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法治成为一种“信仰”
来源:四剑斋 作者:四剑斋 发布时间:2017-05-31
摘要:网剑流星 法治;信仰;内在观点;守法状态 (网络借图)“法者,治之端也。”法治是政治成熟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法律的作用不断被强化,法治的理念反复被重申,这也成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最为醒目的标志之一。他的很多经典语录,比如,“让人民
网剑流星 法治;信仰;内在观点;守法状态 (网络借图)“法者,治之端也。”法治是政治成熟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法律的作用不断被强化,法治的理念反复被重申,这也成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最为醒目的标志之一。他的很多经典语录,比如,“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让法治成为一种全民信仰”等,我们都耳熟能详。在这些法治经典语录中,我尤其喜欢“让法治成为一种全民信仰”这一句。之所以特别喜欢这句,不仅因为这句话的站位高、立意深、目标明,指出了依法治国的根本方向,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而且因为这句话还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当前我国法治建设中很多棘手难题的症结所在,针对性和指导性也很强,并为我们指明了法治实践中的破解路径。人活着是需要一点信仰的,一个国家的法治建设也是如此。在古代社会,孟子“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管子“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张居正“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的感慨;在当下中国,“中国式过马路”、“信访不信法”、“走关系”强于“走程序”、拼实力不如“拼爹”等现象,讲到底都还是一个法治信仰缺失的问题。法治不是立在广场上的雕塑,也不是摆在书架上的花瓶。只有被信仰,法律才会有尊严、权威和生命力。法国思想家卢梭曾说:“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英国法哲学家哈特也说:“有效的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不是人民一般地服从法律,而是他们感到有义务服从法律。”美国法学家伯尔曼更是一针见血的指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小到文明行走,大到依法治国,法治的根基在于公民发自内心的拥护,法治的力量源于公民出自真诚的信仰。只有我们对法治持有一种“内在观点”,发自内心地认同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才会持续自觉自愿地执行法律,把依法办事当成自己的日常习惯。如何让法治成为一种信仰?这就需要让“奉法者强”。一方面,我们要在法律实践中贯彻法治思维理念,不断通过对法律的守成、认同乃至信仰来维护整个法律制度的有效存在;另一方面,我们在普法宣传过程中,必须从“内在观点”养成的视角关注民众遵守法律的状态,通过提升规则条文质量、完善规则条文解释和增强人们的规则理解力等途径,使人们从心底把法律当作自己行为的标准和主张的基础,真正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