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勇︱杀警越狱事件触及中国监狱安全之痛
来源:汪勇律师 作者:汪勇律师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3-17
摘要:法治纵横 10月17日,对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二监狱来说,那是一个梦魇般的日子。四名重刑犯经过密谋采取十分凶残的手段杀害狱警脱逃成功。尽管经过追捕四名逃犯一人被击毙,三人被活捉。但是,被罪犯残忍杀害的狱警却无法重生。同时,民众对于监狱安全产生了
法治纵横 10月17日,对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二监狱来说,那是一个梦魇般的日子。四名重刑犯经过密谋采取十分凶残的手段杀害狱警脱逃成功。尽管经过追捕四名逃犯一人被击毙,三人被活捉。但是,被罪犯残忍杀害的狱警却无法重生。同时,民众对于监狱安全产生了深深的忧虑和质疑。在一般人的想象中,罪犯被拘禁于高墙、电网之中,有严格的制度约束,似乎是笼中的老鼠,怎么可以轻易出逃呢?他们为什么要脱逃?为什么会采取如此残忍的方式脱逃?在戒备森严的监狱中,他们为什么能冲过重重关卡逃脱成功?在罪犯脱逃出狱之后,为什么没有在第一时间将凶犯缉拿?这重重诘问,也是各级监狱管理部门要着力反思的。然而,纵观中外监狱的历史,尽管随着社会的进步,监狱的物理设施越来越坚实,科技手段越来越高。但是,监狱似乎难以摆脱罪犯脱逃的厄运,这就象监狱的存在一样成为监狱的宿命。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安迪用二十年的时间挖出地道从下水道成功逃脱;法国作家大仲马写的《基督山伯爵》中的主人公邓蒂斯是将自己装在另一个死去的囚犯的袋子里,在被狱卒投海时成功逃跑。罪犯在监狱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往往令常人吃惊。在现实层面,不论外国或中国,越狱现象也难以绝迹,有时还以非常血腥的方式出现。近几年,杀害狱警越狱的事件时有发生。2006年湖南郴州监狱一名罪犯杀害狱警穿上警服从大门成功脱逃;同年福建省闽西监狱两名重刑犯杀害一名狱警成功脱逃。因此,在监狱中始终存在脱逃与反脱逃的斗争。所以,监狱的生存法则之一就是要防止罪犯脱逃。通过控制罪犯脱逃用以维护正义的实现,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在现在监狱的设施越来越先进的情况下,为什么时有越狱现象发生?也许在一般的公众眼里,拥有高墙、电网、岗楼、铁门、各种监控设施以及严格管理制度的监狱怎么可能让罪犯脱逃呢?罪犯在明知会受到严厉处罚的情况下为什么会铤而走险脱逃呢?这其中有深刻的原因。其一、罪犯对长期监禁的恐惧。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这几年发生的越狱案件,大多是重刑犯。这些罪犯要度过漫漫刑期,是需要超人一般的毅力。监狱的服刑生活是痛苦的,这种痛苦不单单是肉体上的体验,更是精神上的折磨。大致而言,这种痛苦包括人身自由被剥夺或限制、被迫的人际关系、不能选择的饮食、强制性的劳动和教育、社会关系的剥离、单性的社会、隐私权的丧失,等等。如果罪犯在监狱中感受不到希望,就会萌生脱逃的愿望,这或许是脱逃的核心动因所在。其二、监狱管理制度的漏洞。为防范罪犯脱逃或者自杀、暴动,监狱有多种制度,隔时点名、搜查、三人互监制、药物管理、危险物品管理、耳目监督,等等。但是制度越多,实行的成本也就越高。而且任何制度都不会是完美无缺的,罪犯钻研制度漏洞的能力是惊人的。其三、监狱物质设施的落后。在早期的监狱,物质设施落后,这为罪犯脱逃提供的便利条件。但随着监狱布局调整和现代化文明监狱的建设,我国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任何设施均有可能的漏洞存在。其四、监狱管理人员配备的数量和素质。一个基本的事实是,目前监狱的警犯比例偏低,特别是在一些押犯数量居高不下的省份更为明显。尽管不少监狱警犯比例达到了8%的底线,但真正在监狱一线的民警比例甚低。较多民警从事监狱生产和单纯的管理工作。使得一线民警压力大、休息权得不到保障。不少男犯监狱中的女民警,因性别原因无法在教育罪犯方面发挥作用。不少监狱的大门由年纪较大的民警把守。其实,监狱系统内部一直被罪犯脱逃、自杀、暴力等压力困扰。监狱管理部门也一直将监狱安全视为生命线,提出了很高的目标。这使得监狱民警心理压力甚大,生怕发生安全事件。如何保障监狱的安全?我认为,在罪犯脱逃问题的心态上,有“不想逃,不能逃,不敢逃”三层境界。“不想逃”是基于罪犯的主观认识;“不能逃”是因为有外在的物理设施和严格的制度约束;“不敢逃”是因为有惩罚的后果的约束。要想让罪犯“不想逃”,需要深入罪犯的内心,尊重罪犯的人格,了解其需求,矫治其心理,增强警犯之间的信任。要想让罪犯“不能逃”,关键在坚实的物理设施和严格的制度约束。要想“不敢逃”,主要是通过严厉打击和惩罚脱逃行为。我认为,保障监狱安全的措施包括:第一、罪犯必须分类关押。罪犯情况千差万别,危险性程度大不一样。在欧美国家,监狱普遍实行戒备等级分类,大致分为高度戒备监狱、中度戒备监狱和低度戒备监狱。罪犯根据其人身危险性的大小关押在不同类型的监狱。我们国家缺少类似的分类。第二、加强心理控制。这里的心理控制不单单是通过外在的威慑,而更需要寻求获得罪犯的信任。使罪犯在希望中获得改造,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罪责。在警犯关系中,形成敌对关系最终是不利于维持监狱稳定的秩序。第三、完善相关制度。从监狱安全的角度清理现存的制度,消除安全死角。第四、完善物理设施和技术设备,使罪犯无法完成脱逃。第五、拥有足够数量并具备良好职业素质的狱警。 一次越狱事件,引起了人们对于整个监狱安全的关注和质疑,也给整个监狱系统造成重大的社会影响。对于监狱系统内部的人士来说,更增添了压力和责任。这次事件会和其他类似事件一样印在各级监狱管理者的脑海中,成为整个监狱系统的心头之痛。有关罪犯脱逃、自杀、暴力等潜在的安全危险,就像是悬在监狱工作人员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成为他们的沉重负担。但维护监狱安全稳定,永远是监狱部门和监狱工作人员义不容辞的国家责任和社会责任。2009年10月29日《南方周末》以《反思越狱之痛》刊登,有删节。http://nf.nfdaily.cn/epaper/nfzm/content/20091029/ArticelA03004FM.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