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律师名博

旗下栏目: 律师名博

以有痕促有畏_shenshizi

来源:法律博客 作者:shenshizi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2-09
摘要:义乌市针对一些领导干部在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的 “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程序中,存在专权擅权搞一言堂的问题,探索制定“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痕迹管理办法, 突出规范决策程序,决策过程中必须做到留痕记录。 实施一段时间以

义乌市针对一些领导干部在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的“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程序中,存在专权擅权搞一言堂的问题,探索制定“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痕迹管理办法,突出规范决策程序,决策过程中必须做到留痕记录。实施一段时间以来,由于用权必须留下痕迹,而且可复原、可追责,使得领导干部决策行为变得谨慎规矩,党的民主集中制得到有效落实。

2015年3月,中央政法委员会印发《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明确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都应当按照规定予以记录;属于违法干预办案的,一律予以通报;违法干预办案造成后果的,依纪依法追究责任。同时,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明确对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情况,司法人员应当全面、如实记录,做到全程留痕,有据可查。

   以上两则讯息,尽管涉及领域不同,其主旨却是一致的,那就是:用权留痕。不管是正当的用权,还是不正当的用权,都有记录,可追责。而这,无疑搭起了通向“敬畏”的一座桥梁。

   习近平总书记曾谆谆告诫,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敬畏,是在对事物的一种带有尊敬、神圣和畏惧的态度。古人有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心有所畏,才能行有所止。敬畏是自律的开端,敬畏是思想的防线,敬畏是行为底线的坚守,敬畏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然而,敬畏之心的养成,却不是简单的说教就能做到的,在我看来,敬畏主要有几个来源:一是来源于对超人类力量的恐惧和赞美,比如对山川雷电等进行神化;二是来源于对真善美的追求,比如对一些经典美好事物的传承,自然而然产生敬畏之心;三是来源于一些痛苦的感受,从而产生戒惧;四是来源于自幼的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形成的一种文化熏陶和自觉。还有一条很重要的来源,就是——留痕。

   我们可以发现,在农村熟人社会,犯罪率是很低的,而在城市中,外来人口犯罪就占了大多数,这中间的一个很大区别,就是熟人社会中,一点一滴的善恶,大家都看在眼里,也就相当于留下了痕迹。而在城市这种陌生人社会,类似的痕迹就淡得多了。在古代,家族治理的情况下,作恶者甚至被逐出家族,死后不得入祠堂,这种惩罚,等于在家族史上留下恶名。这样自然而然形成人们的一种羞恶之心。推而广之,中国家国天下的传统,也就形成了敬畏历史的一种文化。历史的书写,其实就是一种留痕。如春秋时期,齐国大臣崔杼杀了齐庄公,齐太史秉笔直书“崔杼弑其君。”崔杼就杀了齐太史,太史的两个弟弟继续这么写,接连被杀。太史第三个弟弟还是如实记载。中国这一伟大的直书实录的史学传统,是上对祖先负责,中对当时负责、下对后人负责,使得即便贵如皇帝,也不敢太乱来,“要写入史书的”。

然而,随着我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熟人社会对人们的约束力越来越小,人们的敬畏意识也就随之越来越淡薄了。加之百年来的革命与意识洗涤,把人们对传统道德的信仰给打破了,导致了无所适从,也让很多的人们失去了敬畏之心。再加之专制遗毒、官本位思想和体制弊端等多重作用下,权力的恣意与不受约束,使得即便是历史、档案等等痕迹,也往往由胜利者、当权者任意涂抹打扮,更加构成了对敬畏的致命打击。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留痕机制出了问题,遭遇了危机。

   如何留痕,其实不外乎三种途径:一是内省式的留痕。如曾子“吾日三省吾身”,曾国藩每天坚持记日记,都是一种自我留痕。信教的对上帝、真主、佛祖等的自我忏悔,也是留痕。二是民意留痕。所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所谓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所谓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均是表达了群众心中自有一杆秤,是非功过都写在老百姓的心中。舆论监督,就是这种留痕的一把利器。三是物理留痕。就是各种档案记录、历史书写,包括各种电子介质的数据、影像、声音等等,都是留痕。互联网大数据的发展,使得这种留痕的作用发挥越来越大。比如在瑞典,即使是乘车逃票这种看起来十分微小的事情,也会留下污点记录,也会影响个人前途。

   在权力的运行中,权力的扩张性与留痕的约束性是天然的一对矛盾。所以权力大多是不会自己自觉留痕的,除非握有权力的是道德高尚十分自律之圣人。然而圣人是不可期待的,或者说是凤毛麟角的,列宁曾经说过:“把希望寄托于人的优秀精神品质上,这在政治上是不严肃的”。因此,上述三种留痕中,第一种首先是不保险的。而在代议制民主不是很发达、舆论监督不是很自由的情况下,第二种留痕,其力量和影响也是有限的。这也是一些领导干部缺乏对人民群众的敬畏的原因之所在,毕竟,决定其前途的主要来自上级,而非群众公论。于是,我们所能指望的,就是第三种留痕。通过相关制度的建立、执行、监督落实,发现问题进行追责,也就给权力套上了一个紧箍咒。毕竟,痕迹在那,抹不去赖不掉逃不走,握有权力的人,自然而然会掂量掂量自己的言行。久而久之,行为形成习惯,敬畏之心不知不觉就产生了。

   留痕,其实也是腐败的天敌。因为腐败是天生见不得光的,越少的人知道越好。而留痕的东西,终究是要让人知道的,否则就失去了它的意义。于是,留痕每前进一步,腐败就失去一片阵地。相关的实践已经证明这一点。

   林肯说过,你可以在某个时段欺骗所有人,你也可以长时期欺骗一部分人,但你绝对无法在所有时间里欺骗全体人,这就是历史。这,也是留痕的力量。 当你面对如此强大的力量,还会不心存敬畏吗?

责任编辑:shenshi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