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佩锋:《序言》与历史唯物主义(摘要)
来源:华淳道人学习园地 作者:华淳道人学习园地 发布时间:2017-07-02
摘要:学点哲学 焦佩锋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这部著作是马克思在41岁的时候,对自己大半生的政治经济学研究进行了一个总结性的著作。这部著作最主要的一个特点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了一个权威的表述,在所有的马
学点哲学 焦佩锋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这部著作是马克思在41岁的时候,对自己大半生的政治经济学研究进行了一个总结性的著作。这部著作最主要的一个特点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了一个权威的表述,在所有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著作当中,它最权威,也最明确,所以学习这部著作对我们端正马克思主义信仰、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马克思的墓碑上刻着两句话:第一句话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另外一句话:“以往的哲学家都在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上面这句话如果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关于政治运动的一个纲领的话,下面这句话就是代表了马克思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和以往的哲学家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非常强调我们不仅要解释清楚这个世界,同时还要改造这个世界,这个改造的前提是我们对社会规律要有所发现,这个社会规律就是社会的存在结构、社会的发展动机、社会运作的机理,还有我们如何评价历史、评价个人,所有这些都在马克思的序言当中得到了体现。“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是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提出的一句话。《序言》是写在《宣言》之后,它也代表了马克思对工人运动失败以后,对自己提出两个必然的反思,以及对全世界无产阶级运动的一种反思,这种反思的成果最终反映在《序言》当中。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当中有一个总结,马克思的一生有两个发现,第一个发现是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恩格斯说到: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发展的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即构成基础。也就是说,我们的经济发展源于一个简单的事实就是我们有吃、喝、住、穿这些基本的需要,就是有这些基本需要的不断存在,我们要满足这些需要,才要不断生产,才有物质资料的生产,而这个生产的过程构成了我们的经济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发展起来了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等等,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马克思和其他哲学家一样,也在解释世界,但是解释世界的基础和原则、标准是不一样的,马克思尤其重视通过人的感性需要,就是吃、喝、住、穿这些基本需要,来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命运,所以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这个规律也在《序言》当中得到了体现。第二个,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这也是马克思的第二个发现、第二个功劳。马克思的毕生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对现代社会进行研究,研究资本运动的规律,研究资本、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所以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讲话当中,就是因为这两大发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我们将他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也是源于此。就是因为他比其他的哲学家们更现实、更具有实践性、更具有真理的意识,所以我们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一次又一次的成功。 本《序言》是两大发现的代表作,因为马克思在《序言》中这么说过:“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那么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就是来自于《序言》。另外一句话:“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所以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社会是资本统治劳动,是资本统治人、是物统治人的历史,在这种历史当中,由于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存在,人和人之间并不平等,因为财产关系使得人与人之间并不平等,因为由这种不平等造成了阶级关系,造成了阶级对抗,所以在马克思看来,马克思主义者的任务就是要消除、消灭资本主义方式,最终结束人统治人、资本统治劳动的异化的历史,最后进入真正的人类社会、人类史,而这个人类史就是我们所指的就是共产主义史。 《序言》的结构与内容:全文共七段,根据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2段):阐述自己考察资产阶级经济制度的顺序、研究计划和主要方法。第二部分(第3-6段):阐述自己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动因、经过和结论。其中,第4段是重点段落。第三部分(第7段):总结全文,表明自己的治学态度和理论立场。篇幅并不长,只有2000多字,最重要的是第二个部分,我们可以看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主要精神都在第二部分得到了阐述。一、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经过(一)马克思的生平略(二)马克思在求学时期思想及著作 我们简单的把马克思一生的主要著作和遭遇的问题来看一下。中学毕业时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这篇作文中就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会彼此敌对、互相冲突,一种利益必定消灭另一种利益;相反,人的本性是这样的: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卓越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这段话是马克思在17岁时写的,这段话我相信他感染了全世界无数的共产主义者,所以,这段话的文采和它反映的思想,是非常感染人的,很有感染力。马克思在此主要揭示了一个困扰社会发展当中一个基本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好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集体利益与他人利益的问题。在此马克思的立场很明确,个人利益要服从人类利益,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作为共产党人,共产党人最高的价值就是为人类的幸福而工作、为他人的幸福而工作,所以我们会看到好多英雄模范、榜样他们都是舍小家为大家,在这个意义上,所有的共产主义者,所有的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都是一样的。如果同志们对马克思的一生有所熟悉的话可以看到马克思并没有放弃早年17岁说过的这些话,所以知道马克思晚年依然投身于共产主义事业,他忘记了自己的贫苦,所以每当读到这些话的时候,我们是倍受鼓舞的。中学毕业之后,马克思进入大学。其实马克思是读了两次大学,马克思在《序言》中交代说,我学的专业本来是法律,但我只是把它排在哲学和历史之次当作辅助科学来研究。1835年,马克思进入波恩大学,第一志愿是法律,由于常常喝酒闹事,学业不长进,所以,其父令其转学。1836年,进入柏林大学,旋即“投入黑格尔哲学”的怀抱,但是,他加入的是以弘扬无神论和激进民主主义的“青年黑格尔派”,这为他告别黑格尔埋下了伏笔。因为“老年黑格尔派”宣扬的是黑格尔的有神论的宗教思想,而“青年黑格尔派”更多崇尚的是他的辩证法,他的批判性和革命性,所以马克思说他进入波恩大学,第一志愿是法律,但是转学之后,他把它排在哲学和历史之次当作辅助科学来研究。(三)马克思研究领域的转向马克思在《序言》中继续指出,1842-1843年间,我作为《莱茵报》的编辑,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莱茵省议会关于林木盗窃和地产析分的讨论,当时的莱茵省总督冯?沙培尔先生就摩塞尔农民状况同《莱茵报》展开的官方论战,最后,关于自由贸易和保护关税的辩论,是促使我去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因。在此,马克思对自己在青年时期的职业选择、专业选择交代的很清楚,上波恩大学他最初选择的是法律,但是由于学业不长进,老马克思给马克思转学了,转学去柏林大学以后,马克思学的是哲学,黑格尔的哲学让他迷醉,马克思由于废寝忘食以至于生了病,但是即使在生病期间,马克思手里捧的仍是黑格尔著作,所以马克思在大学期间更多的是像一个哲学青年,但是当马克思离开大学以后,到社会上找工作,没有找到工作,他其实是想当一个哲学老师,到大学教哲学,但是没有找到工作的情况下,开始给《莱茵报》写稿,写稿子报纸上就要讨论一些社会现实问题,这些社会现实问题是什么问题呢?现实问题关于当时关于林木盗窃和地产析分的讨论,就是因为这个问题使得他由哲学转为经济学。在此我要补充一点就是林木盗窃问题,就是促使马克思思想转变的一个关键问题,当时在德国的莱茵河地区,由于马上要过冬了,莱茵河地区河边的农民去河边的树林里捡一些枯枝树叶以备冬天取暖用,但是这些树林、这些树木属于私有地主的,在这种情况下,农民捡拾枯枝树叶的行为就触犯了私有地主者的利益,在此情况下,莱茵省议会就组织大家在《莱茵报》展开讨论,马克思参与了这场讨论,马克思看到,哲学在现实生活面前其实我们应该更加关注经济问题,仅仅诉诸于黑格尔理性,抽象的哲学无法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无法保障弱者的利益,这和他在17岁时在毕业论文中讲的为他人而工作的价值,所以马克思毅然选择去研究经济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它将哲学的目光深入到了“法律”和“市民社会”的关系中讨论,“法律”和“市民社会”这两个范畴,这两个概念最初是黑格尔法哲学中的关键词,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非常熟悉,那么为了解决使我苦恼的疑问,我写的第一部著作是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性的分析。黑格尔当时是马克思的思想导师,在马克思心中,权威性很高、地位很高,所以马克思力求将社会生活当中的这些问题带到黑格尔的著作当中,以求得到解释,但是马克思发现,黑格尔的回答不能使他满意,他对黑格尔的法哲学进行了批判性分析,马克思写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发表在1844年巴黎出版的《德法年鉴》上。