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丕显叔一代,叔伯兄弟九人。除了陈丕显参加工作,陈家俊牺牲,其他人都是农民。陈丕显侄子十五人,除了陈配如参加了工作,其他都像父辈一样,在家务农。陈丕显侄孙这辈,有好几个没有再像父辈一样务农,参加了工作。他们有这样的结果,都是通过自己努力,硬碰硬地考大学出去的,没有沾陈丕显的光。 “必须办中学,我会向上级党和政府报告,力争增设中学” 1960年,陈丕显回家乡调研,去南阳中心小学转了转。这个南阳中心小学,就是陈丕显以前读书的龙田书院。在学校里,陈丕显深情地对学生说,“我也是这里的学生,我们是校友,是老同学,当时教我的老师都是大学毕业生,教学水平很高,这里出了很多人才……你们要好好学习,报效祖国。”当时经济困难,十公里外的地方才有中学,上学特别不方便,许多人不愿意上学。陈丕显对学校负责人说:“南阳的文化教育还非常落后,我多么希望尽快提高南阳人民的文化水平。虽有了小学,还不行,我们的南阳公社必须办中学,我会向上级党和政府报告,力争增设中学,你们要认真工作,教育好下一代。”在陈丕显的积极倡导下,当年秋天,学校有了初中部,开始招生。由于恰逢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办学困难重重,陈丕显都尽力帮助解决。当时南阳还没有通电,陈丕显把自己省下来的钱,在上海购买了一台全套汽油发电机,给学校用。1962年,初中部因为经济困难,难以为继,被迫解散。陈丕显知道了,十分气愤,说,“再困难也不应该解散学校。”1983年,陈丕显一见到北京出差顺便看望自己的陈配如,就询问南阳教育发展的情况。陈配如认为南阳的教育发展得不错,兴高采烈地做了汇报。陈丕显却不满意,说,“南阳文化教育要加快发展,不能老守着‘旧摊子’,现在社会在发展,没有高科技文化水平,知识技术人才是发展不了的,一个这么大的乡镇没有高中,怎么行?必须增设高中部。这样才能有更多人走出大山,走进大学,才会有更多高素质的知识技术人才,为家乡服务,为国家作贡献。”陈丕显站在这样的高度考虑问题,让陈配如很惭愧,回去后就开始为设立高中而奔波。1989年,陈丕显回到故乡,第一站就是去学校看望师生,与他们座谈。在座谈会上,镇长表达了全镇人民希望复办中学的愿望。陈丕显当即向身旁的省地两级陪同领导说:“这个要求不过分。没有人才,没有知识,老区怎么发展?老区要兴办教育,培养人才才有希望。”政府高度重视,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在1993年恢复了初中部。陈丕显工作再忙,还记挂着如何把高中办好,亲自出面解决许多具体问题。办学资金不够,陈丕显自己找。尽管身体已经很不好,陈丕显还是亲自联系港商姚美良,动员他捐资一百万元人民币元。1995年,办高中也得到了批准。陈丕显临终前,还在记挂家乡的教育,让二儿子陈东棋代表他专程看校舍建设情况,把老部下、老战友的孩子们筹集起来给他看病的一万元钱捐献给了学校,在遗嘱中将自己生前的著作、题词、藏书、藏画、藏帖全部捐赠给学校。 陈丕显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从不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家属和旧友谋求私利。这种赤子情怀、高尚品德,始终为人所景仰,为人所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