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补贴巧变“私房钱”,这种漏子怎能钻

来源:张春生 作者:张春生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3-17
摘要:时事评论 补贴巧变“私房钱”,这种漏子怎能钻 惠农政策成了“蛀虫”有利可图的漏洞,国家给予的粮食补贴成了村里干部的私房钱。南京市开展了打击粮食直补领域职务犯罪专项行动,消灭民众身边的腐败,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反腐带来的获得感。(新华网) 粮食直补本是
时事评论 补贴巧变“私房钱”,这种漏子怎能钻 惠农政策成了“蛀虫”有利可图的漏洞,国家给予的粮食补贴成了村里干部的私房钱。南京市开展了打击粮食直补领域职务犯罪专项行动,消灭民众身边的腐败,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反腐带来的获得感。(新华网) 粮食直补本是国家直接给予农户的补贴,用于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好政策,到了南京市高淳区某村的村支书许某、主任张某和会计刘某手中,倒成了他们“挣钱谋利”的手段,实在让百姓们因为身边出现了这样的干部而感到寒心和唾弃。 国家治理结构中的最小单元就是村组织,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最终落脚点在基层,最为根本的还是要落到各村、社当中,让每一位普通百姓能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能享受到各项改革带来的成果。作为最小单元的管理者,村书记、村主任本应有责任将粮食直补这样的惠农政策落地落实,在村组织中扶贫解困。恰恰相反,他们竟目无纪律,弄虚作假,虚报冒领粮食直补,大量套取国家财物,甚至还给出“理直气壮”的理由,将粮食直补作为了村干部的“福利”进行发放。这样的干部,岂是值得国家信任、组织重用、百姓依赖的? 领导干部们能够想到鼓励、犒劳身边的其他干部,无疑是对其他干部的工作进行肯定,对生活进行关心。但是采用骗取粮食补贴这样的手段将应当补贴给老百姓的钱变成集体资金,甚至直接装进自己的腰包,这是严重的违规违纪行为,不仅是在贪污老百姓的钱,还是对国家的欺骗,深深影响着党员干部的整体形象。 不难看出,正是职务的便利、政治思想的松懈、服务意识的淡薄、道德素养的缺乏,让主管部门和村干部出现了层层冒领粮食补贴的恶劣行径。这些同志有了“官位”就忘了职责,有了权力就忘了为民务实清廉的工作作风。只有及早刹住这样的歪风邪气,对违反法律法规、党规党纪的干部予以从严从重处理,才能给百姓一个交代,重新建立好和谐、齐心的党群干群关系。 笔者:萧垚 通讯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文昌镇
责任编辑:张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