在这部著作当中,马克思就明确指出,真理在彼岸消失之后,那么我们的目光就应该回到此岸世界,回到现实生活之中,所以对天国的批判就要变成对尘世的批判,这是马克思在导言中的名言,这样标志着马克思开始告别黑格尔,逐步创立唯物主义世界观。马克思继续说道:我的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果: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就是说法律的本质来源于市民社会,而不是说先有法律后有市民社会,而是先有市民社会,先有市民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物质生活的存在,我们因为这些社会关系才确定了法律。所以当市民社会变化以后,我们的法律也跟着变化。那么在黑格尔那里,法律具有权威性,所以马克思认为,必须回到市民社会当中,来研究法律存在的命运,研究法律的本质。在林木盗窃法的问题上,马克思曾经指出,盗窃的本质源于我们有不公正的法律的存在,所以法律是为富人说话的,莱茵省议会关于林木盗窃问题的讨论其实是为富人说话的。马克思终于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对黑格尔进行了彻底的批判,但是黑格尔将物质关系的总和概括为“市民社会”,马克思在超越黑格尔基础上指出,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在此我们要注意到,在1844年左右开始,马克思二十多岁的时候他的目光已经开始进入到政治经济学,因为马克思认为,他有一个判断认为在政治经济学中存在着“市民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命运。所以我们就会看到这样一个逻辑,就是马克思首先关注的是法律、法的关系、国家的形式,进一步他将目光投入到物质生活关系(市民社会),再进一步他认为必须到政治经济学当中去解决使他苦恼的那个物质利益难题,这是马克思早年的问题意识。那么反过来,在旁边的恩格斯也对马克思的这段经历有过佐证,恩格斯指出:“我曾不止一次地听到马克思说,正是他对林木盗窃法和摩塞尔河地区农民处境的研究,推动他由纯粹政治转向研究经济关系,并从而走向社会主义。”所以马克思由一个哲学青年变成社会青年,这种社会青年不是我们所说的那种贬义,而是说他开始关注社会问题存在背后的动因是什么,所以他开始研究社会的经济关系。恩格斯继续说道:“马克思着手研究有关物质利益的问题,……得出这样一种见解:要获得理解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钥匙,不应当到被黑格尔描绘成‘大厦之顶’的国家中去寻找。”黑格尔将国家视为一种最高的观念,它具有神性,是绝对精神的完成,马克思认为应该到市民社会当中去,到政治经济学当中去寻求解答物质利益问题的答案,所以恩格斯也指出,关于市民社会的科学,也就是政治经济学。这就是恩格斯对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定义。(四)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那么在巴黎期间,马克思和恩格斯相遇,马克思因为看到了异化劳动存在自由财产的问题,所以他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而研究政治经济学第一部重要著作就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其主题:深入剖析“物质生活关系”,马克思在这部著作中也提出一个鲜明观点:私有财产是工人异化劳动的产物,在这个意义上批判像亚当斯密、威廉佩里、李嘉图这样的古典的经济学家,他认为,私有财产和工人的异化劳动紧密相关,而不是说和工人的抽象劳动有关。你如果抓住了异化劳动就能看到私有劳动产生的秘密,就能发展这个社会当中有个工人阶级,有无产者,那么马克思认为这个问题的出路在于扬弃私有财产,只有扬弃私有财产和人性的全面复归,共产主义才能实现,这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提出的观点。那么,这些观点为提出阶级斗争理论,发现剩余价值规律奠定了基础。所以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从早年开始,一直到中期、一直到晚年,到写《资本论》,其实马克思的问题意识一直是非常清晰的,非常明确的,那就是对社会生活的物质关系、经济利益关系始终没有放弃,所以这使得我们理解他的阶级都正理论,理解他的学说,理解他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主线。在巴黎,马克思与恩格斯结成莫逆之交。马克思在《序言》当中说道,自从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批判经济学范畴的天才大纲发表以后,我同他不断通信交换意见,他从另一条道路(即发表在《德法年鉴》上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得出同我一样的结果,当1845年春他也住在布鲁塞尔时,我们决定共同阐明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我们见解中有决定意义的论点,在我的1847年出版的为反对蒲鲁东而写的著作《哲学的贫困》中,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虽然只是论战性的概述。在此,马克思其实在《序言》中交代与恩格斯的相遇,以及与恩格斯的志同道合。在《德法年鉴》上,马克思也发表了自己的著作,恩格斯也发表了他的著作,但是都看到了社会的无产者、看到了工人阶级,看到了工人阶级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所以马克思指出,恩格斯批判国民经济学家和恩格斯在批判国民经济学家的同时,他也在批判国民经济学家,反而他们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就是因为有这个结果存在,他们开始和德国的意识形态进行批判,马克思告别了费尔巴哈、告别了黑格尔、告别了费希特等等这些人,所以他认为德国的形而上学、德国的意识形态、德意志的意识形态不能解决市民社会物质利益难题,紧接着马克思也将这些论点巩固在《哲学的贫困》这部著作当中。但是很不幸,1845年,由于马克思的观点得罪了当局,他被法国政府驱逐,开始移居到布鲁塞尔。马克思指出,我在巴黎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后来因基佐先生下令驱逐移居布鲁塞尔,在那里继续进行研究。在这个期间,马克思写了两个很著名的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等。在这两部著作当中,马克思提到了这些很著名的观点:第一句就是刻在马克思墓碑上的话:“以往的哲学家都在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发源地和舞台。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这句话出自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在这部著作当中,生产力、交往形式或者交往关系这些概念马克思提出来,而且他们之间的矛盾关系和社会分工问题,以及意识形态、社会分析问题等等基于生产力和社会交往之间的矛盾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当中还指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与之相应的是在《序言》这部著作当中,马克思提出社会存在决定意识,而不是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所以我们可以看到20多岁的马克思和40多岁的马克思其实在社会历史问题上,他们的观点具有一致性,尽管表述不同,但是基本思想是一致的。那么1847年,马克思对蒲鲁东的庸俗经济学理论进行批判,什么叫“有决定意义的论点”呢?马克思指出,“经济范畴只不过是生产的社会关系的理论表现,即其抽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剩余价值、利润率等等这些东西其实他们的生产关系是他的理论来源,我们只是对这个社会关系的抽象而已。这些一定的社会关系同麻布、亚麻等一样,也是人们生产出来的。所以我们每天在满足自己基本需要的时候,我们也在生产、在更新、在丰富我们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和生产力密切相联。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方式的改变,人们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这句话很有启示意义,所谓的经济范畴其实并不抽象、并不深奥,它其实和我们的社会生活关系密切相关,那么谋生方式也就是我们的生产方式,自从有人类历史以来,我们为了使自己绵延发展,我们每天就必须和自然世界之间、人和人之间必须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和交换,所以在此过程当中,在这种谋生过程当中,我们会建造和改变自己的一些生产关系。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事实,并不复杂。马克思形象的指出: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我们可以再做一个延伸,互联网才会产生网民,蒸汽磨时代、手推磨时代是不可能产生网民的,不可能产生网络的,这也可见我们的生产方式、我们的谋生方式对那个社会形态所起到的标志性意义。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率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这是多么清楚的表明,社会存在决定意识、生活决定意识,而不是说我们先有一个观念,然后再有一个社会,这就是一个有决定意义的论点。我们继续往前走,马克思在1848年左右,欧洲工人运动风起云涌,资本主义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非常尖锐,工人运动爆发了,我们知道爆发了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在这个时期马克思以为无产阶级革命的高潮到来了,共产主义可以很快就实现了,所以他甚至将燕妮的嫁妆典当掉,然后买了一台高速平板印刷机印传单,参与了并且指导了工人阶级参加运动,但是1848年后期,工人运动就被镇压下去了,所以在血与火面前,马克思看到了资本主义还有顽强的生命力,在此情况下,他从社会舞台退回到书房,开始了经济学的研究,对于这段经历,马克思在《序言》中也进行了交代:1848年和1849年《新莱茵报》的出版以及随后发生的一些事变,打断了我的经济学研究工作,到1850年我在伦敦才能重新进行这一工作。不列颠博物馆中堆积着政治经济学史的大量资料,伦敦对于考察资产阶级社会是一个方便的地点。因为这个地方资本主义发展的最成熟、最快,而且阶级对立也最明显,所以马克思在英国的伦敦,在大英博物馆研究资本运动的总攻势,研究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最后,随着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金矿的发现,资产阶级社会看来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一切决定我再从头开始,批判地仔细钻研新的材料。这就是马克思后半生所进行的主要工作,就是研究政治经济学。那么我们可以把马克思从早年到晚年所写的著作,他所关心的问题以及这些著作所表现的主题进行一个总体的回顾。1835年,在17岁的时候,他《中学毕业作文》中指出,为人类解放而工作。24岁在写的《博士论文》中提出,要弘扬人的自我意识。1843年,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市民社会决定法律的本质。我们的目光应该从天国转向人世,他已经看到了德国哲学、黑格尔的法哲学的虚伪性和抽象性。1844年,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指出,私有财产来自于异化劳动。1845年他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所以他的实践主义立场也非常的鲜明。1846年28岁的时候,他和恩格斯合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主题主要是批判唯心史观,创立唯物史观。