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司法制度

旗下栏目: 法理学 宪法学 行政法 刑法 民商法 经济法 诉讼法 司法制度 国际法

倾听各方意见 争取最大公约数

来源:人民法院报 作者:王文睿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3-28
摘要:倾听各方意见 争取最大公约数
  客观地说,“辱母杀人案”的一些事实尚处于真伪不明的状态。但在这个案件中,我们看到公检法的声音几乎同时刷屏,而在声音传递的同时,行动已经在开展,已经在寻找真相的道路上迈开了步子。

  3月26日,关于山东“辱母杀人案”四条官方消息相继传出。一是最高人民检察院派员赴山东对该案事实、证据进行全面审查,对媒体反映的警察渎职等行为进行调查。二是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和被告人于欢对一审判决不服已经提起上诉,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于3月24日受理此案,合议庭现正在全面审查案卷。三是山东省人民检察院成立由反渎、公诉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的调查组,对媒体反映的警察在此案执法过程中存在的失职渎职行为等问题,依法调查处理。四是山东省公安厅已派出工作组,对民警处警和案件办理情况进行核查。

  舆论的关切得到了官方回应。互联网专家方兴东这样说:这个话题得到诸多权威部门积极而理性的回应,必须点赞!中国发展至今,应该有信心,有胸怀,开放地面对民意,积极面对网络舆论,给国家的进步和改善提供正能量。越开放越有力量,就是为当今中国而诠释的。希望,一个真正的新常态就这样开始。

  在社会转型期,中国的发展从没有如此期待过法治的进步,然而法治进步从来不仅仅是司法机关的事,更需要每个人的参与。网络给了群众更广阔空间,让大家不仅去见证去期待,更是直接参与到法治进程中去,成为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面对不同的声音时,司法机关没有端出“权威部门”的架子,而是直面问题,倾听各方面的意见,“没有想到”的胸怀中是对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出发点和归宿都是法治的进步,中国司法没有理由拒绝群众的呼声,没有理由拒绝推动法治前行的任何力量,没有辜负每一个为此发声的人。

  首先报道山东“辱母杀人案”的媒体是《南方周末》。在经历了3月25日舆论的不断升温之后,一位南方周末的记者表示,“没有想到官方媒体的反应如此之‘正’”。

  对“爆料者”“揭短者”,“压制”这个词早已成为了被时代淘汰的老古董。不仅是这次事件,前不久发生的“西安地铁电缆事件”中,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大家印象中的“官媒”都是在第一时间为“爆料者”点赞。敢于把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来,这是富有责任感的媒体的“天然属性”,带着“爆表”的正能量和责任感,无论是媒体还是个人,理应成为推动法治前行社会进步的助推器和同盟军。

  客观地说,“辱母杀人案”的一些事实尚处于真伪不明的状态。但在这个案件中,我们看到司法机关没有把自己的圈子封闭起来自娱自乐,没有把任何一家媒体推到自己的对立面,而是积极地在回应在沟通在融合,在向越来越多的人群伸出手来。司法需要“诤友”,需要敢于“爆料”和“揭短”的同盟军,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在法治发展的道路上没有谁能够独自前行。这次,中国司法没有辜负“诤友”。

  公检法的声音几乎同时刷屏,而在声音传递的同时,行动已经在开展——最高检调查案件的检察官正在南下山东的路途中,二审合议庭的法官已经在全面阅卷,公安部门的核查工作组已经在开展工作。公检法没有在懈怠,没有在观望,没有做无谓地争吵,没有“等子弹再飞一会”,而是已经在寻找真相的道路上迈开了步子。

  在刚刚过去的全国两会上,我们听见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说:“冤假错案的发生,让正义蒙羞,教训十分深刻。”我们听见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说:“直面问题,有错必究。”话音犹在耳旁,我们就看见了司法机关实实在在的行动,无论最终的调查和审理结果如何,司法机关已经用行动表明了态度:不放过任何纠错的可能。此次事件的回应,给“两高”报告创历史的高得票率,写下了又一个有力的注脚——中国司法没有辜负人民的期许。

  同时,这无疑也给我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让我们因为害怕正义迟到而焦虑的情绪得到了舒缓。法律从来不是冷冰冰的,也不可能超越社会一般认识。如同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司法机关不仅在追求三段论完美的逻辑,更是在追求社会公众的认可,追求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这让我们对司法机关的进一步行动也有了更高的期待,事实会进一步通过实实在在的证据得到还原,艰深的刑法学理论会得到深入的解读,我们不仅是在见证、不仅是在推动,更是在法槌声声中提高着法律素养。

  我们在推动法治发展,法治发展也在反哺着我们,让我们有着更多的获得感:面对群众的声音,中国司法在倾听、在改变,同时没有慌乱,没有退缩,没有冒进,她在你我的助推下健步前行——不会辜负国家与社会,也不会辜负在法治事件中发声的你。

责任编辑:王文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