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阿尔贝· 加缪《局外人》柳鸣九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年8月第一版 2016年10月第16次印刷 6.6万字 作为一部问世已近80年的经典而言,小说的意义已经被无数读者所解读。也许离开小说创作所处的时代背景,只用现代人的思考来理解默尔索会有悖于作者的本意,不过我还是想试着用自己的理解来聊聊了小说的现代意义。谁让我现在才读到,或者谁让作者的大作流芳至今呢?!真怪不到我咯。 小说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自默尔索接到养老院母亲的死讯开始的。而一切的“不正常”也就在默尔索获悉母亲亡故的消息后接二连三地出现在读者的面前。这种“不正常”就如一条不归路引领着读者跟着“我”的叙述试图探出个究竟,而最后有究竟吗? “我”对母亲的死,确实显得过于平静了,而比“我”的平静更离谱的是“我”主管对“我”告假的心怀不满。大概是天气太热,又一路奔波,让到养老院的“我”不胜疲惫。虽然没有常人有的痛哭和悲伤,但至少“我”连一点食欲也没有,不过始终都不想再看一眼母亲的遗容这一点,确实让我倍感讶异。守灵的那会儿,因着门房的体恤,就在母亲的灵柩前喝了一杯咖啡,还坐着睡着了…… 次日出殡的一路,作为儿子的默尔索,也是一直平静的地走在丛葬人群的最后,直到最后要钉上棺盖时,“我”还是坚拒见母亲的最后一面。 葬礼完毕,默尔索就马上回到了巴黎。因为正好是周六,天气又热得不行,“我”和情人玛丽约了游泳、做爱、看电影。一切都好像跟从前一样。只是玛丽提出要结婚的时候,他并不予以反对,而问他爱不爱自己的时候,他又直截了当说他不爱。 更有意思的是,“我”的一个自述做“仓库员”的邻居小伙子雷蒙,自己想甩了有夫之妇的阿拉伯情人,却提议让默尔索帮他写一封诋毁“情人”的信,“我”也觉得无所谓,写就写。直至最后雷蒙被情人的兄弟们跟踪追杀,“我”帮着雷蒙鬼使神差地向阿拉伯人开了枪,一枪毙命之后,又向尸首连发四枪…… 小说的第一部分就在这里结束了。当然其中还有很多主人公默尔索自述的生活细节和丰富的内心活动。他既像一个牵线木偶任人支配惟外力是从,又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却总止于思考。他看芸芸众生皆置身于自己的世外,却又由任自己的意志在对世俗的适从中生出种种变异。 第二部分叙述的是“我”被捕之后接受司法审判直到最后被送上断头台的过程。如果没有第二部分,读者完全没有办法理解第一部分的意义。直到这里,才恍然大悟,这部短短6万字的小说,何以成为经典。 明明是对“我”的审判,不管是法官还是公诉人以及陪审员,尤其还有法官为我找来的信心满满的律师,他们在法庭上唇枪舌战针锋相对,法庭之外还调查了“我”全部的所谓的生活细节。但是所有那些在说“我”事情的人,却又完完全全地把“我”当成了“局外人”。用中国的一句古语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就算是“我”杀了那一个阿拉伯人,但是这与“我”在母亲灵柩前喝了一杯牛奶咖啡有何关系?和“我”跟情人激情所致滚了床单又有何关系?然而在法官、公诉人、陪审员那里,这些纯属“我”个人的行为统统变成了指证“我”十恶不赦的证据。 而“我”也像一个局外之人看戏一样,看着法庭上的众人相。“我”也试图为自己辩护,但是没有人能听得懂“我”的意思,最后,“我”也就索性了放弃了对在荆棘的自辩。 在最后一个星光洒落“我”脸上的夜里,“夜的气味,土地的气味,海水的气味,使我两鬓生凉……我面对着这个充满了星光与默示的夜。第一次向这个冷漠的世界敞开了我的心扉……为了不赶到自己属于另类,我期望处决我的那天,有很多人前来看热闹,他们向我发出手很的叫喊声。” 在既定的社会准则下,每个人都逃脱不了被异化的压迫。要想做一个永远忠实于自己内心的人,几乎没有可能。否则你必须去承受这个社会对你的审判。但是,人的天性又注定我们每一个人具有自己的个体性。说到底,人生就是一个局。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是默尔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