如果说我们把马克思一生的著作,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著作要摘出两篇的话,其中第一篇就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二篇就是《<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第一步著作是马克思、恩格斯经过反复讨论写来下的,但这部著作的主题主要是批判唯心史观,批判黑格尔、费尔巴哈这些旧唯物主义在历史问题上所犯的唯心主义错误。马克思认为,我们应该从社会生活本身出发,从现实的人的交往实际出发,来揭示市民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秘密。1847年在29岁时,他写了《哲学的贫困》,主要是批判蒲鲁东,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性。蒲鲁东曾经有一个可笑的逻辑,对于资本主义社会,他有好的方面也有坏的方面,怎么办呢?我们拿掉坏的方面,保留好的方面。马克思认为蒲鲁东的这种做法是非常天真的,这种资本主义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来自于资本主义方式本身,如果你不批判资本主义方式本身,而诉诸于这种机械的拿掉坏的,保留好的这种方式的话,无异于空想。所以这就是机械的唯物主义或者叫僵化的辩证法。在1848年工人运动起来的时候,马克思为共产主义同盟写了《共产党宣言》,他标志着社会主义创立,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两个必然的论断,他认为共产主义的胜利和资本主义的灭亡是“两个必然”。他同时指出也是后来对中国革命产生重大影响的理论就是阶级斗争理论、阶级分析方法,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阶级分析方法的运用到了艺术化的程度。马克思曾经在这部著作中指出,以往的人民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1848年在欧洲革命失败以后,马克思回到大英博物馆,开始研究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在41岁的时候,他对唯物史观进行了权威的表述,提出了“两个决不会”论断,“两个决不会”就是说,新事物来自旧事物,新事物从产生和发展到壮大,和旧事物有一个不断反复斗争、妥协循环往复的过程。在此之后,马克思主要就是研究《政治经济学批判》,根据我们出版的《资本论》第一卷,其实就是他关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第一部分,他所留下的《资本论》及手稿,主要是和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讲话里面所讲的马克思的第二个发现的关系,就是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剩余价值存在的秘密,这就是第二个发现。所以一个《序言》还有资本论这两大发现的重要著作。(五)马克思的主要著作及政治经济学研究计划我专门做了这样一个表格,希望能够形象的反映出马克思的研究计划和结果。马克思在晚年其实立下的宏愿是要写一部大书,鸿篇巨制,这部书的名字叫《政治经济学批判》,他原打算是写六大分册,《资本》分册、《土地所有制》分册、《雇佣劳动》分册、《国家》分册、《对外贸易》分册,还有《世界市场》分册。但事与愿违,这些都没有写成,而着手主要是写了《资本》分册,而《资本》分册他原打算写四篇:《资本一般》篇、《竞争》篇、《信用》篇、《股份资本》篇。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后三篇也是没写成,只写了《资本一般》篇。《资本一般》篇他又想写三大部分:《资本的流通过程》部分、《资本的生产过程》部分和《两者的统一》部分,在世的时候主要是发表《资本的生产过程》,也就是《政治经济学》的第一分册里边的资本生产过程,马克思在世的时候被编辑出版,也就是我们今天所指的《资本论》第一卷,在马克思逝世以后,恩格斯根据马克思的手稿编辑出版了《资本论》的第二卷和第三卷,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资本论》三卷本。可以看到马克思的研究计划和最终形成的结果其实是有很大的出路。我们看到马克思原先定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这本书的鸿篇巨制的总标题最后变成了《资本论》第一部分的副标题。这篇《序言》就是指1859年6月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第1分册),马克思专门为这个分册写了一篇《序言》。马克思在世的时候,《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被一版再版,而《政治经济学批判》(第1分册)却没有再版。所以我们会看到,在马克思晚年的著作体系中,《序言》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它是代表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一个总说明,他是写在最前面的内容,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也在这部著作当中得到了重要阐述。所以通过回顾马克思一生的经历、著作、主题,我们会看到至少有这三门的特点:1、马克思本是富家子弟,但他选择了为穷人争辩、为弱者抗争、为人类解放的共产主义事业;2、马克思一生经历了无数次饥饿、贫困、疾病和诅咒,来自各方面的批判、驱逐,在这样的情况下,燕妮是他最坚实的依靠,恩格斯是他最忠实的朋友;3、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点是现实性、人民性。马克思的思想、理论、哲学总是充满了现实性,他讲的从来都是“市民社会”物质生活当中的事情,脱离于人的事情,脱离于人的生活事件之外的事情,他不感兴趣,他也不愿意去谈,所以他的问题意识是连贯的、是一致的、是明确的、是鲜明的,它要求我们必须回到现实的生活当中来看待社会存在的命运、历史发展的命运。还有第二个特点是他的人民性,我们会想到马克思在17岁的时候,在中学毕业论文中说的那句话,要为人类而工作,人之为他人而活着,不可能成为一个有限的、自私的人,所以他的理论、学问是服务于劳苦大众的、服务于弱者的,服务于大多数人的,所以他的人民性是非常突出的,所以我们党把他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也就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有这样鲜明的特点,因为他是为人民而工作,为人民服务的一个理论,他代表大多数人的意愿和理想。这是今天的第一部分内容。二、《<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思想第二部分,我们想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序言》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思想。首先马克思说,预先说出正要证明的结论总是有妨害的,读者如果真想跟着我走,就要下定决心,从个别上升到一般。这就是他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比如什么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呢?我想我们对这个方法都特别熟悉,先研究具体的问题,然后我们把这个问题扩大化,延伸起来,比如说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对商品本身的研究扩展到经济领域,扩展到整个人类社会、历史,这个方法也非常简单,就是通过对大量具体的经济事实的研究,得出一般性、普遍性结论。重点是学习《序言》中马克思所交代的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成果。马克思自从早年开始,对经济事实、对资产阶级的政治自决、对经济政治学本身非常感兴趣,他明确交代了这么几项成果,我们概括为思想理论:社会结构理论、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社会评价理论、社会形态理论。在此我想特别说明一下就是,社会基本矛盾里面所讲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是我们从动态的角度来讲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一个动力机制,这几个概念我们也可以把它从社会竞技学的角度来讲,分析社会的结构。所以社会结构理论我们还是沿用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这么几个静态的结果来分析政治经济学的框架、社会发展的生产力水平、经济交往水平、意识形态水平等等,所以是一个理论我们从两个角度,有利于我们深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一)社会结构理论第一项成果是社会结构理论。马克思在《序言》中说道:我所得到的、并且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自己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是: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它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我刚才讲了,社会结构理论其实是我们还是沿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这几个概念对社会的静理学分析,我们会看到,马克思在交代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总结果的时候,首先就是静态上描述什么叫社会生产、什么叫生产关系、什么叫社会意识,这些东西怎么来的,其实是对社会生活的一个基本概括。那么就是因为人要存在,人的需要存在,我们必须进行社会生产。那么在生产当中,我们就会发生和别人的交往关系,这就是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总和构成了社会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也就是说,生产关系是现实基础,上层建筑和与之相适应的意识形态属于在生产关系之上的东西。这是一个社会大概就分为这么四个层次,我们可以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两个层次解析解构一个社会,我们也可以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来解读,我们也可以同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总和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三大层次来解构一个社会的架构。这就是社会结构理论给予我们的启示。我们简单把这几个关键的概念再仔细梳理一下。我们天天挂在嘴边的都是在讲生产力、生产力,启示生产力包括两大部分:一个是硬件部分,一个是软件部分。硬件就是必不可缺的,比如说要有人,要有劳动者,要有生产工具,要有自然资源。软件是指为了保持生产力的稳健发展、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要有管理,要有服务,要有分工,要有协作,要有科学技术,要有政策制度,所以生产力的发展是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结果,有时候生产力的发展是来自于硬件,比如说劳动工具落后了、劳动者的素质上不去,有时候是我们的资源枯竭了,这会导致生产力的停滞。有时候是因为我们的管理和服务比较落后,我们的分工协作不明确,责任不明确,有时是我们的科学技术手段比较落后,导致的生产力的落后。所以要发展生产力是软件和硬件要素都结合的比较好的结果,所以生产力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此把握生产力概念要注意四点:它是人和自然之间的改造与被改造关系。一方面,人从自然获取资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另一方面,自然环境也改造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所以我们和环境之间,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天然的处于一种关系当中。