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海外战略需警惕逆全球化趋势
舆情监测室主任分析师 贾伟民 近年来,在我国供需关系变化、产业结构调整和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等战略持续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央国企境外上市并购、承揽重大项目、引进战略投资等涉外经营活动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地展开。包括民营企业在内,中国企业面向海外的投资活动整体进入一个活跃期,甚至成为一种现象。但即便有“国退民进”的讨论,央国企仍然是这一活动的主力军。与此同时,央国企海外战略也成为国内外舆论关注的焦点,对央国企品牌形象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全国“两会”前后,央国企海外战略需要重点关注三个方面的舆论动态。 一是央国企海外投资障碍。逆全球化正在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一个趋向保守的国际贸易环境,对央国企海外战略而言更加不利。二是央国企海外投资风险。央国企海外投资经营长期是舆论热议话题,特别是巨额亏损时常给相关央国企造成舆论被动。三是央国企海外品牌声誉。其自带的“央国企”标签、经营成绩等都对品牌声誉有较大影响。除此之外,央国企海外经营管理还需应对劳工、环保、财税、法律等方面挑战。舆论期待“校园贷”健康发展 舆情监测室主任分析师 白杨 “无担保、无抵押,当日放款”,“校园贷”在广大学生群体中颇为流行。但从2016年开始,顺时而生的“校园贷”开始鱼龙混杂。一个千亿级的消费市场及具有强烈消费需求的学生群体让不少不良网贷,无良中介和欺诈团伙渗入其中。恶意催贷、暴力催收、学生欠下巨额网贷跳楼自杀和女大学生“裸贷”事件令人触目惊心。 校园贷乱象丛生,既揭露了互联网金融在失控发展下带来的危害,同时也暴露出学校在校园安全管理方面的漏洞以及当代大学生缺乏风险意识等问题。社会各界要求整治的呼声高涨。 2016年4月,教育部联合银监会发文要求对“校园贷”进行整治。10月教育部再次发声要求针对“校园贷”建立日常监测机制。“两会”前夕关于“校园贷”讨论再次升温。舆论希望相关部门出台更具操作性的监管细则,刹住“校园贷”乱象之风。同时也期待代表委员提出针对性的提案,让“校园贷”走出泥潭,形成健康发展的行业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