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法制焦点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助学金为何屡遭质疑? 信息不对称带来尴尬与困难(3)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周亚强 人气: 发布时间:2016-11-21
摘要:王源介绍,学生提供有效的民政部门贫困证明便有申请资格,随后由部分学生以及老师组成的评议小组进行打分。老师的打分只占一部分,没有一票否决权,最终会按照分数排名形成困难生拟名单后公示,如无异议便算申请成功。有

  王源介绍,学生提供有效的民政部门贫困证明便有申请资格,随后由部分学生以及老师组成的评议小组进行打分。老师的打分只占一部分,没有一票否决权,最终会按照分数排名形成困难生拟名单后公示,如无异议便算申请成功。有个别学校会将助学金与学习成绩等因素挂钩,但是他所在的学校困难生资助只和困难程度有关,“困难生不需要经过任何努力就可以得到助学金,这就导致了一些学生认为这是因为贫穷而应得的,很多同学并不懂得感恩”。

  王源认为,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也是关键。“所以如何将助学金发给真正需要帮助的同学?真正评选出来如何做到令同学们满意?在资助之余对他们是否有帮助和引导,这是需要重视的问题。”

  “我也会一直和同学们讲,助学金不能解决整个家庭的困境,更多的是提供一种帮助和鼓舞。”陈晓姗说。她鼓励同学们去参与勤工助学,并通过努力学习获取奖学金。

  本科时当了4年团支书的邓方碧谈到自己曾为评议小组成员时的感受,“我觉得,困难生里奖优,其实是要杜绝比穷的思想。而是在都很困难的时候,我最优秀,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有意义。”

  (应受访者要求,除张曙光,文中人物为化名。湖南科技大学邓丹杰对此文亦有贡献。)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马宇平 天津科技大学 王莅媛 山西大学 平凡

责任编辑:周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