我们不能抛开这种关系,我们不能简化这种关系,而去讲人怎么发展、生产力怎么发展。第二点,它是多种要素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结果。刚才我讲到了,生产力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如果我们单讲人的发展而不讲劳动工具的发展、不讲制度建设、不讲管理和服务,那么生产力的发展也是成问题的。我们只是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第三点,它的发展是个历史过程。一般是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但也有停滞、倒退。第四点,人是生产力中最关键的因素。人是生产的主体,也应成为分配的主体;收入和分配必须对等,否则社会容易出问题。就是人生产的积极性来自于哪里呢?首先来自于人的需要,当这种需要被满足以后,还要继续进行生产。但是人生产必然有生产的产品,有劳动产品,劳动产品往往就会有剩余,剩余产品怎么分配,如果公正的分配,这是取决于生产能否继续进行的一个前提。所以生产力不是一个单向的因素,他和我们的生产制度也结合在一起。所以这就涉及到生产关系概念。但是我们看到,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马斯洛曾指出,人的需要有这么几个层次:最低层次是生理需要,接下来是安全需要,再往上是社交需要,再往上是尊重需要,最后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需要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处在社会当中国的所有的人都有好多需要,我们首先是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在满足这些需要的前提下,我们需要社会尊重,最后需要实现自我价值。所以人的需要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我们原来只讲抽象的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但是生产力来自于哪里呢?来自于人,来自于人的需要,需要导致了生产,生产的产品我们在社会领域进行交换、分配,那么这些产品被消费之后,新的需要产生,我们就需要进行生产,就这样一个循环关系,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我们会看到,经典思想家、革命家、政治家非常重视生产力问题,马克思认为,生活导致了生产。他说: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单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从事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所以人的存在就需要满足自己的生活资料,这些生活资料生产才有了人类历史。所以我们必须我们的生活当中去发展人类历史存在的前提。在生产力问题上,毛泽东的观点是发展生产是党的中心工作。他曾在晚年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邓小平的生产力观点就更鲜明,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搞社会主义,中心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所以空间社会主义人民不信,我们必须发展生产让人民富起来,这样人民才会跟着你走,这是最管用的东西。这是生产力概念。我们再看生产关系,简单来讲,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判断其性质的根本标志。马克思曾指出:“黑人之所以是黑人,只有在特定的关系下, 他才成为奴隶。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脱离了这种关系,它也不是资本了,就象黄金本身不是货币,沙糖并不是沙糖的价格一样。”这段话非常鲜明,非常形象的说明了生产关系的意义,我们都生活在这个社会当中,我们每天都在创造生产关系,我们在适应生产关系。其实社会的发展,社会形态的变迁,其实是生产关系的变革。黑人之所以是黑人,只有在特定的关系下,因为有雇佣劳动,有机制的存在,有买卖关系的存在,有黑奴贸易的存在,黑人已经不简单的是一种人种,而是商品可以买卖,那么纺纱机、黄金、砂糖都一样,这个东西放在这里他只是一个简单的物,但是给他赋予价格,将其进行交换,进而产生剩余价值,价格有涨落,这都是和社会的生产关系有关系的,所以我们必须致力于研究社会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包括这些东西:生产资料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分配权。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程度越高、越复杂,生产关系这些所有权益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复杂。把握生产关系概念要注意3点: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反映生产关系性质的根本标准。它体现的是人对劳动成果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生产关系具有历史性。每个社会形态都有一种主导性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就像马克思之前所指出的一样,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大资本家的社会。第三点,生产关系主要有公有制和私有制两类。只不过公有和私有的主体、程度有所不同。就是说社会劳动产品,就是我们所讲的分蛋糕的问题,这个社会不可能出现绝对的一等一的公平,要么是一种理想,要么决定平均主义的社会是不存在的。所以社会分配当中,往往有公有和私有这两种类型,只不过公有和私有的主体、程度有所不同。这个社会的分配相对正义的话,社会的劳动产品被大多数人占有,这个社会就相对公正,如果说少数人占有,社会就会不稳定。所以纵观人类历史,大致可以看到生产关系会对社会发展产生这样的影响:当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时候,意味着多数人占有社会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分配公正、社会安定。反之,生产资料私有制占主导地位,意味着少数人占有社会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分配不公、社会不稳,两种情况的交替和相互作用,最后演变出一部分人的历史。所以光强调生产也不行,还得强调分配,分配不公会影响生产;分配合理、分配公正会促进生产。所以其实我们是在做一件大工程,就是怎么调整生产力的良性发展,怎么使生产关系服务于生产力的良性发展,使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进步。那么我们会看到,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以及到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我们的生产主体和分配主体其实应该对等,在奴隶社会,因为生产主体是奴隶、农奴,分配主体是奴隶主;封建社会生产主体和分配主体不对等;资本主义社会,生产主体和分配主体不对等,所以说这些社会在马克思认为都应进行批判,而且恰恰事实也证明了往前走的命运就在于此,所以在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全体劳动者和人民既是生产主体,也应成为分配主体。生产问题和分配问题解决好了,这个社会必然是和谐社会,必然是理想的社会。上层建筑是在生产关系之上的,是经济基础之上的,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政治上的上层建筑,一个是思想上的上层建筑。政治上的上层建筑就包括党派、政府、军队、监狱、法庭等等;思想上的上层建筑包括哲学、宗教、艺术,所以这些东西都是我们人类社会生活中发展起来的,就像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样,是以为有生活的需要,才有了宗教、哲学、艺术等等。我们讲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第一个成果就是提出了社会结构理论,这个社会结构就是大概分为三个层次:一个是生产力层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总和构成社会经济基础,而这个经济基础又决定相应的上层建筑,反过来,上层建筑也会对经济基础产生影响。所以这个社会结构理论和社会现实之间是这样一个对应关系,强调生产力的话我们就要做大做强产业,把蛋糕做大,强调生产关系就是要平衡收入分配,强调上层建筑就要做好顶层设计,做好制度设计,统一思想认识,只有这三个层面相对的处理的合理、统筹安排,那么这个社会才表现的稳定,反之如果说我们没有把生产力的部分做好,或者说生产力的要求不去重视反而去强调生产关系的话,这就无异于缘木求鱼。所以社会结构理论也启示我们,社会稳定也是社会结构的稳定,等于社会要素的“各就各位”和劳动产品的“按劳分配”。所以属于生产力层面的问题我们一定要下大力气去解决,但是属于上层建筑层面的问题,属于政治上、思想上的问题,我们也要分清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属于顶层设计的问题,我们要及时发现,以便进行处理,属于思想观念的问题我们就要敞开讨论,要统一思想。这是第一个成果。(下)二、《<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思想(二)社会基本矛盾理论马克思在《序言》里边揭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第二个成果: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他指出,社会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生产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这是其实马克思在《序言》里面从动态的角度对社会的运行机制进行的一次描述,就是说,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是最活跃的、最根本性的因素,它的发展就会导致与原来的生产关系和财产关系之间产生矛盾,因为与生产力相比,生产关系具有相对的滞后性,于是如果我们不重视,不注意忽略这种生产关系,或者视而不见的话,那么社会就会产生动荡、产生冲突,在极端情况下,社会革命的时代就来了。与此相应,这种信息,这种要求会传递这种矛盾,会传递到上层建筑中去,所以马克思指出,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我们看这个矛盾是这样的,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发展,生产关系对上层建筑提出了要求,首先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它体现社会进步的要求,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具有相对滞后性,必须及时调整和完善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思想观念。这也就是我们改革的必要性,所以到这个关口就必须改,如果错过了这个社会历史发展机遇,那么我们就要付出惨痛的代价,中外历史无数次的历史运动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这就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我们要将我们的规律上升到规律层次,就像马克思所说的,那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不可调和的时候,革命就伴随而生,这是社会发展的极端形式,革命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表现,当生产和分配严重不对等的时候,生产者和分配者的利益严重不对等的时候,革命就到来了,它是新旧事物对抗的极端形式,所以我们作为社会治理者,我们都不愿意社会出现革命,所以要重视这个规律对社会进行有针对性的或者全面的或者重点进行改革。