专门提供给领导的“内参”。如果新华社能够在反对“5+2、白加黑”的基础上进一步倾听民意,收集意见,“内参”一下,跟踪监督一下,或许能够推动问题的解决,甚至最终促使各级组织“合理安排工作,引入现代化的管理办法和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努力保障干部职工的休息时间,保证他们有健康的体魄、饱满的精神为党和国家多作贡献”。总之,解决问题,写好下文,需要改革、完善、落实有关规章制度,需要严肃执纪执法,需要民间的官方的方方面面自始至终强有力的监督。这,需要诸多方面的良性互动,绝不是哪一个方面能够胜任的。不改变现状,基层公务员哪个都说不定你是不是下一个姚春妹、你是不是下一个周卫、你是不是下一个李罡、你是不是下一个刘明洲…………真不好意思,时间竟然过去了这么久!同志哥,我没有想到自己一开口就关不住闸阀,竟然讲了这么多,还请大家多多原谅!大家或许又要加班了,我归纳一下自己的观点就不再啰嗦了。我的观点:我赞赏新华社的上文:《别靠拼身体来追业绩》(又名《“5+2、白加黑”不值得宣扬》)。如何改革、完善、落实有关规章制度,如何严肃执纪执法,如何加强监督,是新华社没有完成的下文。我,佳哥,和你们——我的同志哥一样,更期待着有关方面互相分工互相协作共同写好新华社还没有完成的下文。(黄志佳:湖北省建始县人民法院工作人员)责任编辑:吴俊中华廉洁文化第一刊《清风》杂志由中南出版集团主管、潇湘晨报经营有限公司与华夏廉洁文化研究会共同主办,是全国公开发行的廉政月刊,月发行量近10万份。旨在“弘扬廉洁文化,鞭笞腐败现象,净化心灵家园,引导清廉人生”,倡导“让廉洁成为一种生活方式”。2010年1月17日,《清风》杂志首发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时任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亲自撰写发刊词。《清风》杂志先后在北京、上海、重庆、浙江等十多个省市建立了通联站(中心)。目前,已经成为中国廉政文化宣传教育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已经发起主办了八届全国性的中华廉洁文化论坛。2014年4月3日,湖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正式批复,华夏廉洁文化研究会、清风杂志社主办的中华廉洁文化第一网络平台——清风网(qfeng.org)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大家加入清风网读者群(一群已满,请加二群,QQ群号205152619)。新闻热线:0731-82856515。
责任编辑:廉政学者川湘子的法律

上一篇:“能上能下”让领导的饭碗不再“铁”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