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法制焦点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义乌成瞭望全球的窗口 每年上千亿“中国制造”(3)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王贤臻 人气: 发布时间:2016-11-21
摘要:每年,有近50万人次的境外采购客商规模。王贤君告诉记者,货币政策稍微调整一点点,对于义乌的生意人来说,就是蝴蝶效应引起的那一场海啸。 “今年汇率变化大,好多人都没得赚。”王贤君说。对于很多商家来说,货款

  每年,有近50万人次的境外采购客商规模。王贤君告诉记者,货币政策稍微调整一点点,对于义乌的生意人来说,就是蝴蝶效应引起的那一场海啸。

  “今年汇率变化大,好多人都没得赚。”王贤君说。对于很多商家来说,货款并不是一次结清,下订单时谈好价格,等货物做出来,汇率却变了。不少商家向王贤君反映,几万元的货做完了,货款一结算,反而还要亏钱。

  不仅仅是汇率影响着商家们的收益,国际经济局势的变化,也会敏感地反映在他们的日常生产中。与往年相比,这两年的生意并不好做,出口量减少,影响着传统小商品外贸的格局。

  王贤君告诉记者,往常,极少有连续两三天接不到单,然而这一年多来,很多商家一周才有两三单的情况却时有发生,甚至一个月只接两三个单都正常。

  这种情况从去年年中就初现端倪。往常,义乌的商家们在8月就能接到圣诞节的单子,但渐渐的,海外的客户们不再按部就班地提前订货,而是等自己手里的存货卖得差不多了,才会给义乌下订单,因为怕货积在自己手里赔钱。

  敏感的义乌商人嗅到了这紧张的氛围,他们也不提前生产了,有订单才做,没订单不囤货。

  “我们有句话,叫做有活儿干到死,没活儿要饭吃。”王贤君说,紧急订单来得突然,有一家工艺品行业的商家,8月份突然来了一个大订单,来不及招工,只好把文员、保安都安排到生产线上,每天下班之后,就让他们去生产线加班,这才勉强完成了订单。

  义乌商贸城里一家卖树脂工艺品的商家告诉记者,与两年前火爆的形势相比,今年明显冷清了很多,最直观的就是,来进货的外国客户大不如前。

  跨境电商的答案

  但跨境电商协会却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我们没有感觉明显的变化。”跨境电商协会会长贾才民说,相对于传统外贸这两年的不景气,他们的业绩却逐年上扬,协会的会员也从2013年刚成立时的7家,发展到了如今的正式会员320家,非正式会员1200多家。

  以往,电商的外贸产品都要经杭州或上海过关发往海外,为了提高效率,去年,协会专门找政府,在义乌开了一个邮政交换局,从此由义乌发向境外的快递,不必经由杭州,直接在义乌就可以出口。

  这似乎是一种趋势。就拿此次大选来讲,阿里巴巴国际站透露的信息显示,助选产品的大宗采购商基本来自国外大的贸易商、批发商,这些贸易商的采购需求大多直接来自于当地政府、党派和财团,也有一些有组织的粉丝团。在美国读书的留学生告诉北青报,一般来说,支持者都会在亚马逊购买助选产品,有的甚至还会自己创建应援网站大量购买,不过这些网站一般在大选之后就关闭了。

  “我注意到许多小旗子、徽章,只要有商标的,都是made in China,”一位留学生告诉记者,“不过在实体店买助选产品,这都是上个世纪的事儿了。”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看好网购。在义乌商贸城的树脂工艺品摊位上,两位外国客户告诉记者,哪怕搭上高额的交通成本,他们每年也要亲自来义乌进货。相较于商贸城,网站上的商品种类还是太少了。

  “中国的产品跟越南、印度的相比,还是有很多不同的。”这位外国客户说,而且相比较之下,义乌显得“更有组织”。

  而这种“组织”,已经从商贸范畴扩散出去,渗透到义乌的方方面面。从商贸城中央的空地向外看去,围拱着商贸中心的,是各家银行、物流公司以及可以满足不同国籍客户口味的餐馆。就连小小的便利店招牌都是用两三种不同文字写的,店里摆成一排的牛奶、果汁,竟是来自于不同国家的“亲戚”。

  虽然客户对中国产品青睐有加,但不少义乌商家已经嗅到了危机,有的先行一步,把加工厂搬到了越南等地,因为那里的人力成本更低。“我在绍兴雇一个人要3000多元,在越南泰国,可能2000元就够了。”姚丹丹说。
责任编辑:王贤臻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