所以改革是社会治理的常见形式。它的实质就是理顺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之间他们之间的和谐关系,目的是解放、发展生产力,弱化社会风险,实现长治久安,那么改革一般都是渐进式的,所以改革分阶段、分步骤进行。那么进入这个理论我们看到中国的现实会看到,其实上一轮改革之所以取得成功就是因为全面拨乱反正,将大家的目光和注意力都集中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上来,但是我们全面拨乱反正第一个是思想路线方面:破除“两个凡是”,确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第二个是政治路线方面:破除“阶级斗争为纲”论,确立经济建设中心论;第三个组织路线方面:破除“四人帮”的影响,确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就是有这三大方面做保证,所以我们的改革大幕才得以顺利拉开。那么这35年的成就和35年前那场解放思想,真理标准大讨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好像表面上看起来是思想理论问题,实际上它其实是生产力发展,我们在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里面的一个表现。大脑敞开了,思想束缚没有了,体制僵化没有了,所以改革的步子才迈开了。所以我们国家才搞活了,把一个封闭的相对封闭的中国变成一个相对开放的中国,把一个相对贫穷的中国变为一个相对富裕的中国。所以小康的目标是离我们越来越近了。那么本轮全面改革依然体现了对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尊重,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11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们提出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适应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变化来推进社会发展。社会基本矛盾总是不断发展的,所以调整生产关系、完善上层建筑需要相应地不断进行下去。所以社会在发展,我们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也要进行不断的调整,这其实是体现对社会矛盾运动的尊重,对规律的尊重。在这个意义上,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态度。所以说我们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其实这就是马克思的魂,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脉,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我们要尊重社会主义的发展,那么我们就必须及时观察到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制约因素,那么这些因素我们就必须基于社会性矛盾里面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哪些具体的要素去把握去进行调整。所以马克思在经历了工人运动失败以后,在写完宣言以后,那么在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序言当中,在1848-1850年的法兰西的斗争当中,对“两个必然”有个反思,当欧洲革命运动到来以后,他以为共产主义可以马上实现。那么血的事实告诉他,在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力正以在整个资产阶级关系范围内所能达到的速度蓬勃发展的时候,也就谈不到什么真正的革命。只有在现代生产力和资产阶级生产方式这两个要素互相矛盾的时候,这种革命才有可能。那么如果说是在马克思的时代就是19世纪的话,资本主义可能在一国或者少数几国扩展自己的生产关系,掠夺原料,然后营销自己的市场,那么在今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扩展到全球,所以它的生命力依然很长。如果我们借助原来那种单独的单纯的以为,阶级矛盾已经腐朽了、灭亡了,马上可以就丧钟敲响了。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必须重视到马克思晚年对两个必然的反思,这是有原话的。对这一点恩格斯也表示赞同,他说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的程度。 1859年?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1848-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也这么说。因为他们两个都是那场运动的经历者,所以他看到了资本主义生命的顽强性。所以在《序言》当中马克思明确提出了“两个决不会”思想,他的原话是,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一个是绝不会灭亡,一个是绝不会出现。什么呢?第一个是针对旧社会来讲的,无论哪个社会形态只要它是历史的产物,只要它是存在,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那么资本主义也是这样,它的生命力也是扩展,所以它也不会灭亡,这是第一个绝不会。第二个指的是对新事物而言,就是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也就是说旧事物是孕育新事物的母体,这个过程充满了斗争和对抗,甚至是牺牲或者是反复,我们不能盲目,不能乐观,以为好像它是代表先进方向这是一个总趋势,好像旧事物就会自然灭亡一样,不是这个样子的,历史是连续往前发展的,历史之间的新陈代谢尽管好像有规律,有阶段,但是它中间是连在一起的。新事物和旧事物之间充满了斗争和对抗,牺牲、反复,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这就是其实马克思是在告诉我们,不要脱离历史,不要脱离社会生活,不要脱离社会的物质条件来看待历史,给自己提出革命或者改革的要求。其实这个话我们可以把它转化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说超越阶段的话,不做超越阶段的事,这是两个绝不会给我们的真正的启示。一定要从当地,我们的实际情况出发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如果条件不成熟,我们就要等条件成熟的时候再解决。那么条件成熟了,我们也要及时解决,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三)社会评价理论那么马克思在序言当中关于历史唯物主义还交代一个成果,那就是社会评价的标准问题。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那么在我看来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评价的总观点。正是因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是社会发展变革的根本标准,所以,我们必须基于这个基础来分析各类社会问题、辨析各种社会思潮。那么尤其放在今天来讲,今天的中国由于社会的发展出现了空前的活跃,利益群体多样化,人们的认识、评价标准多元化,在这种情况下,那么我们如何坚守自己的信仰立场,如何保持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的,把它作为我们的一个指导思想这样一个基础呢?那么我认为我们还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那就是从物质生活的生产出发,把它作为标准也就是我们讲的生产力标准。中国社会的进步?迂腐?完全基于我们对物质生活或生产水平的评价。我们想想35年的中国,35年之前的中国是怎么样的中国?35年之后的中国是什么样的?人民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我们吃什么?穿什么?我们接受什么样的教育?享受什么样的医疗?什么样的住房条件?社会的物质总产品、GDP是否增加,我想这都是一个最起码的问题,我们不能抛开这些对社会进行一些非理性的评价。所以马克思在序言里面也指出,在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个是什么呢?是生产的经济条件,这一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也就是社会的进步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变革,另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所以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依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的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依据,就是我们不能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要从社会看得见摸得着的精确性的物质方面的变革出发,来看待我们的共济,看待我们不足,来寻找我们的问题,来看待我们的成绩,这样的话才是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所以我们的看法,我们的依据,我们的观念,我们的意志,这些都必须从我们的物质生活的矛盾当中去,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现存冲突当中去解释。我们不能抛开这个矛盾,抛开这个关系,而得出凭空的去想象,或者说出一些不负责任的话,对这个时代,对我们的政治进行批判。所以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评价历史人物不能脱离历史背景,一方面是环境创造人。“个人总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历史人物对历史影响的大小与其面临的社会条件和历史任务有关。那么反过来说,人创造环境。历史人物可以加速或延缓历史进程。正是因为“秦始皇”、“拿破仑”、“毛泽东”、“邓小平”的思想和行为符合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要求,所以,他们才被视为时代伟人。那么我们再往前推,我们可以为今天这一讲的之初,马克思17岁在自己的中学毕业作文里面指出,我们要为人类而工作,我们就不会享受到有限的自私的可怜的乐趣,那时我们的幸福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在悄然无声的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那么高尚的人们会撒下热泪,我们想想这些历史伟人、这些时代伟人,就是因为他们把握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要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要求,所以他们勇立潮头,引领时代发展,从而开辟了一个历史新时代。那么作为个体来讲,或者作为组织来讲,我们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等等也就是要将自己融入历史发展的大要求、大潮当中去,从而起到参与时代,引领时代,见证历史,参与历史,创造历史这样一个作用。我觉得这是学习历史唯物主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那么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再回到之前,对当年的 “摸论”的再认识,这句话是陈云:“1980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的讲话”指出的。他说,我们要改革,但是步子要稳。因为我们的改革,问题复杂,不能要求过急。改革固然要靠一定的理论研究、经济统计和经济预测,更重要的还是要从试点着手,随时总结经验,也就是要‘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我们要动起来,光讲数据,光讲理论研究不抵用,所以我们必须要伸开我们的双手,迈出我们的脚步,一步步往前走。邓小平曾经也指出,他说 我们现在做的事都是一个试验,对我们来说,都是新事物,所以要摸索前进。那么我们可能想象一下,35年之前的中国当时我们是怎么样的情况?在7 0年代初80年代末的时候。所以我们除了将脚伸进看不清脚的河水当中,我们去摸索的时候,我们找不到其他办法。所以我们就必须靠自己,那么前提是要解放思想,在这基础上摸着石头过河,行不行?我们先干起来再说。所以邓小平同志始终在鼓励我们,改革开放要大胆的闯,大胆的试,错了没关系,但是最重要的是总结经验。同样对他的“猫论”我们也要理性的认识,那么这是有背景。最初是为了解放思想,搞活经济。我们不能抛开当时的背景,抛开当时的历史背景来单纯的讲这个东西,有多少好,有多少坏,进行不合理的加持循环。而且还是有底线。前提是爱党、爱国、团结和发展,它不等于“有奶便是娘”的机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所以现在这个中国的社会发展,社会思潮多种多样,这当然是社会保持活力的一个表现,也是好事。但是我们不能用多样性掩盖我们的统一性,我们对基本的东西,起码的东西的判断。对已经成为定论的东西,然后进行无理化,进行无理的炒作,或者进行篡改,我们不能抛开历史,抛开现实,抛开历史的要求来否定历史,或者说来伪造历史。那么在今天认识本轮改革我们依然要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11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我们党现阶段提出和实施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正确,就是因为它们都是以我国现时代的社会存在为基础的。那么这个时代是什么?比如说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尽管现在中国的经济总量是世界第二的,但是我们这个总量之后有不平衡,有差异性,有不协调,所以我们还必须新一轮的改革,从而要进行有质量的发展。那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是从我国现在的社会存在出发的,社会存在决定意识,如果说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关键的话,是意识的话,那么这个意识来自于我们对现在的社会存在的判断。对社会存在的把握,是从我国现在的社会物质条件的总和出发的,也就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要求出发的。所以我们在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各项内容基本精神的时候,必须要对我们国家的国情、区情、省情、市情、县情结合起来进行认识,进行落实,而不是一方面学精神,另一方面在实际情况当中又那个东西放在一边。社会存在决定意识,所以我们在理解中央精神,在落实中央精神的时候一定要把精神,但是同时更重要的事,是要和我们的实际出发,要和实际情况相结合,不能学理论和做实践脱离开来。(四)社会形态理论那么在序言当中马克思还表明了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第四个成果:这就是社会形态理论。简单来讲两个方面,一个是“四形态”论,一个是“两形态”论。什么呢?就是关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几大形态?马克思首先依据生产方式的演进,提出“四形态论”,他说,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希腊罗马的、封建的、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在这段话当中关键词是经济的社会形态,那么关于人类历史我们有好多标准进行分析,进行划分,历史的写法可以有好多种,写作历史的原则也可以有好多种,但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意义上,历史必须按照经济的生产方式来进行写,那么在此意义上,那么原始社会的生产方式和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和共产主义的社会的生产方式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在具体的年份上可能略有差异,略有出乎,但是占主流,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的样态,我们在心里面必须清醒。那么原始社会比如石器时代,我们靠打制石器,那么在封建社会,我们靠铁器,那么资本主义社会明显靠机器、大工业。那么相应于劳动工具变革相适应的是,那么我们的经济作用方式也不一样。比如像物物交换是怎么样的?那么靠什么物。货币的产生发展,它的样式和变化都不同。那么第二个马克思是依据生产关系的性质,提出了“两形态”论,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这就是两个形态理论。我们可以把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分为两段,一段是人类的史前时期,这个是在马克思意义上讲的,就是人的贻患事情,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整个人类历史,那么马克思也指出了我们生活在奴役当中。那么最初的话,比如我们定位自然,自然的力量过于强大,人的力量过于渺小,过于微弱。所以我们必须敬拜天,敬拜神,对吧。到了后来人的生产发展,人的眼界开阔了,人对自然的认识加深了,所以人的人类生活开始发展起来,开始繁复起来。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人类的历史开始多样化,丰富化,各个民族都在创造历史,物质成果也增加了,文明形态也增加了,我们的服饰、我们的饮食,我们的建筑,我们等等文化都发展起来了。但是马克思看到在这种情况下,人依然没有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人要么活在物的奴役和压迫当中,要么活在人的奴役和压迫当中。那么在马克思的眼中,资本主义其实就是表面上看是物和物的关系,实际上是人和人的关系。所以他要结束这种资本对劳动的统治,结束资本家对工人阶级的剥削,结束这一社会现实,最终过渡到真正的人类历史。那么真正的人类历史就是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对人类历史的发展提出了一个两个形态的理论。其实两种理论,两个视角!我们可以看到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再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一条线,和马克思所讲的人类的史前时期和真正的人类时期是一致的,只不过是划分的标准不一样。前一个是依据生产工具、劳动工具,或者是经济的社会形态进行划分。第二个是我们依据人的发展方式,科学发展为什么以人为核心呢?因为人是生产力当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是社会的历史的主宰,人是人类史的主宰,人是自己命运的主宰。我们的发展最终是为了人的发展,而不是多造一些高楼,多造一些大厦,所以人的发展和物的发展必须结合起来,所以这两种视角也启示我们,对待马克思这样的态度。我们在评价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候,学习马克思理论,继承他的理论的时候一定要知道他,他是什么理论,讲的是什么问题?针对的是什么问题?而且他讲的这些问题,这些观点,他背后的标准是什么?不同的理论可能是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标准得出来的,我们不能使用这个,否定那个,也不能说以点带面以偏代全觉得就这一个东西就全部都是马克思主义的,这是一种历史的态度。三、《<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理论价值和当代意义(一)《<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理论价值那么今天这次课的第三部分我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下《序言》的理论价值和当代意义,那么序言是一部很重要的著作,它是马克思晚年所写的。那么它首先表明了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立场,恩格斯指出这个原理不仅对于经济学,而且对于一切历史科学都是具有一个革命意义的发现。比如说在序言当中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论观点,只有理解每一个与之相应的带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原来,也就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什么原理呢?就是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这个理论。它不仅是个发现,而且我们要善于这个发现来指导我们的生活,指导我们的认识。第二点它是纠正唯心主义的思想武器。首先作为正面我们要利用这个历史唯物主义,要正面的研究、分析社会,要指导我们的行动和思想,另一方面告诉我们要防止唯心主义的片面的、机械的、简单的、僵化的看待问题。那么恩格斯也说:“这个原理看来很简单,但是仔细考察一下会立即发现,这个原理给一切唯心主义,甚至最隐蔽的唯心主义当头一棒。关于一切历史的东西的全部传统和习惯的观点都被这个原理否定了。”那么历史唯物主义的对立面是历史唯物主义,那么历史唯物主义要求从现实的人,现实的人的生产,现实的人的需要以及为了这些需要而导致的生产和交往,这件事情出发来认识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命名,认识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认识人们之间的政治关系,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我们只有从这个基础上,来认识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机制,我们才能得出符合实际情况的,能够指导我们下一步发展的理论和指导原则。反之我们从抽象的、神秘的、主观想象的这些东西出发,这些抽象的理论原则出发来指导我们的实践,来给历史,给社会提供分析方法的话,那么我们只能得出脱离实际的结论。如果用这些理论也指导我们的实际的话,那么我们只能走向错误,走向片面。第三个这个理论有鲜明的阶级立场,列宁曾经指出:“只有马克思的哲学唯物主义,才给无产阶级指明了如何摆脱一切被压迫阶级至今深受其害的精神奴役的出路。只有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才阐明了无产阶级在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中的真正地位。”那么马克思是一个哲学家,他是一个理论家,他是一个思想家,但是他的思想和理论是有现实针对性的。他是服务于社会的大多数人,那么在资本主义社会它是主要针对广大的穷人和广大的无产阶级,社会的弱者那些社会的边缘人群。那么他们的劳动和收入之间不对等,严重不对等。所以马克思认为只有首先看清资本主义的秘密,然后在揭示剩余价值存在秘密,然后最后揭示阶级在这个社会的地位,这是我们来批判资本主义,来超越资本主义的一个前提。所以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它不是泛泛而谈,而是针对一般的人类历史。人类社会以外的历史比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怎么发展的?那么这个原理和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雇用劳动是怎么产生的、私有财产是怎么产生的、异化劳动是怎么回事、剩余价值是怎么回事、剩余价值的新形式什么,所有一些都是马克思理论处于的现实感,这种现实感是告诉无产阶级自己的阶级地位,自己的经济处境。所以我们在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时候,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时候,一定要善于把它的阶级性和科学性结合起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要求。所以我们读马克思的著作,不能只读《共产党宣言》,不能只看到阶级斗争,也要看到阶级与斗争理论,《共产党宣言》背后的科学性,阶级斗争白热化其实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白热化的表现。从这个一般原理出发才有了这个激烈的社会斗争,所以在此意义上我们一定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的科学性和阶级性结合起来,把它的现实性和人民性结合起来,而不能只抓住一个方面就认为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否则我们就犯形而上学的错误。第四点序言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它是41岁的马克思对自己大半生经济学研究过程的总交代。在马克思所写的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诸多著作中,它最明确、最全面、最权威,它是后人考察马克思一生的思想发展、逻辑进程、理论成就的经典文献。因为它代表马克思在序言当中提出了两个绝不会,代表对共产党宣言发表时期的工人运动蓬勃发展的时候,马克思对两个必然的一种清醒冷静的分析。他回到图书馆,回到大英博物馆以后,然而资本主义也发生了新变化,所以他结合新的材料,然后自己的经验和教训提出的更具科学性的,更具理性价值的两个绝不会理论。所以最好的办法,如果我们要读马克思著作,要把序言和宣言结合起来读。如果说宣言两个必然揭示的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趋势,对人类未来发展方向的一种总的判断的话,那么宣言,序言所揭示的是产生这种趋势共产主义产生这种过程的漫长性,曲折性,一种理性的分析。只有把这两部著作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得到更加全面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二)《<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现实意义那么下面我们再来讨论一下,《序言》的现实意义。在我看来这篇序言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三个方面,其中前两点最重要。第一个是我们要从规律层面把握发展生产、推进改革、维护稳定之间的关系。第二个要从科学层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本质,这是当代中国最大的政治。第三点我们要弘扬马克思那种踏实、勤奋、求真务实的治学精神,弘扬要创建学习型政党。我们分别来看一下。关于第一点,我们必须走科学发展之路!当前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我们一定要理解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必要性。那么科学,意味着实事求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最大的实际。贫穷往往只有一种或者贫穷往往是相视的,但是富裕可以有很多种。我们已初步告别贫穷,但是,如何将富裕全面化、长久化?这显然是更为严峻,更为深远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在这方面显然能够给予我们很好的指引。因为科学发展观更加强调以人为本,强调科学发展,强调和谐发展,强调统筹发展,强调协调发展。所以,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显然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已经提出10多年,但是,受GDP主义影响,许多行业和部门依旧自行其道,这恰恰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巨大障碍,也是影响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巨大障碍。那么我们也可以在网络上经常看到,各种各样的吐槽,其中有一条,这是近几年我们关于人和自然环境的关系,第一张图,我们在新闻上也有报道,我们在海洋捕捞过程当中,我们知道渔网密不透风,直接连撒下去的鱼苗都捞干捞尽了,直接割断了自然与生态之间的平衡,所以我们把海里的东西吃光吃绝了,把地里的东西吃光吃尽了。第二个这是矿山开采,滥采乱伐,大煤矿小煤矿,各种各样的矿山资源被开发,最后导致这种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修复,有的时候可能无法修复,那么有时候修复起来非常漫长。这是一种,这非常形象的说明我们的一些思维。所以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如果我们把地球扭干了,把地球榨干了,我们还能去哪里?有人可能会开玩笑说,我们上可能会去月球,这个目前看来只是个空想,而且只是对少数的科学家,专业人士才能起作用,而且成本太大,所以与其这样还不如保护我们的地球,守住我们地球。所以我们看到一些可喜的变化,就现在敢于向自己的欲望说不,就前两天广东我们政府出面大规模的销毁了6.1亿吨非法象牙及其制品。这个事情在网上评价很高,也说明我们敢于向欲望说不。这是关于发展,所以发展我们都支持,但是什么样的发展这显然是更深层次的问题。第二是不失时机地深化改革,那么改革是为了发展,这是我们的出发点,我们不是单纯为了改革,改革其实是为了实现中国社会,中国人民更为幸福,更为美满的生活,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我们的全面小康。但是改革要靠内因起作用,我们要激励和发挥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而不是说某个领导干部或者某一个群体,某一个组织,某一各方面的改革,本轮的改革要充分发挥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人民做主体,我们的改革才会声势浩大,我们的改革才能更加彻底,更加全面。所以对于本轮改革,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听口号,宣传口号,开会议,发文件这些层面,要真真正正研究中国社会在2020年之前,我们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我们还要哪些方面结合自己当地的实际情况,还从哪些薄弱环节,哪些老大难问题,哪些是新问题。第三个改革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这就是涉及到改革的条件问题,条件不成熟的我们要么等待,要么创造条件,要么学习借鉴,所以呢说法要多样,但是我们态度要端正,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否则我们要把问题越闹越大。第四点是要保住历史、保住特色。我们的改革是一种连续性的改革,而不是仅仅把好东西全部搬过来,而把自己的历史和特色给它割除掉。第五点是切忌用落后的观念、机制管理先进的经济。所以社会在发展,我们的思想也要与时俱进,一定要看到火热、鲜活的社会生活,对我们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方面提出新要求,严峻要求,要把这些要求自觉的把我们思考问题的重点,思考问题的核心,把这些问题的要分析清楚。从而建立新的,更有效的体制机制,从而为我们的改革,我们的发展保驾护航。我想这是本轮改革要注意的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在新一届领导集体在改革问题上的决心非常巨大,比如说习近平同志曾经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那么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所以我们要把一个落后的中国变成一个先进的中国,变成一个现代化的中国。所以我们在国际上的形象,我们在国家的发展,发展的结构,我们发展的方式,发展的理念都要进行全方面的变革,当然改革是有风险的,改革也是会遇到阻力的,这无数次的证明说明了这一点。那么这些困难,大概只有这几种,比如说体制惯性之难:改革一定会在之前长达7、8年的体制依赖当中,那么会形成一些我们对体制的依赖,那么这种依赖会产生什么心里呢等候观望,所以这一轮改革虽然我们是从上到下强调,在贯彻,在落实的,在宣传的改革,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异口同声的,能够不约而同的和中央站在一起。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重视,需要看到这种体制贯彻的问题。第二还是行业整合之难:比如说部门权益整合,那么中央也看到了改革有对己的利益的调整,要破除利益固化的问题,那么在这动奶酪的过程当中,必然会产生对改革的阻挠,或者说不理解,或者说不支持,或者说不配合,这些都是存在的,我们要白交惊叹。所以做好解释、协调、配合工作,那么在民族的大利益面前,小利益服从大利益,当然这中间相应的建设体制机制、建章立制,将改革落到实处,才有权责界定姿态,比如说一把手政治,还有不作为和乱作为的现象。我们以改革的名义最后实际干出不利于改革发展的事情,这都是我们要制定政策,颁布文件要经过反复讨论的。所以一定要把权力和责任分清楚,比如说市场和政府之间,政府的职能部门和相关部门之间,要害部门和非要害部门之间,主要领导和非主要领导之间,权力和责任这个权力的边界怎么划分,这都是我们要在改革当中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利益整合之难:新旧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甚至对抗,那么改革改革如果我们一方面要服务于经济转型,社会治理体系的现代化,那么必然是原来一些旧的利益主体就会出来阻挠,那么就新的一些利益主体,这些利益主体的对抗我们也要注意到,及时做好防范和预防工作。还有第五点信息对称之难:比如说我们这次改革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那么市场的作用扩大以后,那么政府的作用会受到影响,那么我们如何避免这种市场经济这种天然的一种趋利性和政府的监管之间这种“躲猫猫”的现象。我们是要发挥更好的政府作用,但是政府和市场是两个主体,两个主体分为两种本质,那么市场的趋利性和政府的公益性、服务性之间怎么定位,由此而来的信息如何对称、沟通和共享,这也是一个困难。还有对应之策,那么对这些困难面前,改革出现困难是非常正常的,我们是为了实现这个社会更好的方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为了实习人民的幸福,所以在此意义上有困难很正常,克服困难也是应该的。在此情况下,我认为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有怎么几个举措,第一个是态度要明确:这轮改革是必须改的,如果不改我们就要落后,所以说到底是我要改不是别人要改,是我们,要发挥自己改革的主动性,积极性,所以我们是说到做到。第二个本轮改革的眼界要宽广:我们不要过多的执着于或者纠缠于为什么要改革,或者说我们要改革哪些方面。这轮改革是我们有理论支撑,像序言里面讲社会基本矛盾里面这个运动,如果你不及时的改革的话,那么你生产力的发展提出对生产关系的要求,对上层建筑体制的要求,如果不改革的话,那么这个社会就会出现不稳定,所以要必须改革,这是理论的依据。那么历史的依据是我们就是因为改革才取得了成绩,如果不改革我们这个从1841年以来中华民族所遭受的屈辱和压迫,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所以我们其实为中华民族更强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列,屹立与世界的东方,我们有一个民族复兴伟大的中国梦。还有现实就是现代的中国,在整个世界经济贸易格局当中中国所处的地位,我们所处的产业链条,我们所面对的竞争压力等等这些东西都必要要求改革来自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等方面。所以我们眼界一定要宽广,还有在未来的意义上,如果不改革,如果我们固步自封,守着这个已有的成就,那么显然这是对历史不负责,对未来不负责,对人们不负责。但是本轮改革也不是随便改:应该改的领域比如说在重要领域、关键环节,国有企业改革,税制改革、城乡一体的问题,这就是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我们必须改。但是什么东西不能改:比如说我们的国家的根本制度、人民代表大会的政治制度,还有党的领导,这些东西是不能改的,不是说全面改革不是说什么东西全部不讲原则的,不讲底线的。还有方法要稳妥,我们的改革方法从来都是先试点—总结—再试点—再推广,这种循环往复的过程,这是积极稳妥的改革。所以改革首先要找准症结,找准问题所在买第二个是创造条件,在这种基础上我们对症下药,只有问题解决,只要中国社会推向前进。还有举措要适度:既要防止过快也要防止过慢,过快的改革条件不成熟,思想跟不上往往会适得其反,过慢的改革会延误发展机遇,会错过战略发展机遇期,那么我们的民族梦,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会被滞后。关于稳定方面,当前全党上下都在贯彻落实群众路线,进行群众路线教育,我认为走群众路线最靠谱的是“维稳”,走群众路线最靠谱的是“维稳”。那么我们看两张图就很明显的表现出来,一个是我们被动的维稳,哪里有火源,哪里有火苗,我们就往哪里喷。另一方面走到人民群众中间和人民达成一片,连成一体。发挥人民群众的这个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形成团结一致万众一心的这样一种局面,这是改革和发展需要的一个大环境。所以我们要党性和人民性天然的联系在一起,马克思主义讲的就是人民的大多数人的利益问题,而不是少数的,少数部门的几个人的利益。所以我们要相信群众,要依靠群众,我们要为群众办实事,发自内心的把群众放在心上,去想他们所想及他们所及,这样的话,我们走到哪里群众会保护我们,去支持我们,所以广大党员干部一定切记不要把自己和群众隔开来、分开来,更不要高高在上。所以维稳,稳定也是我们一个发展前提。维稳要有原则:合理、合法的诉求我们要予以保护,那么无理、非法的要求我们要坚决排除。我们也要有方法化被动为主动、以情聚人、以理服人,维稳要有科学的机制:比如我们要做到软硬结合,要建立相应的机制,信息沟通机制、财物保障机制、干部考评机制、心理疏导机制等等这些机制,这是我们维护稳定的一个机制建设。所以在我看牢发展、改革和稳定之间,相辅相成,发展中有改革,改革中有发展,稳定中有发展,稳定的环境有利于发展,那么发展起来又有利于稳定,所以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这是第一个现实意义就是从规律层面把握改革和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第二个现实意义就是我们从科学层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本质,那么当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是当今世界两种主要的生产方式和社会文明类型。那么在序言当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命运也进行了揭示,而中国现在依然在坚持社会主义,但是我们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事业。如何理解这些问题呢?我认为首先我们不要低估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解和利益,马克思说任务本身只有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和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当中才会产生。资本、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在社会生产关系中最后一个对抗形式,这里所说的对抗不是指个人对抗,而是指从个人的社会生活条件中生长出来的对抗;什么意思呢,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会存在的社会条件依然存在,这些社会条件有利于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更强的生命力,所以我们不要盲目乐观。但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这就是事物的两面性,我们既要看到主要方面,也要看到次要方面。既要看到趋势也要看到过程。所以我们首先先要向人家学习,毕竟资本主义代表着在历史当中文明发展先进方面。所以当年邓小平也曾指出我们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一切有用东西时,思想要更解放一些,胆子要更大一些、步子要更快一些、办法要更多一些,而不要被“姓社还是姓资”问题的抽象争论束缚住自己的思想和手脚,迈不开前进的步子。因为学习和利用这些有用的东西,不存在‘姓社姓资’问题,但只要有用,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发展,有利于我们的三个标准,那我们就要大胆的采用,它们是人类社会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所以我们不要被‘姓社姓资’问题的意识形态所困扰和束缚。只要有利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只要有利于中国社会进步,我们就会大胆的学,大胆的闯。所以邓小平说:“社会主义”就是“共同富裕”。“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比,我们就是不搞两极分化,我们要共同富裕。”所以必须实现“先富”和“后富”的关系。邓小平曾经在1993年指出“分配的问题大得很。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这个问题要解决。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所以我们要看到成就的同时也要看到我们的大战略,邓小平同志当年我们提出的三步走战略,先富、共富、后富的原则。那么今天我们的改革,一方面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我们还有一个共富的任务,还有个后富的问题,所以既要释放红利也要分配红利也是意识唯物主义的态度。分配问题和生产问题、消费问题必须要解决的很好。生产周期和分配周期分别要对等起来,否则社会要出现问题,否则我们的发展成果就会被消费或者说被葬送掉。那么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是这样的,首先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不公平的发展,非正义的发展我们是不要的。第二个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你看到我们新一届的中央领导集体也是依然研习了我们的三步走战略,依然研习了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而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人和人的和谐,人和自然之间和谐,我们不要在冲突上,不要在强烈当中来发展;而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所以说我们在国际社会上,我们不是依靠暴力,不是依靠霸权来发展,我们是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重要维度。所以社会主义是人间正道,邓小平曾经说 “我相信,凡是符合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受到广大人民拥护的事情,不论前进的道路上还有多少困难,一定会得到成功。”那么在这个意义上,他和马克思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和精神是高度一致的。因为我们是为大多数人谋福利的,所以有困难一定会克服,没有困难是不可能的,但是有困难,我们一定会得到民众的拥护,因为我们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所以社会主义是人间正道。序言最后一度段就是第七段落马克思表明了治学精神,他说,我的见解,不管人们对它怎样评论,不论它多么不合乎统治阶级的自私的偏见,却是多年诚实研究的结果。但是,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马克思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所以当社会现实的发展佐证了他的理论,不正确的时候,马克思马上回到博物馆开始研究新材料,解决新问题。所以在序言当中提出了两个绝不会。那么学马克思主义,为了信仰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曾经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那么马克思主义历史和现实都证明马克思主义能够指导我们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当中取得一个有一个的成绩,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所以我们要信马克思主义,这是历史得来的结论,但是信仰不能代替学习。我记得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中给青年说过这些话,他说:老一代人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新一代人面临的任务就比较复杂了。年青一代的共产主义者应当在这块地基上建设共产主义社会。你们当前的任务是建设,你们只有掌握了一切现代知识,善于把共产主义由背得烂熟的现成公式、意见、方案、指示和纲领变成能把你们的直接工作统一起来的活生生的东西,把共产主义变成你们实际工作的指针,那时才能完成这个任务。所以有信仰还不够,我们还要学习,要把这些学习转化成能力,这才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所以你们看,我们会注意到这819讲话当中,习近平同志指出党员要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要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学习马列。第二点还是年轻干部尤其要抓好理论学习,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所以信仰和本领是联系在一起的,信仰和知识是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学知识,坚定信仰同时我们要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中国的改革问题,这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落脚点,而不是仅仅说学完拉到,应付考核。所以一方面我们要学著作,要学精神,另一方面我们要把这些东西转化为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说序言当中社会进入矛盾理论,那我们如何用这个理论来分析中国的历史,分析中国的现实,分析中国这轮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是我们学序言的应该有的一个基本意识。所以这节课其实可以用十六个字来概括,首先是走进经典,来感受这部经典著作的基本内容和思想魅力,重温理论,重温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的结构理论,关于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理论,关于社会评价的标准理论,那么目的是为了有两个,第一个是坚定信仰,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信仰,对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信仰,对马克思主义现实性的信仰,还有最后落脚在现实上,就是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这些基本精神来分析我们的现实,来找准定位,来找准我们重要战略机遇期,来抓住机会,来促进改革,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